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火炮初試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周懷民愣了一下,釋然笑道:“行,大嫂,那你們繼續,我給她倆買了點吃的。”說完,轉身去了主院。
    三妹和小翠正在院裏玩玻璃珠,二柱在草席上亂爬,見周懷民進門,雀躍喊道:“二叔!二哥!”
    “一人一包!別喂二柱啊!”
    兩人拆開心滿意足的吃起來。
    “你們最近學的什麽?和我說說。”
    “張先生走後,禹先生也教了我們算數,現在我們能寫字,能算數。”
    “這段時間開心不?”
    “你們走了之後,一點都不開心,也沒人和我們玩。就連大嫂平時也請教陳先生識字去。”
    門外劉世芳紅著眼睛,急步走來,拉著周懷民的胳膊:“去屋說。”
    兩人進屋,劉世芳砰的一聲把門關好,兩個孩子嚇了一跳,互相看著,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周懷民驚詫道:“大嫂,你咋不練了,這是做什麽?”
    劉世芳坐在太師椅上,張嘴欲言,卻又不知從何說起,又要說些什麽,看著周懷民無辜的眼神,鼻頭一酸,胳膊搭著椅背,嗚嗚痛哭起來。
    周懷民默然坐著,看著她哭了一會,到門後的臉盆裏取來毛巾,遞給她。
    “大嫂,你啥也不用說,我都懂。我隻想和你說一句話。”
    劉世芳接過毛巾,擦了擦臉,轉過來身,低頭抽泣。
    “不要讓死人為難活人,你想做什麽就去做吧。”
    劉世芳抬起頭,雙眼通紅,一臉不可置信的問道:“你不怪我?”
    又哭道:“我對不住你大哥,他去世一年還不到。但是我……但是他常年在外,我自嫁過來,和他在一起,前前後後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個月,我……”
    周懷民歎了一聲,指著屋裏又指著院裏:“我怪你什麽?我隻希望你看到這個院,內心是幸福的,而不是覺得這裏就是你的墳墓。”
    他也幹脆把話挑明了:“不管是陳先生,還是別的什麽人,隻要你和他是真心的,我給你們辦一場漂漂亮亮的大婚。”
    劉世芳擦了擦淚,驚慌道:“不,不,你別說了,我再想想。”
    周懷民道:“大嫂,不要讓死人為難活人。人活這一輩子,也就這幾年好日子,別管村民說什麽,我給你做主。我還有事,去格物堂一趟。”
    周懷民出了屋門,對兩人道:“沒事,我們商量大人的事,你們好好玩。”
    一路上心思不定,來到格物堂。
    格物堂內竟然空無一人,周懷民有些疑惑,左右看了也沒一個人。
    隻聽遠處後山裏“砰”的一聲巨響,還在山穀間有些許回音,嚇他一跳。
    不遠處的一些村民紛紛跑到路上,麵色有些驚懼,向後山那裏看。
    周懷民匆忙往後山走,在葫蘆穀旁邊的一個山坳裏,見一輛板車上坐著一門大炮,格物堂的二十多個人圍著遠處土崖指指點點。
    “可是試射成功了?”周懷民急步向前,驚喜道。
    蘇紹喜和宋斌很意外,忙拉著他,指著土崖:“成了!百米外的幾塊厚米板已經被打出來了很多小洞。”
    周懷民大喜:“我去看看炮!”
    一眾人又跑回大炮那裏,周懷民撫摸著這個新鑄的鋼炮,檢查了內壁,未發現有什麽氣泡,鋼質緊密。
    周家溝煤焦廠、周家溝冶鐵廠、格物堂、白窯工具坊加起來兩百多名從業工人,經常在一起頻繁交流和試錯一些新想法,並由宋斌負責整理成實驗記錄,以備參考。
    此炮整體的退火和冷卻處理的還是不錯。
    蘇紹喜介紹道:“此炮為野戰炮,炮重一百五十斤,炮管長三尺六寸1.1米),口徑2寸5分約7.6厘米),可裝填霰彈。”
    周懷民興奮道:“再來一炮!”
    一工匠用火藥勺將定量火藥倒入炮膛,用推彈棍輕壓實,確保藥室密實,裝填霰彈,用裝填杆頂緊。將火繩插入引火孔。
    一切準備妥當後,點燃火繩。
    “砰!”後坐力讓炮身後退不少。
    “你們這個炮車,感覺還是有改進的餘地,如果能方便的拆卸抓地,炮的射程是不是會更遠一些?”
    宋斌道:“我們也想到了,前些天和白窯工具廠的老劉一塊來試炮,提出這一塊的想法,他們琢磨去了。”
    周懷民點了點頭,又道:“哨長周德旺和我說,咱的火藥威力太小,是不是配比有什麽問題?”
    負責火藥研製的宋斌道:“我是按你提供的配方來稱量配比的。”
    “我寫的也隻是參考,因為我們對硝、硫提純的工藝不同,所以具體比例還需要靈活的調整,另外,我覺得剛才裝填火藥時,塞的太密實,就像咱燒火做飯,引火時肯定要留一些空隙,才好引著火,對吧?”
    一群人想了想,是這個理。但該如何改良呢?
    周懷民道:“可以嚐試把粉狀的火藥顆粒化,用水、麵湯把火藥調成糊狀,然後用碾壓過篩,做成球狀,這樣不就有空隙了?至於顆粒大小我不太清楚,你們多試試。注意安全。”
    蘇紹喜道:“不錯,不錯,這個方法我覺得可行,也簡單。”
    周懷民又道:“剛才我看往炮筒裏裝填火藥時,用木勺填的,這個不符合咱們的做工要求,咱們一直提倡標準化,可以用油紙包裹顆粒化的火藥,實驗出多少量效果最好,就定量火藥餅,裝填火藥時直接填入。”
    宋斌笑道:“不如早讓你來看試炮了,你這幾個想法,做起來又簡單,但你不說,我們卻也想不到。”
    蘇紹喜道:“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東家的想法也是我們改進的參考。咱們這麽多人,堂裏一直鼓勵每個人都有新想法,即使浪費材料也不克扣,不追責。現在每個工匠也都能養家糊口,就有心思來琢磨這些了。”
    周懷民笑道:“正是如此,工錢高,才能無後顧之憂,讓家人吃飽穿暖,有閑心來琢磨工藝。”
    正說著,年叔氣喘籲籲的趕到這裏,遠遠站著,招手喊道:“東家!”
    周懷民走過去,隻聽年叔急喘悄聲道:“你嫂子!…… 她上吊了,你快回去。”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