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堂口勘察

字數:3062   加入書籤

A+A-


    “蘇姑娘,這堂口看著就不對勁。”林小川跨進供堂門檻,盯著歪斜的供桌皺眉。趙靈兒攥著衣角跟在後麵,王大雷舉著油燈照亮,火苗在牆上投出搖晃的影子。
    蘇清瑤蹲下查看供桌底座:“桌腿斷了兩根,用磚頭墊著?”她伸手推了推,供桌發出吱呀聲,“這麽擺,仙家坐得能安穩?”
    趙靈兒急道:“半個月前刮風倒了,我爹隨便支起來的”
    “堂口供桌是根基。”林小川翻開爺爺筆記,“筆記說‘桌不正則氣不順’。得換張實木的,四條腿必須落地平穩。”他突然湊近香碗,“香灰都溢出來了也不清理?胡三太奶的供杯裏還有剩茶?”
    趙靈兒臉色發白:“我我以為沒事”
    “大錯特錯!”王大雷搶著說,“上次黃仙發怒,就是因為供品不幹淨”話沒說完,被蘇清瑤一個眼刀瞪了回去。
    蘇清瑤取下牆上的堂單:“這都破成布條了。”她指著邊緣燒焦的痕跡,“被燭火燒過?堂單記錄著仙家名諱,破損等於折了仙家臉麵。”
    趙靈兒快哭出來:“那現在怎麽辦?要重新寫嗎?”
    “先量尺寸。”林小川掏出卷尺,“堂單長寬都有講究,長九尺象征長久,寬三尺對應三才。用黃綢布,朱砂寫名,寫完得在香上熏七七四十九遍。”
    王大雷湊過來看:“川子,這上麵的字彎彎繞繞的,是符咒?”
    “這是仙家諱號。”蘇清瑤用銀針挑起破洞,“比如胡三太奶的‘胡’字,最後一筆得拖長三劃,代表輩分。寫錯一個字,仙家都不會認。”
    趙靈兒突然指著角落:“師傅,那是我爹新請的蟒仙太爺像,現在該放哪?”
    林小川盯著神像:“這像開眼了嗎?”見趙靈兒搖頭,他繼續道,“沒開眼的像就是塊木頭。而且蟒仙位本該在東側,現在放中間,壓了胡三太奶的主位。”
    蘇清瑤補充:“立堂口第一步是‘查仙緣’。”她轉向趙靈兒,“你家祖祖輩輩供奉的是哪幾位仙家?”
    “聽我奶奶說,從太爺爺那輩就供著胡三太奶和黃七爺。”
    “那就對了。”林小川敲了敲筆記,“新來的蟒仙太爺不在仙緣裏,屬於‘外仙強入’。得先送他走,再重新排位。”
    王大雷撓頭:“咋送?直接扔出去?”
    “胡鬧!”蘇清瑤瞪他,“要擺供、焚香、念送仙咒。”她掏出三支香點燃,“看好了,插香時中間高兩邊低,代表恭送。”
    林小川跟著結印:“送仙咒要念三遍。‘仙歸山,人安寧,緣不聚,莫強求’。”香煙突然朝著門口飄去,趙靈兒驚呼一聲。
    “這是仙家答應走了。”蘇清瑤說,“接下來立堂最重要的是‘安仙位’。胡三太奶坐中間,黃七爺居左,灰仙姑姑居右。”
    “為啥這麽排?”王大雷問。
    “胡家掌堂,黃家傳信,灰仙鎮宅。”林小川解釋,“就像破廟裏蘇姑娘指揮,我練咒術,你打雜。各司其職,堂口才穩。”
    趙靈兒突然想起什麽:“師傅,保家仙和出馬仙有啥區別?村裏神婆說”
    “別信神婆亂說。”蘇清瑤打斷她,“保家仙隻護一家平安,出馬仙要幫人查事看病。你家這堂口是保家堂,供品不用太複雜,但必須按時上供。”
    林小川指著供桌:“初一十五上三葷三素,清水每天一換。黃仙愛吃雞蛋,灰仙得供甜食。這些規矩都得記在心裏。”
    王大雷在旁嘀咕:“比我砍柴還麻煩”
    “麻煩?”蘇清瑤轉頭,“堂口立不好,輕則家宅不寧,重則”她沒說完,供桌上的燭火突然爆開火星。
    “看,這就是警示。”林小川取出羅盤,“方位不對,氣場就亂。供堂門窗得朝南,神像背後不能是廁所”
    趙靈兒邊聽邊記:“師傅,那堂口多久查一次?”
    “至少半年一次。”蘇清瑤說,“查供品、查堂單、查仙位。就像人要定期看病,堂口也得維護。”
    王大雷突然指著屋頂:“那漏雨怎麽辦?”
    “立即修補!”林小川和蘇清瑤異口同聲。林小川補充:“雨水滴在供桌上,等於衝了仙家的座位。”
    趙靈兒合起本子:“師傅,我都記下了。可堂單上的字,我寫不好”
    “明天我帶朱砂筆來。”蘇清瑤說,“寫堂單時要齋戒三日,淨手焚香。每個字都得一筆成型,不能塗改。”
    林小川收拾東西:“等蟒仙送走,就可以重新排位。記住,立堂不是小事,得懷著敬畏心。”
    臨走時,趙靈兒送到村口:“師傅,真的太感謝了。以後”
    “先把堂口弄好。”蘇清瑤打斷她,“有問題再來破廟找我們。”
    回程路上,王大雷背著工具箱嘟囔:“沒想到立堂口這麽多講究,比我砍柴累多了。”
    林小川笑他:“下次你來寫堂單?”
    “算了算了!”王大雷擺手,“我還是老老實實砍柴去。”
    蘇清瑤望著月亮:“這次隻是小問題。幽冥殿的事,可比立堂口棘手百倍。”
    林小川握緊桃木劍:“蘇姑娘,等我練好了,一定能解決。”
    破廟的燈光在遠處亮起,三人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長。而趙靈兒家的供堂裏,那尊蟒仙太爺像,正靜靜地等著被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