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轉眼清明
字數:5866 加入書籤
四月四日,清明節。劉氏和徐玉福、徐玉文回岩腳村掃墓。
這麽長時間了,徐蓉第一次見徐玉文回來。
想當年當然,也沒有多久,也就前年),徐玉文去城裏讀書,那時候他八歲,今年十歲。
八歲到十歲的小孩長得很快。徐玉文抽條,長成個亭亭玉立的小少年,一身書卷氣,有幾分儒雅。
少華昨天就從邵州回來了,今日掃墓,徐家五口全部到齊。
當然,嚴格來講,徐家還多了小橙子、小紅和她兩個孩子。小紅因為帶孩子不方便,劉氏讓她留在家裏,不必來。
一家五口掃墓。少華將墓地周圍的雜草鏟除幹淨,五人給墳頭培上新土,然後在墳前跪拜。
跪拜完起身,劉氏道:“玉蓉啊,你爹的墳,是不是重新再修一下?現在你也有錢了,應該沒問題吧。”
徐蓉點頭:“可以,沒問題。”
徐二叔的墳就是個土堆,劉氏的意思是,將墳修得再豪華一點,砌上石欄,換一個更高更大的墓碑。
徐玉文道:“姐,這些事情,你在家應該能想得到。”
他言下之意是:徐蓉沒有主動想過給父親修墳,非要等到讓娘提醒。
徐蓉道:“我在家怎麽了?我在家也很忙的好不好!”
徐玉文道:“你吩咐一聲下人,他們自然會做,與你忙不忙又有何關係。”
“當然有關係了,下人比我更忙。”
徐蓉瞅了眼二弟,自己都不回來上墳,還好意思說別人。至於徐蓉沒有想過修墳,主要是因為徐二叔墓地每年兩次祭拜,墳頭一直維護得很好,又沒塌又沒倒,她覺得沒必要。
幾人下山,已經過了吃午飯的時間,其他人早已吃完,不過廚房給他們留了飯菜。
徐玉文道:“姐,你們家吃飯,下人都不等主子的嗎?給主人留點殘羹剩飯,這叫什麽事啊!”
“我們家吃飯的規矩就這樣,過時不候。”
這的確是徐蓉定的規矩,不過廚房給他們留的是剛炒好就舀出來的飯菜,不是別人吃剩的。
徐玉文有點嫌棄,不過他也看出來這不是剩菜,有些怏怏不樂的吃完。
劉氏對徐蓉道:“下個月,五月初二,大雙小雙滿百日,到時候我們家會辦個‘百日宴’。你記好日子,到時候來啊!”
徐蓉道:“我過幾天要去京城,五月初二恐怕回不來。”
“你要去京城?”劉氏意外。
“是,少華父母想看一看小橙子。昨天少華特意從邵州回來,過幾日,我們一起去京城。”
少華終於還是決定陪徐蓉回家。盡管可能會被人認出來,但是,說實話,他自己也想回家看看。
劉氏知道少華是“逃犯”,她滿心擔憂的望著他們夫妻倆:“能不去還是別去吧!萬一……”
徐蓉道:“我已經想好了如何幫少華偽裝,沒事的,放心吧。”
人靠衣裳馬靠鞍,曬黑一點,留起胡須,一身農民打扮,戴個草帽,徐蓉覺得這樣應該可以了吧。如果還是被認出來,隻要你死不承認,裝傻到底,對方有何證據?如果還是不行,那就跑快一點。
“哎呀!”劉氏滿心擔憂:“不一定非要去京城,他娘不是能來重陽看嘛!”
之前少華母親就來過兩回,劉氏覺得她能來兩次,就能來第三次。
徐蓉道:“少華父母年紀大了,出趟遠門不容易,何況少華父親不能離開京城。”
“為何不能離開?”
“他要上班啊!”
“上班?”劉氏沒聽懂。
“上班”這個詞在徐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劉氏不在家裏,不知道他們將“上工”叫做“上班”。
“你忘了他父親是做官的?每天都要去衙門點卯上班。”
“哦!”劉氏恍然大悟。
少華父親是要點卯,不過他不是上班,而是上朝。
徐玉文有些好奇地問:“姐夫父親是什麽官?”
“六品校尉。”
“武官啊!”徐玉文有點失望,不過能有品階已經很厲害了,他們莘莘學子,苦學多年,別說官階,連個功名都不一定考得上。
功名與官階是不一樣的。你能考上秀才、舉人、進士,但不一定能當官。而當官的人,基本都是有功名的。
說“基本”,是因為還有一些貴族子弟,無須參加科舉,皇上直接授予官職。
比如以前少華進羽林軍。他沒有參加過科舉,因為出身門第,直接授予羽林軍中郎將職位,正五品。
徐玉文帶點討好的語氣道:“姐,能不能帶我一塊上京?我想去見見世麵。”
徐蓉還未開口,劉氏拍了兒子一下:“好好讀你的書!要見世麵等以後再說。”
劉氏和徐玉福知道少華是“逃犯”,不過徐玉文不知道。劉氏告訴他說,少華是與家裏不和,自己離家出走跑到這裏,半路快餓死,被大伯家收留。
徐玉文很想去京城,但他也知道宋家私塾管得嚴,要是離開那麽長時間,再回私塾,可能人家就不收了。
他有些遺憾的怏怏不快。
劉氏對徐蓉道:“你真想好了,要去京城?”
