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回家

字數:4273   加入書籤

A+A-


    客棧後院最後留下五家人,包括跟王鐵頭打架的那家,大大小小攏共有二十四人。
    拓跋於榮還以為會有很多,結果就這麽點人。
    王鐵頭見被自己踢傷的那個也留下,跑去跟拓跋於榮說。
    “那孟家兩兄弟,留下怕是想訛錢!”
    拓跋於榮瞟他一眼:“他訛了嗎?”
    “現在還沒說,不過我感覺他留下就是想訛錢。”
    客棧老板道:“他們是真的沒去處。剛才我記錄姓名時問過,他們跟另外一家姓孟的是親戚。這兄弟倆父母早亡,無依無靠,唯一能投靠的親戚現在也在這。”
    留下的五家人:李家六口人,就是想賣大孫女的那家;王家四口人;趙家六口人。有兩家姓孟的,一家爺爺奶奶、父母兄弟都在;另一個孟家,就是打架這兄弟倆的孟家。大哥孟安二十歲,弟弟孟平十四歲。
    十多年前,這孟家兄弟的父母去山裏找木材,結果遇到野狼,母親當場被咬死,父親與野狼搏鬥,後來失血過多也死了。當年哥哥孟安才七歲,帶著繈褓中的弟弟,若不是親戚照顧,兄弟倆恐怕活不到現在。
    這些天,客棧老板也會跟後院的人聊天,多少了解一些情況。
    王鐵頭道:“看吧,這種人一定會賴上我們。”
    拓跋於榮斜了他一眼,心道:要比賴,誰能賴過你呀!
    他道:“留下來看吧,他們是真的有難處。”
    之前後院有一百多號災民,官府“放銀”吸引走一批,王鐵頭驅趕又走了一批,最後留下想要幹活換口吃的,他們是真的沒辦法、沒去處。
    這種絕境之人,說實話,拓跋於榮就喜歡這樣的。
    他交代了一下杜掌櫃接下來要做什麽,然後與少華商量,問他打算何時回岩腳村?順便將那祖孫倆帶過去。
    說到回岩腳村,少華巴不得立即就走,他真不明白自己來這一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
    拓跋於榮玩笑道:“為了安慰你母親。”
    之前拓跋於榮不太了解流放邵州的人,官府是如何管理的。聽了王鐵頭的講述,他發現邵州管理流放犯簡直是形同虛設。
    盡管如此,不過對少華來說,他還是有必要在武縣出現。因為他跟其他流放犯不一樣,朝中有眼睛盯著。
    兩人商量了一下:少華明日啟程回岩腳村,拓跋於榮留在陽河縣,等待糧車到達。他估摸等糧車到了,前方災情應該已經平穩。到時候,等他返回岩腳村時,告訴少華情況。總之,少華始終是要去武縣的,隻不過目前路不通。與其在這裏等著,不如回岩腳村,等再過上一兩個月,應該可以前往了。
    拓跋於榮看少華思家心切,想想還是讓他回去吧,在這裏也隻是陪著自己,無所事事。
    第二日,少華駕車離開。
    望著馬車遠去,王鐵頭問:“他這是要去哪兒?”
    “去信州。”
    王鐵頭羨慕能回到富庶的地方,說道:“以後有這種差事可以派我去。”
    拓跋於榮瞅他一眼:“他是回家,你是去幹嘛?”
    王鐵頭嚅了嚅嘴,尷尬的接了句:“好吧。”
    拓跋於榮問:“你有沒有覺得他有點眼熟?”
    王鐵頭眨眨眼,有些莫名:“什麽意思?”
    “沒什麽。”
    拓跋於榮隻是試問一下,曾經在京城朝廷待過的人,認不認得宰相府四公子?
    ……
    岩腳村。七月二十三日。
    昨天村子旁的河裏發洪水,本來可能會淹沒部分稻田,不過有徐家這條人工河分流,村裏稻田整體無恙。
    不過下遊有些低窪的地方就慘了,稻田成片被淹,第二天水都沒有完全退去。
    少華在路上走了七天,今天下午抵達重陽縣。他歸心似箭,沒有在縣城停留,繼續往岩腳村方向走。這一路過來,看到不少稻田裏滿是黃泥,一看就是被洪水淹過。
    走著走著,遇到段泥濘路,他們下車牽馬前行。因為這樣的路,車輪很容易陷進去。
    “少華,你們家還有多遠?”曹婆與少華相處多日,一開始她稱呼少華“爺”,少華讓她不要這麽喊,叫他“少華”就行。在岩腳村這麽多年,他已經習慣了別人這麽喊。
    “大概還有二十裏。”
    他們從陽河縣過來,一路上沒少遇到這樣水淹泥濘的地方。原本可以五日到達的路程,硬是走了七日。
    馬車上,四歲小孩盤著小腿、抓著欄杆,一聲不吭。他好餓,但又不敢說,因為說了也沒有吃的。
    “小寶,不遠了,還有二十裏我們就到了。”
    曹婆看出孫子可能有些餓,因為她也餓。他們早晨出發時吃了頓飯,現在太陽已經開始落山了還沒吃。
    “嗯。”曹小寶乖巧地點了點頭。
    走過泥濘路段,又可以繼續駕車,於是兩人上車,駕馬前行。
    ……
    岩腳村家中,別人都在吃飯,徐蓉等著小五給她炒辣椒。
    身為孕婦的徐蓉,最近口味有些重,特別想吃酸的、辣的、酸辣的。
    古代酸味食材主要是青梅和醋,徐蓉已經買到一些梅子醋,她打算用炒青椒加梅子醋來下飯。不得不說,她這吃法很怪。
    實際上,徐蓉想吃的是酸菜魚,可是這裏沒有那種煮魚的酸菜,何況也沒有魚。
    小五炒好一碗剁青椒。徐蓉用碗舀出一些,往裏麵加了一些梅子醋,攪拌攪拌,嚐了一口。哇!又酸又辣,真解饞。
    別人看她這麽吃很不理解,不過想想,又有些理解。有些孕婦吃的那叫一個奇怪,有的喜歡吃豬油,有的喜歡吃鍋底灰,真是千奇百怪。
    正吃著,徐蓉聽到外麵有人驚訝的聲音。
    “少華,你怎麽回來了?”
    “你吃飯了沒有?”
    少華一身泥濘,牽著馬車,終於到家了!
    “公子呢?就你一個人回來嗎?”
    屋外鄒長青、鄒子義知道少華為何去邵州,但現在就他一個人回來,不免驚訝,疑問重重。
    “邵州春陵縣、回龍縣發生洪災泥石流,我們被困在陽河。拓跋於榮派人去江州調糧,他在陽河縣城等著糧食到。我沒法繼續往前,所以暫時先回來。”
    少華簡單回答眾人的疑問。
    聽到是這樣,鄒子義、鄒長青就放心了!他們還以為公子是不是發生了什麽意外。
    “她是誰?”
    有人問站在馬車旁的婦人。
    “她姓曹,”少華介紹:“她是陽河縣人,她們家那裏發生泥石流,房屋被掩埋,就她和孫子躲過一劫。她無處安身,我將她帶來我們家幹活。”
    此時車廂裏的曹小寶試圖下車,曹婆將他抱了下來。
    “少華!”
    徐蓉聽到動靜已經從屋裏走出來,看到滿身泥濘、風塵仆仆的丈夫,說不出的驚訝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