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當堂賜婚
字數:3872 加入書籤
在諸多質疑聲中,司菀三下五除二拎起紅綢,避開濃密的藻絲,屈指彈了彈綠毛龜的腹甲,將其重新放回紫砂盆。
烏龜黑豆般的眼睛盯著紅綢,一臉饞相,顯然餓得不輕。
“這隻綠毛龜跟了月懿公主和司芩,可真是倒了大黴,連肚子都填不飽,看見塊紅綢都往嘴裏塞。”係統嘖了一聲。
“對了,宿主,你不怕月懿公主動手腳嗎?”
“這會兒無妨,方才所有賓客一擁而上,人一多,便容易生出紕漏。眼下紫砂盆附近僅站著我和太子二人,就算月懿公主再想陷害,也不敢貿然行動,以免被太子抓了個正著。”
司菀知曉,月懿公主掌控欲極強,最是謹慎小心不過,絕不會留下把柄。
畢竟她還要在大齊留很長時間,她的野心與事業都需徐徐圖之,欲速則不達。
司菀側過身,遙遙望向站在案幾前的月懿公主,笑道:
“殿下,還要再驗嗎?”
月懿公主死死咬住舌尖,唇齒間彌漫著一股濃鬱的鐵鏽味兒,怒意橫生。
偏生所有人都盯著自己,月懿公主又不能當場發作,佯作無事道:
“龜中仙既已給出答案,自是無需再驗,恭喜司二姑娘了。”
“還得多謝芩妹妹,特地尋來龜中仙給大長公主賀壽,也要多謝殿下,將典籍記載記得如此清晰明了。”
月懿強擠出笑容,坐回原位,眼神十足陰鷙。
司菀不愧是世間難尋的九尾金鳳命格,當初即便被鵑女掠去大半氣運,也能絕處逢生,化險為夷。
與她相比,如今的司清嘉恍如死狗一般,不僅倒黴透頂,連自她體內萃出的君藥,也不敢光明正大拿出示人,否則定會招惹不小的麻煩。
正當月懿公主滿心煩躁時,內侍通傳聲再度響起:
“陛下駕到!德妃娘娘駕到!”
身著玄色常服的皇帝踏入宴廳,威勢不凡,身畔站著一襲宮裝膚若凝脂的美婦人,衝著太師府眾人粲然一笑,正是掌管鳳印的趙德妃。
眾人紛紛叩拜行禮。
“平身吧。”
皇帝擺擺手,闊步上前,行至司菀身邊,問:“二姑娘,這是你準備的壽禮?”
司菀搖頭,還沒等開口,眼淚糊了一臉的司芩慌慌張張站起來,急忙衝至近前道:“陛下,這是臣女獻給大長公主的龜中仙。”
司芩可不想被司菀搶走功勞。
皇帝看向司芩,覺得此女極為陌生,以往從未見過。
趙德妃:“陛下,這是秦國公新收的養女,名為司芩,是司家旁支的姑娘。”
皇帝仔細端量半晌,說:“倒是和司清嘉有些相像。”
誰人不知,司清嘉除了才名以外,美名同樣傳遍京城,皇帝認為司芩能和她相像,也算是肯定了她的容貌。
司芩暗自竊喜,拿起錦帕擦拭淚痕,生怕自己方才哭花了妝,在聖上麵前丟人現眼。
“既是旁人的壽禮,二姑娘為何站在紫砂盆附近?”皇帝又問。
“月懿公主提及,龜中仙能測人姻緣,兒臣便與司二姑娘共同測了一番,果真是珠聯璧合、天造地設。”
太子走到司菀身邊,慢悠悠解釋。
皇帝雖對太子沒有過多的舐犢之情,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兒子本事確實不小。
不僅能行軍布陣,大敗關外異族,還能推廣稻種,修訂稅則。
文韜武略,盡皆出眾。
與太子相比,其他皇子不是心胸狹隘,手段低劣,便是把江山社稷視同兒戲,不顧黎民百姓,隻知爭權奪利。
而司菀呢,恰如馬韁一般,能讓太子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不至於貽誤了祖宗基業。
這樣的女子若成為太子妃,或者說,成為大齊未來的皇後,能讓天下萬民歸心,大齊屹立四海。
心裏轉過這種想法,皇帝麵上笑意越發濃鬱,他垂眸掃了眼自在遊弋的綠毛龜,揚聲道:
“好!既是天定良緣,朕便當一回月老,治世之道,安家之本也,茲有秦國公司長鈞之女司菀,英敏聰慧,端方出眾,與太子年歲相當,堪為良配,朕感其佳偶天成,特旨賜婚,擇日成禮。”
聽到這話,在場鴉雀無聲,針落可聞,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太子一改平日裏的冷肅模樣,笑得格外開懷,黑眸直勾勾盯著司菀,眼神甭提有多炙熱了。
他闊步上前,牽起司菀的手,滾燙如燒的溫度順著指尖傳過來,司菀也罕見地紅了麵頰。
似塗了胭脂般,美不勝收。
“恭喜陛下,恭喜太子!”
賓客們連聲恭賀,有人真心實意祝福,有人滿腹震驚,還有人不敢接受這樣的事實。
司芩鼻間越發酸澀,險些又哭出來,她慌慌張張低下頭,不想在自己的怨毒憎惡暴露在眾人眼前。
可她實在委屈,龜中仙多罕見,為什麽這一功沒記在她頭上,反倒給司菀做了嫁衣?
讓那個賤婦得到聖上賜婚,搖身一變,成了金尊玉貴的太子妃?
司芩越發憋屈,她死死咬住下唇,回頭望向秦國公,希望父親能給她指一條明路。
哪怕是給太子做侍妾,隻要能進東宮,都是值得的。
此時此刻,秦國公腦袋裏一片空白,根本沒注意到司芩的異樣。
他想不明白,像司菀這等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女子,憑什麽賜婚給太子,還是正妃?
趙芳娘都被他休了,一個沒人要的下堂婦,生出來的女兒能是什麽好東西?
“長鈞兄,你臉色怎的如此難看?難道是對聖上的賜婚不滿?”宣威大將軍甕聲甕氣發問。
宣威大將軍是太子的親娘舅,戰功赫赫,殺人如麻。
秦國公就算是瘋了,也不敢在他麵前表現出分毫不耐,隻能抹了把臉,硬著頭皮道:
“符將軍,嫡親女兒有了好歸宿,我這個當父親的怎會不高興?”
“是嗎?我還以為你因和離心生芥蒂,見不得二姑娘過得好呢。”
“不至於吧,父女之間,終究是血濃於水,長鈞兄還是拎得清的。”另有一人接話道。
宣威大將軍笑眯眯頷首。
“希望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