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流民安置

字數:5594   加入書籤

A+A-


    有一青年聽了笑道:“那邊還真的有幾個‘人牙子’等著你們。”
    楊桂芝拉著賀秋菊的三個孩子,一人塞了一個果脯,看著眾人被驚嚇的表情,啐道:“你們別聽他胡扯,開玩笑也不分場合。”
    眼前這一群流民有四五十人,她解了棚下的馬,一躍上去,前額掉落的散發一甩,騎馬道:“大家跟著我走,我帶你們過去。”
    賀秋菊驚呆,和呂忠道:“當家的,這婦女竟然會騎馬!”
    楊桂芝帶著這群流民走在鄉道上,鄉道崎嶇不平,土路車轍很深,大家都沿著兩邊走,楊桂芝喊道:“前麵就是魯莊,過了魯莊,就到了任莊,那裏就好走多了!”
    呂忠推著車、其他幾個村民挑著扁擔,緊步跟上她,唯恐掉隊。問道:“妹子,你一個人帶著我們,我們還拿著柴刀,你不害怕?”
    楊桂芝指了指脖子上的瓷哨,笑道:“我一吹哨,你們一個都跑不了,這附近都有我們的社兵。”
    眾人聽了,趕忙四處看,也沒看到有什麽人。隻看到鄉道不遠處的魯莊,有縱橫交錯的壕溝、高大粗實的實木寨堡、矗立的哨塔如林。
    姚麟和父親姚廷躍等人站在最近的哨塔上,盯著鄉道上這群流民和楊桂芝。
    姚麟是姚廷躍的次子,搖了搖頭側身道:“爹,這是今天的第六批,他們已經忙活兩三天,隻從我們這裏經過的怕是都要有四五百人,周懷民養活得起嗎?”
    姚廷躍哼了一聲:“這周懷民是一個沽名釣譽之徒,做生意是有些本事的,但他貪圖虛名,想在縣尊麵前扮紅臉,做好他那什麽鄉防指揮,招攬如此多的流民,無異於引狼入室。”
    旁邊的長子姚行道:“爹,任莊他們入了農會,都修了路,我去看了,好走的很,他們村裏也在練農兵。”
    姚麟道:“大哥,流賊土寇多騾馬,路修好豈不是來去更方便?那農兵,都是用糧食和臉麵換來的,真打起來,農兵恐也不堪大用。我們一門三進士,怎能聽一個區區生員的指揮?”
    賀秋菊腰裏係著麻繩,拴著三個孩子,她緊緊抓著呂忠,心裏忐忑,四處張望。
    雖然長了二十七八歲,這還是頭次出登封縣,所見之處皆陌生,身邊的流民,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還有些陌生男人的目光不時往自己身上看。
    她和隊伍中其他婦女、老婦、孩童一樣,隻是跟著自己男人走,不知道前方的路通往求生之所,還是埋身之處。
    忽見視野開闊起來,眾人走上了煤渣路,兩側栽植的有小柳。
    賀秋菊三個孩子見了,伸手要摸,被她牽著繩子一把拽回來,伸手打頭,小聲喝罵道:“別亂動!”
    路上的人馬驟然多了起來。
    賀秋菊感受到更多人投來上下打量的目光,把頭上包裹的頭巾拉了拉,低著頭牽著孩子緊跟著自家男人走。
    隻聽前麵楊桂芝喊道:“鄉親們,任莊到了!”
    賀秋菊抬頭,天啊,這裏是集市嗎?這麽多人!
    但看著也不太像,因為到處都是哨塔,幾十個哨塔上站著兵丁,手持彎弓,看著自己。
    遠處也和剛路過的魯莊一樣,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的壕溝,身邊碼放著許多麻袋。
    見一少女拱手道:“辛苦了桂芝嫂,你再回去一趟,天黑就回來吧。”
    楊桂芝調轉馬頭,拍馬縱身一躍,疾馳而去。
    這少女便是農會總務堂書辦高文珍,鞏縣高業溝人。
    賀秋菊見她端坐在桌案前,放下筆等著旁邊農會總務堂參議李登第整理好隊伍。
    李登第喝道:“每個家都聚在一起,間隔五步,站好別動!喊誰誰上前!”
    呂忠等男人手裏的柴刀,被身邊幾個端著長槍的社兵收走,心裏更是慌張,聽話乖乖站好。
    高文珍喊道:“下一個,你們五口對吧?過來吧。”
    呂忠帶著一家趕忙上前。
    “叫什麽?”
    “這位妹子,我叫呂忠,這是俺婆娘賀秋菊,還有三個孩子。”
    “年齡?”
    “我三十有二,婆娘二十八。”
    “孩子年齡?”
    “大兒有十歲,二妞八歲,三兒五歲。”
    “哪裏人呢?”
    “俺們是登封花樓村的。”
    “你們識字不?”
