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字數:3227   加入書籤

A+A-


    搞定了高苓,鄧顯思就拉著姚騫去礦山了,可憐剛來的何憶言屁股沒坐熱,又跟著往山裏返。
    姚騫能拒絕嗎?當然不能!尤其是高苓提出要親自作陪鄧顯思,姚騫立馬拋下美人主動請求端茶倒水牽馬韁,高苓便以腿傷不便退居幕後了。
    這次進山,鄧顯思顯然不是遊玩亦不作兒戲,他帶上了跟他前後腳到洛平的製造廠襄理,即專業技術人才,旨在分析評定礦山所產煤炭等級價值,也為今後順利開展合作做足了準備。
    姚騫想起雲彥說過的,鄧顯思要繼承的製造廠,是別人想攀扯都攀不上的大廠。他們製造的東西從來都是供不應求,甚至有許多有市無價。一方麵,源於他們掌握了先進的技術、技師,更大層麵,是他們總能走在行業前端,發現別人未發現的新鮮事物。而這一點,便來源於鄧顯思。可以說,鄧顯思能在眾多繼承人中脫穎而出,不是靠他的人緣、性情,而是來自他的才能和眼光。
    雲彥還鄭重跟他強調了,和鄧顯思合作絕對是利大於弊,畢竟高苓是遲早要踢出局的,借著鄧顯思的這一良機,他們將事半功倍。至於信任問題,雲彥用“你有我”三個字說服了他。
    鄧顯思渾然不知姚騫的幾門心思,他耳邊聽著表哥何憶言的碎碎念,眼裏心裏全是姚騫。想他過去二十年,不說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可也是順風順水順著心意長大的。要相貌有相貌,要才智有才智,還有家裏大的、小的、老的集體寵愛,說句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毫不誇張。
    萬萬沒想到,遇上第一個心動的人,就碰上了“男上加難”。
    即使如此荒唐的行徑,家裏那些“老頑固”都沒反對他,小的更是齊心協力給他出主意,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勇闖男關,卻被人家完全無視,還遭受了莫名敵視。他的心裏說不難受是假的,一整天魂不守舍的。這也就讓唯一一個不知情的、疼他的表哥知情了。
    一進礦山,何憶言不顧鄧顯思反對,跟姚騫打了聲照顧,就把鄧顯思拉到了自己的小洞府。
    鄧顯思被簡陋卻不寒磣的洞府吸引了目光,漫不經心地打量著集藥堂、臥房、書房於一體的溫馨洞府。
    “你怎麽回事?看著姚騫一會兒歎氣一會兒哀傷的,還莫名其妙摻和騎兵團的是非,別告訴我你是在行善積德啊!我不信!”何憶言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
    “沒什麽,有利可圖有善可行而已。”鄧顯思沒精打采不願多說。
    “你差這種利?行善也不至於大過年就往人家裏跑吧!老實說,你是不是看上姚騫了?”何憶言直截了當問。
    “對啊,家裏都沒得人反對,你要管我噻?”鄧顯思不客氣地飆出了鄉音。
    “意思是,你來真的?他們都知道了?都,同意你?”何憶言大驚失色,一向淡漠的臉上頭一回出現這麽多表情變幻著。
    “哥,我覺得他是唯一一個了,”鄧顯思看了眼何憶言,摸出兜裏的一塊三角形帕子癡癡望著,那還是當初姚騫在寺裏見他不遮口鼻,擔心他染病親自給他戴上的。“我們似乎前世,也可能是前世的前世,就曾相遇過。你知道我們在佛寺遇到的,佛家說的因果輪回,以前我是半信半疑,如今,徹底信了。”
    何憶言看他那為情所困的樣兒,忽的一下就泄氣了,這個過於聰慧的表弟,見過的才子佳人不在少數,談婚論嫁的也有過,可他最終都說緣分未到無疾而終了。幾個月前,要說鄧顯思看淡紅塵準備出家他都信,這意外來的太猛烈了。
    可看著疼在心底的弟弟,他怎麽忍心不管,遂又開口道“你自小主意就正,我也不說你啥,我隻問你,你知不知道他和那個楊老板,就是叫雲彥的男人的關係?”
    鄧顯思沉默一瞬才回答“約莫知道,”說完他霍然仰頭望著站在自己麵前的漢子,眼裏流出濃鬱的悲傷,“哥我想過放棄,可是,沒用。我,不甘心,不甘心就這麽放棄,總得試過才——”
    “我看你那居士白當了!算了,總比真出家好!”何憶言打斷他的吞吞吐吐,他說著一把抓起鄧顯思的手腕摸脈,“看你眼發青嘴發幹,一定沒好好照顧自己身體……”
    後麵的話,鄧顯思都沒聽到,他隱約聽到有輕微的腳步聲離去,不知是何人聽了他們隱秘對話,但他不在乎,他恨不得都知道呢。
    姚騫無意偷聽,隻是邊走邊想事失了神,腳步不知不覺跟著放輕,等聽到鄧顯思那段愛而不得的痛訴時,不由自主停下了步子,以致於當了回梁上君子。他並未聽前麵的話,隻那愁腸百轉的“不甘心”三個字就聽的他又氣惱又同情,心思煩亂間轉身便離開了。
    同樣理不清心頭情絲的鄧顯思,也暫時將感情拋之一邊,專心做起事來,帶著襄理滿山轉、滿洞鑽勘察煤礦采用情況,分析評定後續采煤方向、方法,還教胡清等人如何更省力、更安全地挖煤,以及儲存、運輸、分類煤炭等,做完這一切就用了四五天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期間,鄧顯思非必要不找姚騫,姚騫非必要不見鄧顯思,專心查看士兵訓練、馬匹馴養及礦區衣食住行和日常花費用度等情況,也抽空和江漢源、陳冰、艾小米、胡清、沈文、陳金秋、魯涵、嶽師傅、何家父子、大個劉、寧娃等人相聚,共商事宜。
    如今,礦區一切步入正軌,姚騫過問了他們各自的事務,以及家屬生活,原則就是,願意來附近的就搬到王家角村,反正村子裏如今基本都是他們的人了。尉家老房在征得主人同意後,已經成了他們的據點之一。不願意搬來的,就盡量調整時間,空出和親人團聚的日子,不該因公廢私。
    眾人對如今光景較為滿意,全心全意出才出力,一心隻為更遠大的目標而奮鬥。
    也就是十幾人相聚那晚,姚騫和鄧顯思同桌共餐,談論間,二人再次找回了曾經誌趣相投相談甚歡的記憶,近日那種不知如何麵對的難堪氛圍得以一掃而過。
    鄧顯思一針見血地挑明道“從年前新府軍和靖原軍采買軍需嚴格訓練的消息來看,他們不久便要展開決戰,誠然,決戰並非一仗之功,不出所料的話,上半年都無安穩日子,屆時,孰勝孰敗,必將有個結局。”
    一段話落,杯停了,迷糊的眼清明了,十幾個老年、中年、青年漢子,都把若有所思的目光投向鄧顯思,繼而慢慢轉向姚騫。
    喜歡督軍兩口子去哪兒了請大家收藏:()督軍兩口子去哪兒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