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雜貨店遊戲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A+A-


    周懷民笑道:“這是我又二次提純,已不是燒酒,而稱之為酒精。凡外傷,用酒精再三塗抹,可極大避免生膿長瘡。”
    宋文瑞恍然,怪不得那小姑娘要反複用這酒精擦抹傷口,再蓋棉布。”這酒精竟有如此神效?“
    周懷民點頭,“燒酒亦可,我大明神醫陳實功的《外科正宗》有講,用燒酒淋洗傷口,可去金瘡。而我這酒精,比燒酒更有功效,療效更好。”
    宋文瑞怪異道:“你知道陳神醫?”雖說陳實功是有名氣,但這小山溝的村民,怎麽會知道千裏之外的人?
    周懷民心道,我當然知道,我還知道他現在還活著呢,但明年,也就是崇禎九年,就要掛了。
    隻得謊稱曾跟隨家父,在洛陽聽聞,有來自淮南的商人講道,此人善外傷。
    周懷民道:“楊掌櫃,這燒酒的蒸餾提純,非常簡單,但卻可讓百姓免受因外傷而命喪之苦,如你需要,可派人來我這裏學習這烈酒蒸餾之法。”
    宋文瑞聽了,大為感歎,無論是將士、農夫、工匠,外傷不斷。
    運氣好了,自己便能自愈。
    若是傷勢較重,就可能高燒不退,一命嗚呼。
    而這周懷民明明可以保有此秘方,掙得無數銀兩,卻視若敝履,並願獻出秘方,造福百姓。
    ”周掌櫃真是大慈大悲之心,心懷天下百姓。如此好物,我卻之不恭,那過幾日我便要讓人來學了。“
    “可以,隨時恭候。這些都是小工巧,不值一提,還能讓百姓免受病苦,何樂而不為?”周懷民對這種所謂秘方並不在意,反而更注重科技的擴散和滲透。
    科技的擴散,往往帶著新思維的春風,吹刷著沉悶僵固的堅冰。這對於周懷民來說,本身就是想達到的目的。
    得了周懷民的承諾,宋文瑞非常開心,兩人來到病室,一進來第一感覺就是白,潔淨。
    病室牆壁都刷了白石灰,地上鋪了青磚,磚縫用石灰填塞。從南到北,一排排木床,鋪有白色被褥、白色床單,上皆繡有紅葫蘆及保民二字。
    有四五個床上,還躺著受傷嚴重的村民,村民見周懷民帶人進來,皆忙招呼。
    其中一個病床,正躺著剛才在坡上摔著骨頭的焦溝村民,此刻禹大夫及護理正為其縫傷口。
    宋文瑞驚奇,上前觀看,隻見禹大夫用蘸取過酒精的銀針,用高支極細的棉線正如縫補衣服般,把傷口縫合,又用棉布仔細蓋上,並用木板固定雙腿,囑咐村民切勿下床。
    “用針線縫合傷口我尚未見過,可是有什麽妙處?”宋文瑞現在都已經熟悉了,但凡不同之處,必定有妙處。
    周懷民為宋文瑞講解,“其實這針縫之法,《外傷正宗》中亦有提到,隻是眾醫館中,用了針縫,反而讓傷口感染更快,弄巧成拙讓村民喪命,反而不用此法。”
    宋文瑞不解道:“這是為何?”
    “凡診療之物,皆需殺毒。你看禹大夫所用繃帶及木板,及這床單、枕套,都用開水蒸煮,目的也是殺毒。古往今來的大夫,不明其理,用不殺毒的棉線,則毒性更重,反而會加重感染。用白棉布蒸煮為繃帶,包紮即可,切不可用色染之布,色染亦有毒。”
    “怪不得,你這保安堂所用之物,皆是白布。我懂了,我懂了。”宋文瑞心喜,此來不虛此行,學到了這些保民之術,回去在縣裏推廣,則可救撫我治下百姓,“這馬上中午,這幾個村民如何吃飯?”
    “護工會到食堂打飯,給村民送來。”
    正說話間,從院外跑進來一蓬頭亂發的農家少女,臉色粗黑,這馬上四月天,還穿著破棉襖,站在病房門口,小聲問道:“可是禹大夫?我是從焦村來的,我們會長讓我來這裏報到。”
    禹大夫聽聞,回頭道:“你先稍等,我忙完。”
    周懷民問道:“你們會長就選派了你一人?你叫什麽名字?”
    這少女不認得周懷民,唯唯諾諾的回道:“還有三人,他們去黃知事那裏做工,我想到禹大夫這裏,我叫付喜枝。”
    “會長和你說了工食銀多少沒?”
    “說了,工食銀一兩。”說完,看見禹大夫招手,忙跟著禹大夫回了診療室。
    宋文瑞歎道,“你這保安堂又多養了一名護工,每月又多了一兩的開支,這裏隻出不進,你豈不是要一直虧空?”
    周懷民哈哈大笑,“非也,楊掌櫃,你看著這是在花錢,其實是在賺錢。花的錢越多,就意味著掙的錢越多。”
    宋文瑞心道我好歹是貢生出身,我又不傻,這保安堂各種人、物、料,均需錢糧來支撐,哪裏又賺錢了?
    周懷民見宋文瑞不信,便道:“我們去棧房看看,哪邊也有貨,你看了便知。”
    兩人出了保安堂,宋文瑞看到旁邊是一個大院,門口有社兵把守,問道:“這裏是?”
    “哦,這是我們各坊主事辦公大院。”
    宋文瑞不再言語,跟著周懷民又回到了棧房門口,正趕上學堂放學,一群學童從學堂蜂擁而出,都在和周懷民打招呼,有些孩童也不回家,徑直往雜貨鋪跑去。
    兩人也跟著學童進了雜貨店,瞧見夥計正忙著給一些村民秤貨。
    李升見周懷民帶人進來,趕忙打招呼。
    “你忙吧,就來看看。”轉身給宋文瑞介紹店裏所賣之物。有米糧穀物、鹽油醬醋、粗茶、香料、果幹、炒貨、酒、蜜餞、醃菜、禽蛋,各用布袋碼放一排。
    還有農具、陶器、粗布鞋褲等五花八門,分門別類的在各個貨架上,並掛有木牌。
    真真的堪稱雜貨。
    宋文瑞一直點頭,這小小的山村小店,能有這麽多貨,也是難得。疑惑道:“這些你是從哪裏進貨?”
    周懷民拱手道:“托本縣縣尊的福,現在鞏北一帶已無土寇,這是從本縣村民那裏收的貨,再為周家溝附近村民販賣。”
    宋文瑞看著一眾孩童嘰嘰喳喳,“但你這些農家雜貨都是薄利,我看也賺不得多少,你如何賺錢養這麽多人?”
    周懷民笑道:“楊掌櫃,這錢有兩層含義,一個是手中的金銀數量,一個是自己能調配的資源。花錢就是賺錢,我花出去的錢越多,我掙的也就越多。”
    宋文瑞沉思片刻,搖了搖頭,“我還是不解其意。”
    這個確實有些難以理解,這屬於經濟學的範疇。
    周懷民道:“我們和李掌櫃三人玩個小遊戲如何?如此就容易明白。”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