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提前布局(一)
字數:3949 加入書籤
走出奉連市委的楊劍,並沒有返回專案組的駐地,而是開車駛向奉連市、旅大區,去找旅大區長、東大學長、李建思。
至於去找李建思的用意,無非就是突擊檢查一次李建思的執政水平,業務能力。
楊劍想通過一次‘微服私訪’來驗證,李建思能否扛得起奉連市公安局!
以李建思目前的職務,完全可以越級提拔為,奉連市公安局代理局長。
有句老話說的好,“打敗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許會是跨界!”
而楊劍的初衷則是,力薦李建思出任奉連市公安局長,這樣更加有利於配合國安展開“寒戰行動”!
當然,楊劍也有私心,他想盡快拉出屬於自己的嫡係力量!
況且,楊劍深信陳翔一定會妥協,那麽越級提拔李建思為奉連市公安局長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一旦李建思順利成為奉連市公安局長,那麽整個奉連市的警力,幾乎都在楊劍的掌控之中了!
國安與公安擰成一股繩,外敵就沒有容身之地,這是楊劍同誌的想法,也是‘堂而皇之’的理由。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隻要楊劍一心為國就好!
從奉連市區到旅大區,大概需要一個小時的車程,這一路上,楊劍想了很多很多的事情。
例如何玉坤的葬禮,何玉坤的老婆,何玉坤死得太冤了!
董翠即將進京進修,省公安廳的日常工作怎麽兼顧?
楊延軍外派到藏區任職,公安部會空降一位副廳長到奉天省嗎?
省公安廳幾乎可以算是楊劍與董翠的基本盤,楊劍與董翠輕易不會讓外人來染指。
可隨著楊延軍的職務調動,難免會有人想把手伸到奉天來!
因此,如何盡快物色一位合適的副廳長,更是楊劍與董翠迫切需要麵對、解決的頭等大事!
還有省高院,據說尹援朝已經找好了下家,就等中組部的考核,以及最高院的調令了。
楊劍想在陳翔出任政法委書記之前,搶先完成他對公、檢、法係統的布局!
想著,想著,旅大區政府到了,楊劍並沒有掏出隨身攜帶的證件,而是故意跟門衛閑扯幾句。
楊劍想通過門衛的嘴,打聽到基層對李建思的評價,側麵了解下李建思的風評。
可楊劍小瞧了門衛的職業素養,門衛的嘴比秘書還嚴!
無論楊劍如何試探、發煙、討好,門衛不僅不鬆口,門衛還差點叫人抓走楊劍!
見狀,楊劍隻能掏出懷裏的證件,亮給門衛看,攤牌了,我是省裏來的領導!
此舉一出,門衛立即道歉,然後便乖乖地回答楊劍的問題,同時也在懷疑省裏要動李區長!
幾分鍾後,楊劍走進旅大區政府,閑庭信步般地走到區長辦公室所在的樓層。
按例來講,區長沒資格配秘書,但卻架不住“聯絡員”的稱呼。
甚至就連鎮委書記都有專職“聯絡員”了!
可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在官場裏是有多麽普遍!
李建思的秘書沒有見過楊劍,自然就沒有認出突然出現的年輕人,竟然會是堂堂的‘奉天第一秘’楊劍!
“你找誰?”秘書上下打量楊劍。
楊劍微笑著回答:“我找李區長。”
“有約嗎?”秘書照常詢問。
“沒有,突然有點急事兒,想拜見一下李區長,麻煩你幫我請示一下可以嗎?”楊劍客氣道。
“不好意思,李區長正忙,暫時沒時間接見你,你可以留下姓名與電話,等李區長有時間你再過來吧。”秘書照常婉拒。
聞言,楊劍微笑著點頭:“好!那就麻煩你記下我的姓名與電話吧,我叫楊劍,座機號碼是.......”
聽見‘楊劍’二字,秘書隻覺得耳熟,可聽清楊劍報出的省委座機號碼後........
“對不起楊處長!我不知道是您!請您原諒——”秘書急忙道歉。
楊劍微笑著打斷:“不礙事兒,我確實沒預約,麻煩你去請示一下吧。”
“您來不用請示!”秘書急忙側身引路,同時也在心裏感慨楊處長那平易近人的態度。
不愧是省裏的大領導,一點都不像市裏的領導那麽愛擺譜!
輕敲一聲房門,秘書把楊劍請進區長李建思的辦公室。
李建思正在伏案辦公,他沒時間抬頭,奉連市都快亂成一鍋粥了。
“區長,楊處長來了。”秘書急忙開口提醒李建思。
可李建思卻誤以為是轄區內的某位姓楊的處長,便淡淡道:“知道了,等一下。”
見狀,秘書急死了,楊劍笑死了,李建思忙死了。
秘書還想開口提醒李建思,卻被楊劍給阻攔了,他揮手示意秘書回去忙吧,然後便默不作聲地坐在沙發上,靜候學長處理完手頭上的公務。
沒成想,這一坐就是二十幾分鍾,好在楊劍可以用短信來處理幾項重要工作。
“說吧,什麽事兒?”忙完公務的李建思,垂頭整理文件,隨口問了一句。
聞言,楊劍笑了笑,道:“我想請李區長吃頓午飯。”
“請我吃午飯?”說著,李建思抬頭一瞧.....“楊處長?!!!”
“學長,好久不見。”楊劍的笑容裏,明顯摻雜著一股惡趣味兒。
李建思急忙走到楊劍的麵前,嗔怒楊劍:“有你這麽戲弄學長的嗎?學弟是想害死我嗎?”
“那就罰學長請我吃頓午飯吧。”楊劍點到即止,擔心李建思會有心理負擔。
李建思求之不得,他摟住楊劍的肩膀,“走!學長請你吃海鮮!”
楊劍愛吃海鮮,全省的官員都知道,李建思自然也懂投其所好。
於是乎,李建思親自開車載著楊劍,來到位於海邊的某個小漁村。
這裏是李建思的老家,他就是從這個小漁村裏考出來的、唯一的一位大學生,也是全村的、唯一的驕傲!
“學弟,我爸媽趕了一輩子的海,才供出我這麽一個大學生。”
“你瞧瞧這個村子,窮的隻剩海鮮了。”
難得遇見楊劍,李建思想求楊劍,扶持一把“以海為生,與浪共舞”的漁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