    “我倆都不認不得字。”
    “孩子呢?可上過學堂?”
    “沒有。”
    賀秋菊聽到這位年輕妹子輕輕歎了口氣。
    “你們爹娘呢?沒跟來?”
    呂忠回道:“我娘自我十歲就沒了,我爹前些天給鎮上老爺做短工,替老爺磨麵,被山賊殺了。”
    “你們會打鐵、射弓、幹啥手藝活不?”
    “我婆娘會織布,我在村裏會一些泥瓦活。”
    高文珍點頭,執筆一一登記。
    呂忠夫妻兩人,互視一下,四目茫然,不知道她在寫什麽,不是什麽賣身契吧。
    隻見高文珍把登記好的一頁紙,和一個寫著奇怪符號的木牌一並交給呂忠:“你拿著這個名冊和身牌,順著這條麻線,往那邊走,走到頭,交給他們,給你們安排吃飯做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人聽了大喜,還真是有飯吃,有工做。連連鞠躬拱手:“謝了妹子,謝了妹子。”
    “去吧,下一個!”
    呂忠兩人推著車,順著兩條麻繩,一直往前走,走到頭,有一群男人在那裏大聲爭論。
    兩人帶著孩子,一臉畏懼。
    一三十歲左右的男人端坐桌旁說道:“把名冊拿來。”
    呂忠趕忙交上名冊,見此男人周圍一群人不住打量自己五口。
    這男人便是農會總務堂知事黃必昌,黃必昌拿著名冊向眾人笑道:“又是登封的,一個三十二,一個二十八,不識字,會泥瓦、織布。”
    一群人聞聽,立刻亂喊。
    “我建築廠要了!”
    “你剛都要走了一個,這個該我板車廠要!”
    “登封的都會練武,這個還拖家帶口,都別和我保民營搶,我保民營優先!”
    “憑什麽你保民營優先,我們保戶堂現在急缺人!周會長打過招呼的。”
    “你來我煤鐵廠吧,正是鍛煉力氣的好地方。”
    “你煤鐵廠工錢那麽低,他去我們磚廠正適合,會泥瓦活啊!”
    “那我建築廠豈不是更適合,呂忠你說,你想去哪個?”
    呂忠夫妻見這群人大喊大吵,自己甚至都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麽,但意思懂了,都想搶著要自己去他那裏幹活。
    他心裏納悶了,在老家找個活幹,為了一個七八錢的活,都要求爺爺告奶奶,想想自己八竿子的親戚能不能說上話,到這裏自己竟然成了香餑餑?
    見眾人看向自己,就像一群餓狼看著一頭綿羊,他咽了一口唾沫,強裝鎮定,問道:“各位老爺,我不懂咱這是啥回事?”
    黃必昌笑道:“來這裏,就是吃飯、做工、掙錢、花錢。”把各個廠坊大概介紹了一下。
    呂忠想了想,道:“那我去建築廠吧,我也就會泥瓦活。”
    旁邊建築廠負責招工的人哈哈大笑:“呂忠,你做了一個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
    眾人皆汗。
    呂忠又問:“那俺婆娘呢?”
    一群人又開始爭吵起來。
    賀秋菊見自家男人有掙錢的著落,心裏燃起希望,又看到眾人爭搶自己,便道:“我也去建築廠吧,和俺當家的在一塊,也有個照應。”
    建築廠負責招工的人越看越喜:“你們放心,我給你們找個好住處。”他轉頭問幾個村的分事:“一家五口,誰要?”
    “我宋陵村要!你們來我們村,我們距建築廠最近!”
    “來我們範興村,安家銀補貼一兩!”
    “範興村的,你們違反規定啊,你們來我石河溝,我們有馬車送你們上工。”
    各村派來的分事又在爭搶起來,這是為什麽呢?
    這些村子經過杜二的劫掠,不少戶已絕戶或逃散,房屋空了不少,外來流民被安排到這些缺丁絕戶的村子。
    各村農會負責招工的分事,都匯聚到此,爭搶戶丁。
    為什麽要爭搶,當然是有利可圖。
    每個戶丁,在各村入駐後,使用村裏空閑的房屋,每個月要給農會繳納房租三錢。這是總務堂的規定,每個村不得私自改價。
    兩人最終選了距離最近的宋陵村。
    黃必昌在名冊上填好分配的村子,要去做工的廠名,蓋上自己的印章。
    交給呂忠,言道:“你們順著麻線繼續往前走,去下一站領取安家銀。”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