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謠言四起
字數:2413 加入書籤
北路大軍拿下平戶後就按兵不動,做出等待命令的模樣。
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突然流傳一個謠言。
“聽說了嗎?德川家康把北九州以南的地方都給了大明,請大明出兵呢?”
“聽說了!還聽說德川家康要廢了天皇陛下,自己當皇帝呢?”
“真的嗎?”
“真的,我二舅的三姑媽的四姨夫的五舅姥爺的大侄子說的!他在大明商鋪裏做工的!”
……………………
反間計,這一計謀聽起來似乎有些爛俗,但它卻能在三十六計中占據一席之地,這其中究竟有何緣由呢?
其實,反間計之所以常常被人使用且屢屢奏效,關鍵在於它考驗的並非計謀本身,而是人性。人性的複雜和多變使得人們在麵對利益、權力等誘惑時,往往容易產生猜疑和背叛。
就拿豐臣秀次和德川家康來說,豐臣秀次之所以不相信德川家康,正是因為德川家康此人陰險狡詐,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回顧曆史,在朝鮮戰爭時期,二十萬大軍被困釜山,德川家康趁國內兵力空虛之際,出兵偷襲名古屋。而當時負責領兵的正是豐臣秀次,若不是德川家康的這一偷襲,豐臣秀吉或許也不至於被逼得自殺身亡。
要知道,在日本,豐臣秀吉的威望可謂是極高,甚至比天皇還要尊崇。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這無疑讓人對德川家康的所作所為深感憤恨。
不僅如此,在後來與明軍的談判中,割讓石見銀礦以及支付戰爭賠款等事宜,也都是由德川家康一手包辦。更令人詫異的是,大半年前大明主動歸還石見,而這一好處竟然也落入了德川家康的囊中!
綜合以上三點,實在讓人難以相信此次明軍進入日本與德川家康毫無關係。
畢竟,所有的好處都是他拿,這樣的人又怎能不讓人對他心生警惕呢?
……………………
豐臣秀次對這些謠言其實並不是完全相信,畢竟沒有確鑿的證據。然而,以淺野幸長為首的激進派卻對德川家康充滿了鄙夷和憤恨,他們早就對德川家康的所作所為嗤之以鼻。就連一向溫和的宇喜多秀家,在這種情況下也難以再對這位老謀深算的對手保持信任。
對於這些豐臣秀吉的舊部來說,除掉德川家康已經成為了他們深埋心底的執念。他們認為德川家康是豐臣秀吉一手提拔起來的,但卻背叛了豐臣秀吉的信任,這種背叛讓他們對德川家康的恨意甚至超過了對明軍的敵意。
這些人多次向豐臣秀次上書,強烈要求趁著明軍尚未抵達之際,先將德川家康除掉,然後再從長計議。他們堅信隻有這樣,才能確保豐臣家族的地位和利益不受損害。
麵對如此激烈的要求,豐臣秀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他不答應這些人的請求,恐怕這些人真的會不顧一切地發動兵變。他們可能會先將他控製起來,然後強行出兵攻打德川家康。
在日本戰國這個亂世之中,下克上的事情屢見不鮮,有時候甚至不需要什麽冠冕堂皇的理由。權力的爭奪和利益的衝突常常導致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而豐臣秀次此刻正站在這個風口浪尖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一場巨大的風暴。
更何況豐臣秀次的嫡係兵力非常薄弱,如果失去了秀吉舊部的支持,那麽他別說要與德川氏抗衡了,就連能否保住自己都還是個未知數呢。
所以,要想凝聚秀吉留下來的所有力量,就必須要了卻這樁夙願,也就是要徹底消滅德川家康。因此,盡管豐臣秀次的心中還有些憂慮,但他也不得不下令出兵了。
到了四月,豐臣軍和德川軍連續進行了三場激烈的血戰。雙方都死傷慘重,戰場上到處都是橫七豎八的屍體,損失的兵力也不計其數。然而,戰局卻慢慢地開始向豐臣軍傾斜——德川軍開始一步步地後退,他們的陣地也一個接一個地失守。
麵對豐臣秀次如此“愚蠢而勇敢”的行為,德川家康簡直是暴跳如雷,但同時又感到無可奈何。最後,他隻能暗中把井伊直政召來,一起秘密商議退路。
要知道,德川家康向來有一個“好習慣”。
一旦形勢對自己不利,他就會果斷地抽身而退。
這種看似狼狽的“跑路”行為,實際上卻是在亂世中最實用、最明智的生存之道。
喜歡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大征開局和萬曆一起改革大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