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棉花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徐蓉返回後院房間,少華也起床了。
    “我們出去逛逛,買點東西。”少華道。
    “買什麽?”
    “買床棉被。現在天氣越來越冷,我們添置床棉被。”
    徐蓉家裏有兩床被子,一床她和劉氏蓋著,是從老房子那邊拿過來的木棉被。這床被子已經蓋了十多年,越蓋越薄,保暖性不是很好。
    另一床,是之前少華一個人住時的被子,外麵一層粗布,裏麵填充的是茅草。因為才隻蓋了一年,實事求是的講,它比那床木棉被還要暖和。
    昨晚兩人住在百花樓房間,這裏的被子是棉花被。少華久違了這樣舒適的被子,剛才徐蓉出去,他在被窩裏想:等守孝結束他倆就正式拜堂,這與新婚是一樣的,那麽是不是應該準備點成親的新被、新衣什麽的?
    說到棉被,徐蓉也是昨晚才知道,原來這裏有棉花。
    在原主徐玉蓉的記憶中,她從小就沒見過“棉花”,隻知道“木棉”。
    木棉和棉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前者是喬木,後者是草本植物。兩者唯一相似處,就是都會結出棉朵,產生出棉纖維。
    不過這裏也不是到處都有木棉樹,至少岩腳村那裏就沒有。當初徐二叔是出去好多天,去到百裏之外才采集來木棉。
    徐蓉問:“你說的棉被,是木棉被?還是棉花被?”
    “當然是棉花被。”
    “這裏有賣棉花的?”
    “應該有吧,我們出去找找。”
    華國南方不產棉花,至少在原主徐玉蓉的認知中沒聽過、也沒見過。否則徐蓉早買床棉花被了。
    兩人出去逛街,臨走時跟小石榴講了一聲,順便也問了下縣城哪裏有賣棉花的?小石榴說不知道,她不清楚百花樓的棉花被是哪裏買的,這個得問甜香姐,她可能知道。
    此時甜香還沒起床,白文卿出去一趟返回屋,兩人不知道又在幹嘛。徐蓉說不必打攪問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倆自己出去找找看。
    ……
    另一邊,楊月靈店鋪。
    昨夜段安平又宿在這裏,楊月靈跟他講了過戶小秋的事。
    聽到過戶到她娘名下,段安平心裏不願意,但嘴上又不好說什麽。
    他懷疑地問:你娘會不會把小秋帶走?這樣就沒人幫你幹活了。
    楊月靈笑道:我娘家裏有幾十個人幹活,她不缺小秋一個。
    段安平看她娘就是個普通村婦,甚至還有些窮的樣子,質疑她這話的真實性。
    楊月靈道:不信你去岩腳村看看,我騙你做什麽!我娘的大女兒跟人合夥做生意,你知道她合夥的是什麽人嗎?那人是做糧食生意的,一年賣幾十萬擔糧食。
    段安平不信,問她知道幾十萬擔是什麽概念嗎?吹牛也要有點譜。
    楊月靈道:我沒吹牛,那個人我見過,還來過我們家。據說我們這裏的小麥、大麥,全都是從他那裏出的。
    段安平還是不信,一個鄉下村姑怎麽可能和那樣的人合夥做生意?那種人,他段安平都夠不著。
    楊月靈不想多解釋,說你愛信不信,反正早晚有一天你會見到那個人,如果有機會的話。
    段安平知道楊月靈的身世。比如她是西郊楊家庶女,和離後楊家不接納她,她的生母將她接回去,出錢給她開了這家店。
    要說她生母家沒錢,但人家能拿得出銀子給她開店。要說她生母家有錢,但她的穿著打扮,看起來不像有錢人。
    因為之前已經答應過楊月靈隨時可以過戶小秋,現在雖然是過戶到她娘的名下,但是想想她說的,如果是自己小瞧了她娘家,萬一以後真有什麽好事,先結個善緣也不錯。
    想通了這些,段安平心甘情願將小秋過戶到她娘名下。
    知道第二天劉氏會來,段安平特意留下等著。既然要結善緣,就應該好好見一麵。
    ……
    徐蓉和少華逛街,沒有找到賣棉花的。他倆去買布料,快過年了,也該給自己做身新衣。順便問了下布店,哪裏有棉花賣?布店老板說,棉花要預定,如果他們需要,可以幫他們訂來。
    徐蓉好奇:“棉花居然還要預定?”
    老板道:“平常很少有人買棉花,所以我們一般不囤貨,有人要才去進貨。”
    “那麽棉花是如何賣?論斤、還是論什麽?”
    “如果你在我們店裏做棉衣,論件賣。如果你買回去自己做,八十文錢一兩。”
    八十文錢一兩!一斤就是八百文。一床春秋被至少四斤,那就是三兩多銀子!如果是八斤的冬被,那就是六兩多銀子!這還不算被套的錢。
    徐蓉被這價格有些驚到。在她概念中,棉花好像不值錢。當然,她也不知道現代棉花賣多少錢一斤,隻是一床棉花被,幾百塊錢就能買到,這裏一床被子要三兩多銀子,折合現代至少相當於三千多塊錢這個折算沒有依據,隻是徐蓉自己感覺),三千多塊買床被子,哦,不對,還沒算布料錢。總之,幾千塊錢買床被子,對普通人來說,那真的是件奢侈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蓉看向少華:太奢侈了,真的要買嗎?而且她感覺老板跟她說了個虛價,實際上可能不需要那麽高的價錢。
    少華也感覺這價錢有點虛高。邵府連下人蓋的都是棉花被,棉花應該沒那麽貴吧。
    他對老板道:“算了,我們就隻是問問。”
    兩人買了四丈朱紅色的細麻布,打算自己做婚服。另外又買了匹灰色麻布,打算給全家人做新衣。
    少華抱著布料,兩人回百花樓。
    “四丈布夠嗎?”少華有些懷疑,覺得布料可能買少了。
    “夠了。我將會用比較節省布料的裁剪法。”徐蓉老神在在道。
    “這可是要做兩身衣裳!”
    古代布料寬幅比較窄,一般就兩尺左右,做一件男子長衫需要兩丈多布料,女子的上衣加裙子,少華覺得恐怕得要三四丈吧。當然,少華不懂裁剪,他也不知道具體要多少。隻是前會布店老板也問:四丈夠麽?恐怕有點緊促。
    徐蓉道:“夠了!你就到時候看吧。”
    鄉下人為了節省布料,平常裁剪衣服本就縮減了一些沒必要的浪費,比如裙子的褶皺。一般八褶、十二褶會比較好看。但鄉下人為了省布料,頂多六褶、四褶。注:褶皺一般左右對稱,左二、右二,就是四褶)
    徐蓉覺得四褶都多餘,兩褶足矣。若不是擔心別人說她太奇怪,她覺得直筒裙更省料。
    喜歡餘世蓉華請大家收藏:()餘世蓉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