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斬殺白虎
字數:3832 加入書籤
“大皇子算是廢了。”
係統搖頭歎息。
司菀倒是不以為意,事情發展到今日這個地步,皆是謝胥咎由自取。
要不是他夥同徐惠妃設局陷害自己,偽造了雷擊木,一口一個孽胎降世,還逼她入虎籠,司菀也不會以此種方式自保。
說到底,大皇子是惡果自尋,與人無尤。
鐵籠雖然十分寬敞,足夠白虎在其中走動,但眼下正值求偶期,他們入侵了猛獸的領地,仍會被當成不懷好意的競爭者。
司菀可不想被這頭盲眼的白虎咬上一口,她快步走出鐵籠,行至皇帝麵前,先屈膝行禮,而後恭聲發問:
“父皇,兒媳已經按照遠觀方丈的要求,與猛獸同籠,應該足以驗證清白了吧?”
說這話時,司菀語調中透著些許哽咽,即便隔著帷帽的輕紗,也不難猜出女子正因委屈而垂淚漣漣。
皇帝本就愧疚,這會兒越發心疼司菀,擺手道:
“菀菀,你是大齊的福星,怎麽可能和孽胎有關?那截雷擊木上的預言,指向的另有其人,是朕一時糊塗,你莫要難過。”
皇帝不吝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接連歎息。
太子還為了大齊在邊關浴血奮戰,京城中的這些魑魅魍魎,便想方設法逼迫菀菀墮胎,打掉二人的骨血,其心可誅!
他也是一時糊塗,竟聽信了遠觀那老禿驢的鬼話,真將菀菀送進虎籠。
好在兒媳婦有上天庇護,並沒有被野獸所傷。
可惜,老大的運氣就沒這麽好了。
皇帝濃眉緊鎖,看向被白虎死死壓製住的大皇子,怒聲道:
“遠觀,要是再不把大皇子救下來,朕便摘了你的腦袋!”
聞得此言,遠觀方丈駭得肝膽俱裂,緊緊握住沉香木法杖,三兩步衝上前,試圖分開白虎和大皇子。
卻不料,陷入求偶狀態的白虎早已失去理智,根本不認人,反口死死咬住遠觀方丈的右腿,疼得他哭天喊地,眼淚鼻涕一起流,哪有半點得道高僧的風範?
“你快鬆開!”
遠觀方丈抬起沉香木法杖,用力敲擊虎頭,發出砰砰的響聲。
但白虎卻紋絲不動,全然無視了大和尚撓癢癢般的攻擊。
趁著兩人僵持的關頭,大皇子試圖從白虎身下鑽出來,卻被一爪子拍在肩膀處,留下幾道深可見骨的創口。
白虎蒙著一層灰障的雙眼滿布血絲,渾濁不堪。
它猶豫片刻,兩相抉擇,最終還是放開了遠觀,張嘴叼住大皇子,將青年翻過身來,碩大的虎頭一個勁兒的往前拱,男子淒厲的叫聲響徹整座舍身園。
“這、這究竟是怎麽回事?要說白虎是為了吃人,為何不撕咬大皇子?行動反倒如此怪異?”
“誰知道呢?或許是大皇子與孽胎有關,周身沾染了數之不盡的煞氣,才是惹得白虎攻擊。”
二皇子猛地回過頭去,死死瞪著出言的官員,嘴裏罵罵咧咧道:
“你再敢胡言亂語,當心舌頭!”
官員悻悻住口。
其他人也覺得二皇子秉性殘暴,愚蠢衝動,實在不堪大用。
白虎圍著大皇子轉了幾圈,也找不到結合的方法。
它似是有些惱了,張開血盆大口,試圖咬斷青年的脖頸,還不等牙齒觸及皮肉,便被兩名侍衛用長槍順著眼珠,捅穿了頭骨。
白虎痛呼的嘶吼,支撐了好半晌,直直栽倒在地,發出哐當一聲響。
周圍官員暗道可惜。
白虎的確危險,卻是靈獸,就這麽死了。
侍衛們紛紛上前,趕忙將筋骨碎裂,滿臉血痕的大皇子救了出來。
饒是太醫見慣了大場麵,瞧見已經失去眼皮,血肉模糊的青年,拿起軟布的手止不住的顫抖。
他輕輕擦拭大皇子的麵頰,打算將傷口清理幹淨,再行包紮。
“太醫,你必須竭盡全力,治好本殿下,記住了嗎!”
太醫訥訥應是,後脊滲出的冷汗打濕了貼身的裏衣,可見他緊張到了何種程度。
司菀抬腳,一步步走到趴在蒲團上的遠觀跟前,手指再度點了點冰冷華貴,在日光照射下顯得格外璀璨的寶石,輕聲道:
“方丈,你可還記得,最初的袈裟是什麽模樣?”
遠觀方丈抹了把臉,眼底盡是疑惑,不明白太子妃為何有此一問。
他嘴唇囁嚅,不知該如何作答。
司菀看向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以及站在周圍的貴婦小姐,揚聲重複了一遍。
景玉公主垂眸思索片刻,道:
“袈裟,意為不正色,乃是用雜色、小塊的布料拚接縫製而成,象征著僧侶舍棄世俗榮華、追求簡樸修行的決心,甚至還有用碎布拚湊的糞掃衣。”
“公主所言極是,袈裟源自佛陀的教導,有惜福、破執的寓意,身著袈裟的高僧,也值得所有人尊敬,但——”
司菀話鋒一轉,手指著遠處的大雄寶殿,道:
“護國寺享盡俗世香火,不僅普通信眾前來朝拜,就連達官顯貴也頻頻出入,供奉了無數盞海燈,請求佛珠保佑垂憐。
多年來,護國寺積攢了無數金銀財帛,可這些身外物上不至諸佛,下不達百姓,全都被滿寺的和尚霸占,變成了金光閃爍、綴滿寶石的袈裟,變成了珍貴無比的沉香木法杖。
就連飼養在舍身園的白虎,也有佛陀轉世的美名,被養得皮光水滑,不知耗費多少金銀。”
這一番話,直將遠觀方丈說的麵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他心知,要是不辯倒司菀的攻訐,護國寺的百年聲名,隻怕會毀於一旦。
心裏轉過這種想法,遠觀方丈強忍痛楚,掙紮著坐起身子,喊道:
“太子妃慎言!白虎常年茹素,花不了多少銀錢。”
“茹素?方丈,你真把天下人當成傻子糊弄嗎?
反正白虎生機已斷,不如剖開這畜生的肚子,看看它胃袋裏到底是葷是素?
寺裏的和尚心思駁雜,屢屢觸及清規戒律,手染鮮血,造下殺孽,又犯口業,虧得有你這位欺世盜名的方丈汲汲營營,才讓護國寺淪落至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