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糧食
字數:4061 加入書籤
與縣令談完,兩人離開衙門。
縣令婉拒了拓跋於榮的提議,說要考慮考慮。其實就是不同意。
不過縣令建議拓跋於榮與災民私下協商,他們之間訂立契約。至於讓官府出麵為他統籌協商,那就免了。
門口,少華揶揄道:“你還想讓縣令為你做事,想得美!”
拓跋於榮沒有半點氣餒:“我是幫他做功績,他不要就算了!”
少華道:“你已經派人去拉運糧食,如今縣令不同意,怎麽辦?”
拓跋於榮像看白癡一樣瞅他一眼:“手裏有糧,要賣要送不都隨我?再說除了陽河縣,下去還有春陵縣、龍口縣。就算那邊沒有災情,原本我也打算在龍口縣設立個分號。”他的意思是,這批糧食可以作為分號第一批貨物。
少華揶揄道:“你原本不是想去武縣收糧的嗎?”
“那邊到底有沒有糧,鬼知道啊!”
“不知道你派那麽多馬車來?”
“這算多嗎?也就七八輛而已。”
這對拓跋於榮來說的確不算多,他們運糧車隊平常四五十輛,多的時候上百輛。
正說著,天空淅淅瀝瀝落下雨點,兩人趕忙跑回客棧。
“這天像是漏了!”
客棧老板站在門口,望天興歎。
拓跋於榮和少華抹了抹臉上身上的雨水。
客棧老板對拓跋於榮道:“客官,那些災民我們恐怕不能繼續收留!”
昨天災民來客棧討吃的,晚上他們沒有落腳處,拓跋於榮讓客棧老板給他們安排個棲身的地方。當然,不可能讓他們住進客棧房間,也就柴房、馬廄這類不會淋到雨的地方。
拓跋於榮問:“為何不能?”
“他們人太多了!看起來一時半會不會走。雖然說你替他們出錢,但是,我這沒有多餘的糧食,他們人太多,吃不了多久。”
“糧食不夠就去買嘛!”
“這種情況,誰家都不會賣糧。”
今年注定糧食大減產,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很明顯會出現糧食短缺。
“糧行也不賣嗎?”
“糧行會賣,但肯定會漲價。”
“不管他漲多少,你去買。他能賣多少,你就買多少。銀子我來出。”
客棧老板疑惑地望著拓跋於榮,他一個行路人,沒必要這麽做。
拓跋於榮道:“實話告訴你,我就是做糧食生意的。他漲我也漲,反正裏外裏不虧。”
客棧老板還是不太理解。
拓跋於榮喊來手下,叫他帶上銀子,跟客棧老板一塊去買糧,有多少買多少。
此時正在下雨,他們一時半會出不了門。
客棧老板問:“要是糧行能賣上百擔呢?”
一擔一百斤,上百擔就是上萬斤。目前糧行價格,一斤大米三十五文錢,即便不漲價,一萬斤就是三百五十兩銀子,那可不是筆小數目。
拓跋於榮笑道:“他能賣上百擔就好了!銀子不是問題。”
過了一會雨停了,他讓老板去買,能買多少買多少。
望著老板和手下出門,少華對拓跋於榮道:“你是想讓陽河縣缺糧啊!”
“我哪有那麽大本事。”拓跋於榮嘴角露出絲笑意。
“你把能買的糧食都買了,其他人不就缺糧了?”
“缺不了!官府還有官糧呢。再說各家各戶自己也有糧食。”
短期內是缺不了,但從長期看,缺糧是必然的。因為人要吃、要消耗。
拓跋於榮道:“嘿,別說,這裏的糧食還真便宜,磨好的精米隻要三十五文錢一斤。重陽縣是四十文。”
精米,精細研磨的米,區別於粗磨的糙米。不過以現代大米來說,它更接近於胚芽米,隻是去掉了米糠,並沒有磨到像現代精白米那樣的程度。
一百斤稻穀,出糙米率大概為70~80,精米60~70。換言之,精米的出米率低,所以價格高。
少華對糧食價格不是很敏感,因為徐家的大米都是買的稻穀自己磨。他們在本村買稻穀,十六到十七文錢一斤。
兩人正聊著,門口來了幾個人,看衣著,又是遭災的災民。
“掌櫃的,聽說你們這裏有施舍,能不能給口吃的?”
幾人中的老太婆豁出臉皮討要吃食,她身後的年輕人則是不好意思的轉過身去。
遭災的百姓,有些人家裏本來也殷實,但糧食被泡、或是被衝走,淪落到靠乞討。
“有吃的,不過現在還不到吃飯時候,你們到後院去等一等。”拓跋於榮示意他們進去。
此時客棧後院已經收容了五六十人,他們一個個坐在屋簷下、棚子底下,無所事事的聊天。
少華瞟了眼後院,有些擔心道:“這些災民魚龍混雜,會不會有人手腳不幹淨,偷客棧的東西?”
“不好說,不過我已經讓我的人看著。”
拓跋於榮此行帶了近二十名手下,派回去三個,還有十幾個。
半個時辰過後,客棧老板回來。
糧行以四十文錢一斤的價格,賣給他二百斤大米。
拓跋於榮一看才這麽點,問道:“糧行是沒有糧食?還是不肯賣?”
客棧老板愁眉苦臉:“算是沒有糧食,也算是不肯賣。”
“什麽意思?”
“就是不賣唄,說沒有那麽多。”
拓跋於榮想了想,對手下道:“你再去一趟,給他五十文錢一斤。實在不行,六十文也可以。問他還能再賣多少。”
兩百斤實在太少了,也就夠客棧裏所有人吃四五天。
手下得令,又去一趟。
客棧老板聽到五十文錢一斤,驚得瞪大眼珠:“天老爺啊,五十文!天價啊!”
“這算什麽天價。”拓跋於榮好心提醒:“有空你去告訴一下你的親戚朋友,讓他們把家裏的糧食守好,不要輕易出售。後麵糧食價格肯定會漲,到時候別搞得自己沒有糧食吃。”
古代農業社會,大多數人自給自足,既不買糧、也不賣糧。不過有些人家地多糧食多,會將富餘的糧食賣出去
客棧老板道:“放心吧,這光景,誰會賣啊!”
誰人也不是傻子,缺糧就在眼前。從外地調來的糧食可能會賣,他們本地糧食,大家都會惜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