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說客

字數:3522   加入書籤

A+A-


    “如此一來荊州必然大亂,丞相便可在此之時起大軍南下,或可收服荊州全境,即使不能竟全功,也能占領南郡,威逼荊南。
    縱使令孫權小兒占領荊州,也比劉備占領荊州要好的多,這便是驅孫吞劉之計。”
    劉曄的計策很明確,首先,自己不能陷入兩線作戰或者多線作戰的情況下了。
    其次,這次不管花費多大的代價都要先將劉備搞定再說,這個天下除了劉備之外,其他的什麽孫權、劉璋、公孫氏,這些都是渣渣。
    隻要能把劉備先搞定就行,沒有了這個最大的威脅,其他的就可以徐徐圖之了。
    陳群讚道:“此計甚妙,不僅僅是孫權,我等還可遣使往劉璋、士燮等處,四路大軍圍攻劉備,四麵皆敵,劉備焉能不敗?”
    荀攸亦建言道:“應趕緊將合肥的戰事叫停,以防雙方傷亡過大,殺紅了眼的話,再想說和就有些不太容易了。”
    荀彧則是表示糧草的事情不用擔心,今年又是一個豐收之年,再加上屯田的稅抽的中,所以糧草絕對供得上。
    隻有賈詡這個老狐狸見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已經將全部事情都敲定,當下也就默不作聲,不發一言了。
    曹操見眾謀士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隨即也允了這個計策,當下選派說客分別往三方而去。
    而三方最重要的當然是江東的孫權,因為他和劉備的利益衝突最嚴重,地盤也是全麵接壤,更有長江橫亙貫穿,出兵較之劉璋和士燮更容易。
    同時,作為擊敗過他曹操的諸侯,江東軍的戰鬥力——起碼水軍的戰鬥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所以出使江東的說客一定要精心挑選,到底挑選誰才合適呢?
    曹操想著想著,腦海裏突然冒出來一個人來,這人姓蔣名幹字子翼,是九江人,當初在赤壁之戰曾經向曹操獻計鐵索連環的。
    本來想因此立下大功獲得封賞的,卻沒想到此計一出,便得到大多數謀士的反對。
    但曹操卻力排眾議地用了此計,結果卻是顯而易見的,一船著火,全船遭殃。
    曹操哪裏好意思承認是自己用錯了蔣幹的計策才導致赤壁之戰的失敗,但蔣幹在這之後卻再也沒有啟用過。
    然而,這個時候,曹操又想起了蔣幹來,蔣幹的才幹和口才那都是沒法說,一個是中庸到不能再中庸。
    另一個就厲害了,史書記載:有儀容,以才辯見稱,獨步江、淮之間,莫與為對。要不然曹操也不會那麽力排眾議用了他的計策不是?
    現在派遣去遊說,還有誰比蔣幹更適合的?
    當下拍板,就是他了,當下令人去尋蔣幹,使之出使江東,言說利害,叫雙方停戰,夾擊劉備。
    而劉璋與士燮處便令謀士們隨便安排個人去吧,這兩方說實在的,曹操對於他們並不是很看好,主要的目標還是放在孫權方麵。
    外援既然已經確定,下麵就該派遣自己的增援部隊了,畢竟無論什麽事情都不能全部依賴於外部。
    思來想去,曹操還是決定派出於禁作為統兵大將,率三萬精兵南下收複襄陽周圍各個縣城,輔助曹仁防守襄陽。
    若孫權的偷襲順利,那於禁在前,自己則率大軍在後,便可一舉而下荊州。
    如果孫權沒有得手,那於禁率領的三萬精兵也可以完全應付在襄陽的戰事了。
    調派已定,曹操忍不住又揉了揉腦袋,自己憂心的事情夠多了,而最憂心的竟然還是劉玄德。
    他忍不住打開輿圖看了一下,眼下涼州“已定”,如果這次能一舉蕩平劉備的話,那就要拿下漢中這塊戰略要地,然後侵吞益州之地。
    而後再一舉伐吳,如此,天下可定,這次他再也不會那麽著急了,隻想著畢其功於一役。
    應該穩紮穩打,徐徐圖之,步步為營,將占領的每一塊土地都變成真正的領土之後再圖謀下一塊土地。
    如果自己不能蕩平亂世,那就給自己的子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將這份千古偉業讓自己的子孫來實現也行!
    他忍不住攬鏡自視,隻見兩鬢斑白,眉須染霜,臉上也是皺紋縱橫,再也不複當年的模樣了。
    遙想當年,擔任洛陽北部尉的時候,蹇碩的叔父犯禁,自己不畏強權,直接用五色棒將之處死,而後名聲大震。
    大破黃巾,刺殺董卓,陳留起兵,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
    隻是現在的曹操已經是垂垂老矣了。
    曹操忍不住輕輕一歎,自己今年也已經五十有五,也到了快死的時候了,是不是該確立一下世子,然後再讓自己女婿皇帝給自己先封個公?
    再封個王?再賜下封地?封地曹操都想好了,就要鄴城周邊的河東郡、河內郡、魏郡、趙國、中山國、常山國、钜鹿郡、安平國、甘陵郡和平原郡。
    這十個郡國可都是產糧的大省,經濟非常繁榮,是大漢的經濟中心。
    當年的袁紹就是占據了這些地方,才能在諸多諸侯之中脫穎而出,力壓群雄,占據第一的排名。
    隻是世子應該選誰才好呢?序齒的話,曹丕是長子,但他沒有曹彰的勇武,沒有曹植的文采,還霸占了自己當時曾看上的美人兒甄宓。
    如果沒有宛城那一炮的話,曹昂是最合適的,既是長子,才幹和能力也讓曹操很滿意。
    隻是那一夜過後,這個最滿意的兒子連帶著大將典韋、侄子安民、以及自己的坐騎絕影全都離自己而去了。
    他隻能從剩下的兄弟中挑選,隻是到底挑選誰他現在還沒有一個定數,相對來說的話,他好像更喜歡曹植一些。
    畢竟他的才華橫溢,每每都能作出辭藻華麗的文章讓自己都為之歎服。
    所以到底立誰為世子?曹操犯了難,在解決完此事之後,將手下的重臣一一召見垂問。
    手下的重臣分為兩派,一部分是支持曹丕的,另一部分是支持曹植的,還有很少的一部分是支持曹彰甚至是曹熊的。
    然而,這些答案令自己非常不滿意的同時,曹操就更加的舉棋不定了。
    喜歡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請大家收藏:()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