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新式車床

字數:4216   加入書籤

A+A-


    保民報社知事陳應魁,在報社的大黑板上寫下幾個大字。
    《民報》第四十二期。
    他敲著黑板“大家說說,本期頭條應如何寫?”
    “自然是平安院民主大會,就以【平安院民主大會】為頭條。”記實薑蘭清道。
    蘇文佩到煤爐那提壺倒杯熱水,邊喝邊道“還是要讓百姓們能聽懂,我提議【農會章程讓百姓當家做主】為頭條。”
    她回頭問“貞姐,你也提議一個。”
    比她大八個月的保安堂知事禹允貞道“你說的這個就很好。這一期民報的招工,我們保安堂招工二十人,男女不限。”
    “啊?二十人!”
    堂內眾人震驚,這一下子怎麽會多這麽多。
    “是的,周會長和我商議過的。”
    雜貨堂一幹事人員從楊家莊農會大院匆匆來到報社,拿出一信劄“陳知事,這是俺雜貨堂這期要發的,商務堂我也捎過來。”
    印刷廠廠長汪餘慶也進門“諸位姑娘,這是咱印刷廠的字框和字模,都看一下。”
    眾姑娘們圍上前去。
    兩個泛著金屬光澤的方塊,還沒小拇指指甲蓋大,一個是民字,一個是報字。
    “哇~這也太精致了,比那木刻、石刻的印章又小又清楚。”總務堂書辦高文珍誇讚。
    “汪廠長你的手真巧!這麽小的字你是怎麽刻的!”禹允貞驚奇道。
    “這就是咱印刷報紙的字模吧?以後咱們再也不用手抄,你就是我們的大恩人啊。”蘇文佩連連拜謝。
    “請受小女子一拜,哈哈~”薑蘭清做了一福禮。
    汪餘慶在眾姑娘的讚美聲中失去了自我。
    “嘿嘿,這也不全是我的功勞,沒有鐵爐堡玻璃廠打磨的放大鏡,工具廠鍛打磨製的刻刀,冶鐵廠做的鉛錫合金,還有商隊找的亞麻籽油,蘇記實家的製墨廠供應的油墨,隻靠我自己也搞不出來。”
    蘇文佩聽了頗為自豪,笑道“看吧,這就是周會長說的產業規模效應。”
    禹允貞心道,這蘇文佩家境殷實,自己也很上進,記憶力好,民哥說了啥,立刻就能聽懂和運用,筆杆子和口皮子都很厲害。
    門外跑來一親衛,正是周昌寬“汪廠長,周會長找你,在格物堂那裏。”
    汪餘慶趕忙過去,周昌寬見禹大夫也在裏麵,趕忙打招呼“禹大夫!你好些了吧?”
    “好多了,毛孩還咳不咳?”
    毛孩就是周昌寬的兒子周業雨,出生時難產,被禹允貞救下。
    這幾日受了傷寒,一周了還不見好。
    “還咳,晚上還要請禹大夫過去看看。”
    蘇文佩見兩人打招呼,心道這禹允貞和氣又熱心,很會教識字和繪本,又在周家溝住,跟著年叔學醫,和周會長眾親族的關係非同一般,男女老少都待她很熱情。
    汪餘慶來到村東。
    遠處農事堂的一排玻璃大棚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那邊圍了許多人,不知道在搞什麽。
    格物堂就在大棚南邊,說是格物堂,就是一個大工廠。
    周會長和參議張國棟都在,身邊圍了十幾人,這裏麵有認識的,有不認識的,全是各廠的鎮廠之寶。
    這些人手藝好,頭腦靈活,善於鑽研,在廠裏很快就顯露出能力,成為各廠的大匠。
    格物堂的成員,和別的堂不同,類似工會,都是由各廠大匠組成。
    大匠的戶籍也會被格物堂嚴格審查。
    格物堂知事蘇紹喜在一個鑄鐵台麵前,和周會長介紹道“之前是三角鐵架,但操作時容易不穩,於是全部換成鑄鐵立麵。”
    周懷民點頭認可“就是這樣,你們格物堂和廠裏不同,各廠是為了利潤,考慮成本,但你們不要考慮成本,成本不設上限,先做出來再說。”
    他介紹道“這個刀具已是我們格物堂的最高工藝,是大匠們選了咱冶鐵廠最好的精鋼,淬火鍛造。”
    車床自古就有。
    原始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
    但切削對象大多以木為主。
    在場的有北林板車廠、白窯工具廠、任莊家具廠的技術精英,他們都經常使用。
    但切割加工金屬,就需要在這些原始工藝上進一步升級。
    升級更穩定的工作台,升級更穩定和強勁的動力,升級能切割金屬的刀具。
    新式車床的動力,由二代蒸汽機動力。
    周懷民正月裏在工具坊製造的初代蒸汽機,由於功率太低,磨損率高,讓負責維修的白窯工具廠技工每日要跑到地頭,聽各村長吐槽,又要拆卸更換,回來重新熔煉。
    但蒸汽機的改良,誰也沒有想到,竟然發生在北林板材廠。
    北林板材廠一大匠在格物堂組織的攻克改良和交流會上,聽到了往複運動和旋轉運動這些理念。
    他才明白,原來自己拉鋸是往複運動。輪子轉動叫旋轉運動。
    既然兩者可以轉化,那豈不是可以讓蒸汽機帶動拉鋸,鋸木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提出這個想法,在格物堂的支持下,搗鼓出一個不倫不類的蒸汽機拉動手鋸的玩意,讓周懷民看了哭笑不得。
    指出使用圓形鋸豈不是更好?
    圓形鋸片鑄造簡單,但實踐中發現,這蒸汽機根本帶不動,木頭又不是水,抽水機能帶動,這木頭就切割不動。
    工具廠的技工已摸清著蒸汽機的動力原理,便使用最新的鋼鐵材料和加工工藝改良,蒸汽陶管也換成了鋼管,改良出了動力更強的二代蒸汽機,率先用於北林板材廠的木板切割,厚實木板切割仍需手工,但常用的薄木板切割加工,用二代蒸汽機極為高效。
    格物堂內二代蒸汽機的轟鳴聲響起,一個大匠師傅操作車床,絲杠傳動刀架,車刀緩緩推進,碰上高速旋轉的細鐵柱。
    刺耳的刺啦聲響起。
    這是工業時代的號角。
    周懷民聽著這聲音,恍若回到了後世。
    “哢哢哢”車床有異響聲。
    那大匠道“這刀切割銅、錫乃至熟鐵,都可,但若是這精鋼,很快就磨損。”
    “汪餘慶,你對刀具也有了解,可有辦法?”
    汪餘慶搖了搖頭“周會長,我一般是石刻、木刻,這刀已經很好。”
    周懷民心道,還是要用合金才行,這東西已經超出自己知識範圍了。
    “鍛打時可以多試試摻入別的礦石,都試試吧。至少目前咱們可以車出槍的木托,北林板材廠、任莊家具廠的大匠來了沒?”
    喜歡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