徐蓉點頭:“想好了。”
劉氏踟躕的望著徐蓉,想了想道:“要是出了什麽意外,怎麽辦?”
徐蓉道:“我已經交代過了,這裏穆喆做主。”
“穆喆?”劉氏不知道這是什麽人。
徐蓉道:“他是榮公子的人,這裏半數資產都是榮公子投資的,由他做主很合理。”
之前穆青來岩腳村時說過,穆喆是他們要培養的人,讓徐蓉大膽用他,多給他些鍛煉機會,別讓他閑著。
當時穆喆聽了直跳腳:為什麽你在這裏的時候能閑著,我來了就不讓我閑?
穆青道:我哪裏閑了,你沒看到我現在很忙嗎?
穆青的確很忙,東奔西跑。他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任務。之前穆青在岩腳村,處於沒有任務的狀態,所以很閑。但是後來去李國,之後又是扶持江雲鵬,他一下子就忙起來。
徐玉福道:“姐,我看家裏現在好多都是陌生麵孔,鄒子義和鄒長青他們呢?”
“他們已經走了。走了好幾個月了。”
“他們為何要走?”
“你忘了一開始說好的,他們在這裏學習造紙,學成後離開,換下一批人。”
“哦”徐玉福想起來,是這麽說的。
劉氏道:“你現在有銀子了,可以雇一些穩定長期的,幹嘛要這麽換人?”
她覺得老是換人、帶新人不好。
徐蓉道:“當初就是這麽約定,否則也不會有這座紙坊。”
徐家紙坊的開端,就是源於與拓跋於榮的“帶學徒”合作。
劉氏道:“對了,我看你這的女工,比我上次來的時候多了不少。”
女工都是織布坊的。岩腳村與徐家關係好的人家,女人基本都進了織布坊。
徐蓉道:“我們在完成一批訂單,需要人手,所以增加了不少。”
說到這,徐蓉突然想起,劉氏一直說“你現在有錢了”,可她的毛巾才發出去第一批貨,貨款都還沒收到,劉氏怎麽知道她有錢了?
徐蓉問:“娘,你今天老說我有錢了,我的錢在哪兒,我怎麽不知道?”
劉氏想說又不想說,嚅了嚅嘴道:“段安平都賺了一萬多兩銀子,你應該也不少吧!”
她指的是賣辣椒。
徐蓉道:“我還真沒有多少。”
“怎麽可能,你不必瞞我。我又不會要你的銀子。”
“我真沒有。沒瞞你。”
徐蓉給段安平的價格是五百文錢一斤。段安平一開始賣一兩銀子一斤,利潤五百文,不過後來他逐步讓利打折,實際上也沒有五百文錢的利潤,這才有了後麵幾萬斤的銷量。
至於徐蓉這裏的批發價,表麵上看起來有四百文的利潤,但是,她與拓跋於榮的分成是三七分。拓跋於榮七、她三。
所以,他們三個:賺得最多的是段安平,其次拓跋於榮,最少的是徐蓉。
當然,雖然最少,但也有幾千兩。
劉氏道:“月靈和你都是我的女兒!你倆無論誰賺錢,我都開心。隻是讓段安平……唉!”
劉氏覺得段安平做的不地道,但是公允的講,他做的其實也沒問題。
無論辣椒、還是辣子雞配方,哪個也不是楊月靈獨家自創。
之前楊月靈想找徐蓉的麻煩,被劉氏勸下。百味樓的生意又不是不好,隻不過利潤沒有以前高而已。同樣能賺錢,何必呢!
楊月靈有沒有咽下這口氣不知道,不過劉氏提醒了她一件事,讓楊月靈有所忌憚——那就是甜香。
百味樓、姚通、縣令,甚至重陽縣的其他富商關係,都是甜香介紹給她的。
目前甜香是不在重陽縣,但要是她回來了呢?甜香可是玉蓉的結拜姐姐。
不得不說,劉氏這次真的起到了關鍵作用,讓徐蓉少一個麻煩,同時,她也是在幫楊月靈。
因為,如果楊月靈真的來鬧,把徐蓉惹毛了,她指不定會如何打擊報複。到時候,楊月靈的百味樓可能都開不下去。
有的人在賺了錢之後,有點不知天高地厚,忘了當初來時路是如何走的。
沒有徐蓉教楊月靈那些東西,她到現在都還在賣韭菜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