第212章 內鬥一

字數:2709   加入書籤

A+A-


    李成梁沒有繼續說下去,他明白姚文蔚懂他意思。
    姚文蔚放下筆,轉身從書架上取下一函《孫子兵法》,撣了撣封皮上的灰塵:“將軍可知‘唇亡齒寒’?高有就是想踩著武將的骨頭往上爬。他要是成了,下一個被收拾的,就是我們這些文官。”
    他翻開書頁,指著“不戰而屈人之兵”六字:“況且,李如鬆是員虎將,要是能為我們所用……”
    姚文蔚沒有說下去,但李成梁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文官集團不是在幫李如鬆,而是在幫他們自己,順便將李如鬆變成製衡宦官的棋子。
    “姚大人的意思,是要如鬆……”老將軍的聲音有些幹澀。
    “將軍不必多心。”姚文蔚合上書,語氣恢複了溫和,“隻要李如鬆站穩腳跟,將來在遼東能聽我們一句話,別像蕭如薰那樣不聽話,妄圖改革,我們自然會保他。畢竟,”他推了推眼鏡,“這大明的天下,終究是要靠文武相濟的。”
    李成梁沉默了。他戎馬一生,見過太多朝堂傾軋,卻從未像此刻這樣感到刺骨的寒意。姚文蔚的笑容溫和,話語卻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了權力鬥爭最真實的麵目——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我會讓如鬆記住姚大人的恩情。”
    老將軍站起身,對著姚文蔚深深一揖,“隻要能保住他的性命,其他的……我會教他明白。”
    “如此便好。”姚文蔚扶起他。
    萬曆二十五年臘月廿三,雪粒子如鹽粒般砸在遼東鐵嶺衛的城磚上。
    “大哥!”
    李如梅掀簾而入,甲葉上的冰碴簌簌落在青磚上,
    “姚禦史的人剛走,說王二已在永平府被截住,正押往京城。”
    李如鬆指節叩在桌案上,“高有這閹賊,竟敢誣陷我”
    李如梅將密信湊到燭火邊,火苗“劈啪”一聲舔過紙角:“通敵?他是想借東廠的手,把咱李家滿門拖進詔獄。”
    窗外風雪更緊,他望著校場裏頂風操練的遼東鐵騎,忽然想起五年前在朝鮮城,也是這樣的雪天,他和大哥李如鬆在蕭如薰麾下的場景。
    那時候的大明,武將隻管打仗就好了……
    真懷念那段意氣風發的日子啊!
    “可姚文蔚為何要插手?”
    李如鬆皺眉,他和文官一直可不對付。所有人都知道,李如鬆可是有過暴打文官的前例啊!
    “他不是石星一幫的嗎?前年逼的蕭帥走的不是他們嗎。”
    對於蕭如薰被趕走,李如鬆一直都忿忿不平。
    “朝堂哪有永遠的仇敵,隻有永遠的籌碼。”
    李如梅將燒盡的紙灰碾在掌心。
    “高有仗著東廠勢大,動了文官集團的奶酪——你以為他真要扳倒你?他是想借你的人頭,逼內閣交出京營提督的任免權。”
    李如梅說的沒錯。
    “記住,大哥!三法司會審時,高有定會反咬姚文蔚‘結黨營私’,你須讓遼東眾將聯名上奏,把水攪渾。”
    與此同時,六百裏外的京城,司禮監值房內燈火通明。高有盯著炭火中跳動的火星,指甲深深掐進紫檀木扶手。
    王二的失蹤像根刺紮在他心頭,旁邊立著的東廠掌刑千戶劉成低聲道:“督主,那王二八成是被六扇門的人劫了。要不要動用‘駕帖’,把姚文蔚先拿了?”
    “蠢!”
    高有猛地轉身,珠串在袖口嘩啦作響,“姚文蔚是內閣成員,背後站著十三道禦史,沒拿到王二的反供,動他等於同整個天下文官宣戰!不要說沒有足夠的證據,就算有,咱也沒有權力啊!現在可不是正德年間……”
    他想起三日前在文華殿,姚文蔚那雙洞穿一切的眼睛,心頭莫名一悸。那家夥竟敢帶著禦史團硬闖,分明是算準了自己的東廠沒有權力對付他。
    “可三法司會審……”
    劉成麵露難色。三法司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向來是文官集團的地盤,高有雖權傾朝野,卻也難一手遮天。
    “會審?”
    高有忽然冷笑,從袖中摸出一枚玉印,“你以為咱家手裏隻有王二?萬曆八年的‘妖書案’,大理寺卿周應秋當年是怎麽把案卷改了的,咱家這兒可都記著呢。”
    他將玉印拍在桌上,
    “去告訴周應秋,若想保住烏紗帽,就給咱家把‘通敵文書’的筆跡鑒定做紮實了。”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