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蚍蜉撼樹(三)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聞聲,眾人紛紛轉身,向著門口處看去。
隻見專職秘書蔣大為,文質彬彬地開口問好:“各位領導好!”
“蔣主任好!快下來一起泡!”曹博起身,熱情邀請道。
就像在場的地方要員,都會尊重省委書記陸懷遠的專職秘書楊劍一樣,省委副書記、省長楚大山的專職秘書蔣大為,同樣也會享有等同於楊劍的敬重。
可蔣大為的到來,卻非常出乎楊劍的預料,楊劍沒請他,也沒通知他,他是怎麽知道的呢?
這時,顏如器湊到楊劍的身旁,輕聲說句:“我替你邀請的,不用謝。”
聞言,楊劍微笑著點頭,然後便起身歡迎蔣大為的到來。
而蔣大為的到來,以及楊劍與蔣大為的‘同池泡澡’,就非常值得在場的所有地方要員,深品這池泉水的‘溫度’了。
劉秋率先開口,他笑問蔣大為,“我聽說,省府辦公廳正在物色新主任,有眉目了嗎?”
聞言,蔣大為摘掉眼鏡,擦擦鏡片上的霧氣,漫不經心地回句:“這事兒得聽省委的,省委提名誰,省府就用誰。”
蔣大為的態度非常明確,省委最大,我就是來為楊劍站台的!!!
劉秋吃個暗虧,自然不會輕易受氣,他當即予以反擊:“沒錯,省委提名誰,省府就得用誰,就像我們市一樣,至今都沒有躋身省委常委啊!”
這話不僅是在回擊蔣大為,還在捎帶埋怨省委、省政府,沒有一碗水端平,尤其是指蔣大為的老板楚大山,一直阻攔奉連市‘入場’。
蔣大為很少會主動出擊,可輪到奉連市長劉秋,竟然火力全開,他不卑不亢地指出:“劉市長有想法可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來,跟我說,沒用。”
眼見火藥味兒越來越濃,楊劍急忙開口打圓場:“我請各位領導過來泡澡,放鬆,咱們盡量不談常委會上的內容。”
話音剛落,裴斯凱接話:“沒錯!沒錯!來來來!我敬各位領導一人一杯!”
“不必了!我還有點事兒,下次再聚。”劉秋起身要走,明顯動了火氣,可真實想法卻是‘順勢抽身’,不想摻和楊劍的‘不自量力’之舉。
見狀,眾人紛紛開口挽留,可劉秋卻執意要走。
這時,蔣大為突然開口:“劉市長,你想知道,為什麽奉連市遲遲都沒有得到入場的資格嗎?”
此話一出,劉秋瞬間駐足,他轉身看向泡在池子裏的蔣大為,“為什麽?”
“因為奉連市過於自私、自保、自利、甚至都沒有把省委、省政府放在眼裏!”
說罷,蔣大為戴上眼鏡,迎上劉秋的目光,調侃道:“就好比現在,哪位領導沒有事兒?可他們為什麽能留在這裏繼續泡澡?而您偏偏就要先走?”
蔣大為的這番說辭,幾乎當眾揭露了劉秋的虛偽麵孔,無非就是‘明哲保身’罷了,扯雞毛的入場資格???
而被當場揭露的劉秋,頓時紅透了半邊臉,竟被一個副廳級的專職秘書當眾打臉,這要是被傳出去.......
“劉市長,您要是有事兒,那就先走,咱們下次再聚。”事已至此,楊劍選擇支持蔣大為,逼迫劉秋作出抉擇。
要麽跟我們一起,要麽繼續置身事外。
這是來自兩位專職秘書的聯手進攻,且極有可能會是省委書記陸懷遠與省長楚大山的暗中授意。
但卻容不得劉秋細想、深想,他必須要盡快作出抉擇。
思考片刻,劉秋脫掉浴袍,重新回到池裏,主動舉起酒杯:“來來來!接著喝!”
“劉市長最大!我先敬劉市長一杯!”裴斯凱自覺當起和事佬,他犧牲自我,緩和大局。
楊劍與蔣大為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同時舉杯,劉秋認輸了!!!
一圈白酒下肚,氣氛迎來高潮,不用再講東北電力的事情了,楊劍與蔣大衛都聯手了,這事兒還用請示省委、省政府麽???
幹就完了!!!幹杯就行了!!!
至於後果?這是楊劍發起的行動,當然要由‘發起者’來擔責!!!
鑒於明天是工作日,且又是齊裕民同誌的喪葬期,眾人自然不會多喝,也不能喝多。
‘書記團’的成員,紛紛各回各自的酒店,楊劍與蔣大為結拜而行,裴斯凱全程陪同,寸步不離。
管委會主任張子棟提前準備好一輛商務車,他親自開車送楊劍與蔣大為、裴斯凱回家休息。
回去的路上,裴斯凱掏出褲兜裏的香煙,第一支遞給楊劍,第二支遞給蔣大為。
“蔣主任的風範,屬實震撼到了我!我要向蔣主任學習!”裴斯凱的奉承,是發自內心的。
沒等蔣大為開口謙虛,楊劍也奉承一句:“也震撼到了我,我也要向蔣主任學習。”
“你可拉倒吧!就你還會向我學習?你要是真想向我學習,為什麽不提前告訴我一聲?”
蔣大為多少有點挑理,他認為,這麽大的事情,楊劍應該帶上他。
“怕你忙嘛。再說了,我要是不行,再搬你出來也不遲嘛。”楊劍的意思是,自己不行,再去請楚大山出山。
“萬一我也不行呢?”蔣大為理解差了。
“這不行了嘛!”楊劍確實小瞧了蔣大為,也沒想到蔣大為會這麽頂!都敢當眾頂撞副省級的劉秋了!
蔣大為白了楊劍一眼,“事情哪有你想象的那麽簡單?我就怕某些人出工不出力。”
蔣大為提醒楊劍,劉秋可不是那麽好對付的,也許是嘴上同意出力,可實際卻是‘磨洋工’。
楊劍也知道劉秋是‘麵和心不和’,但也無所謂,無非就是‘工錢’上麵的問題嘛,私下裏再談談‘價錢’唄。
便開口安撫蔣大為:“我要的隻是態度,至於肯不肯出力......走著瞧唄。”
眼見楊劍有些盲目自信,蔣大為還是不放心地提醒句:“蚍蜉撼樹之舉,可笑不自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