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連下

字數:3831   加入書籤

A+A-


    泠苞窺破到了陰謀的時候便沒想到能逃回性命,隻想著能夠將自己分析出來的陰謀說出去。
    如果有一二熱血的士卒能衝殺出去的話,將這個陰謀告知劉璋的話,或許可能挽回益州的敗落。
    隻是有人能逃出去說給劉璋聽又能如何呢?
    現在的劉璋被劉備和蠻族的勢力四麵夾擊,又能逃到哪裏去呢?
    徐庶微微一歎,劉焉,當初就是他在黃巾起義平定之後上書漢帝在天下各州實行州牧製,並給自己選擇了一個風水寶地——益州。
    想憑借益州的地利達到割據一方的目的,難道他當時心裏就沒有什麽野心?
    這話說出去騙鬼還可以,反正徐庶是不信的,也就是州牧製度的施行,才造成了大漢後來諸侯紛爭的局麵。
    可是他劉焉估計也沒想到,正是因為益州的地理原因,才會造成現在劉璋陷入四麵楚歌的風險吧!
    除了投降或死亡,他沒有第三條出路,想要投奔除劉備外的其他諸侯他都做不到。
    賨人瘋狂搶奪著兩位將軍的屍身,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都是獎賞,都是功勞,都是日後可以賴以生存的土地。
    而益州投降的士卒們也開始暗思泠苞臨終前所說的那些話的真實性。
    但卻沒有一個想要冒死殺出將信息傳遞給劉璋的,即使殺出去傳遞給劉璋又能如何呢?他信不信呢?
    即使相信了一個底層士卒的話,那這話有沒有功勞呢?這份功勞又能不能落到自己頭上呢?
    可是劉皇叔就不一樣了,聽說對底層士卒特別的優待,當初到了蕸萌關的時候,曾經拒絕了劉璋派遣的士卒。
    但卻沒有推辭劉璋鬆的金帛,這些金帛他沒有自己留用,而是都賞給了麾下的士卒和百姓。
    這才是他們這些底層士卒想要跟隨的主公啊!
    尤其是現在他們投降的對象不再是賨人這等蠻夷,而是劉備!
    圍殺劉璝、冷苞二人之後,大軍不作遲疑,徑直往涪縣攻來,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地便拿下了涪縣縣城。
    主將都沒了,城還守個屁!大家該降的降,該逃的逃吧!
    進入涪縣之後,徐庶勒令賨人大軍秋毫無犯,隨即將府庫打開,犒賞三軍,並且將多餘的物資賞賜給了俘兵和城中的百姓。
    闔城歡慶!百姓都感歎這些賨人原來這麽好,之前自己對他們的看法確實是有失偏頗了。
    而知道內情的俘兵更是歡喜,看來,泠苞將軍說的果然沒有錯,這果然是劉皇叔領導的軍隊。
    隻有劉皇叔麾下的軍隊才能給他們賞賜,才能如此大方,如果是劉璋,嘿!你還想要賞賜,賞賜你一鞭子還差不多!
    拿下涪縣之後,徐庶如法炮製,令益州的俘兵們“敗退”回綿竹作為內應,隨即裏應外合,輕而易舉地拿下了綿竹。
    拿下綿竹之後,自然又是一番犒賞,士卒和俘兵們各個歡欣鼓舞,也沒有再埋怨那些充當內應,偷開城門的士卒了。
    跟著這樣的主公混,那才吃喝不用問!
    在綿竹被攻克之後,戍守在雒縣的孟達便得到了消息,在第一時間派遣心腹中人往綿竹與徐庶取得了聯係。
    於是,在攻下綿竹沒幾天,還沒來得及休整的賨人大軍就這樣大搖大擺地占據了城門打開的雒縣!
    益州大驚!劉璋大驚!一眾文武大驚!世家們大驚!
    他如同一個熱鍋上的螞蟻,不斷地在殿上來回踱步!
    之前張鬆不是說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嗎?
    自己不還以世家的部曲和私兵組建了一支大軍嗎?為什麽這麽不頂用?
    蠻夷現在怎麽都這般厲害了?數萬大軍都沒抵擋的住,被賨人連下三城?開掛了吧?
    這說出去怎麽就如同天方夜譚一般呢?
    是孟子度太過無能還是世家的部曲和私兵太過無用?
    “張子喬何在?”劉璋問道,這個時候他隻能選擇相信張鬆了,這是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稟主公,張別駕往城頭上去了,說是看看叛軍的兵威兵勢如何,也好為主公分憂。”
    “子喬真乃賢臣也!真乃賢臣啊!”
    這個時候他竟然沒有像眼前的這一眾文武這般惶惶不可終日,卻無論如何都提不出一條有用的建議和計策。
    而是親自登上城頭看清叛軍的兵威和兵勢,打算為自己分憂,這不是忠臣賢臣是什麽?
    還好有你!
    劉璋急忙吩咐左右:“等到張別駕回來之後,立即將其請到自己麵前來。”
    可是張鬆卻一直沒有回來,等到成都的城門被賨人“打破”的那一天,張鬆都沒有回來……
    “這一家,讓某看一看,這是劉循的府宅,劉循是劉璋的兒子,抄了他,如有抵抗,就地格殺,財寶你們分了,然後將那些不抵抗地收攏好,以後還有大用!”
    “這一家是叫狐篤的,我瞅瞅,名單上沒有,略過!”
    “這一家是……”
    “這一家……”
    在成都被攻破的那個夜晚,幾乎每時每刻都有這樣的戲份上演。
    張鬆、孟達和徐庶以及身後跟著的王平看著眼前的一切,滿意地點了點頭。
    “真不用送‘主公’最後一程了嗎?”
    “還是算了,讓他做個糊塗鬼吧,省的到時候陰魂找酆都大帝狀告我等,畢竟,現在我等還是他心目中的忠臣,如果真要讓他知道了真相,
    唉!某還是有些心有不忍,子度想去就去吧,某就算了!”
    “哈哈,子喬莫要如此,某也算了。”
    “能為主公解決這一麻煩事,兩位可謂是居功至偉,益州之戰,兩位可稱首功。”
    孟達急忙擺了擺手:“都是子喬從中籌劃,我和孝直隻是從旁配合,首功的話我可不敢和子喬和孝直搶。”
    張鬆也是笑了:“即使沒有我等,成都也會被攻下,有孔明先生在,主公何愁大事不成!”
    徐庶哈哈一笑:“孔明確實是少有的賢才,隻是子喬如此說就太過自謙了。”
    張鬆搖了搖頭,沒有在說話,自己可是看過竹簡的,和兩個沒看過竹簡的爭什麽?沒意思!
    喜歡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請大家收藏:()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