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校場驚雷驗利鈍 君臣聚議拓新途
字數:5663 加入書籤
禁苑之內,一處僻靜的射圃早已清場。此處原是供皇子宗室們習練弓馬之所,此刻卻多了幾分肅殺之氣。
射圃一端,立著數個厚實的草人靶子,靶子之後,更是用沙袋壘起了半人高的防護牆。
全德民領著幾名軍器監的匠役,正小心翼翼地將那杆“突火槍”架在一個臨時搭建的木架之上,又在一旁擺好了火藥、子窠、火媒等物。他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不時地擦拭著,眼神中滿是忐忑。
不多時,趙桓在張望的陪同下,換上了一身緊袖的赭黃色箭衣,顯得英武不凡,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呂頤浩、鐵牛、楚材、沈括四人則恭敬地侍立在射圃邊緣,神情各異,既有好奇,亦有幾分緊張。他們也是剛剛奉召前來,官家竟要親自試射這傳說中的“突火槍”,著實讓他們始料未及。
“都準備妥當了?”趙桓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全德民身上。
“回……回官家,皆已備妥。”全德民聲音有些發顫,“隻是……官家,此物確有幾分凶險,不若還是由軍器監的熟手來施放?”
“不必多言。”趙桓擺了擺手,徑直走到那突火槍前,俯身細細察看。他前世雖未摸過真槍,但各種影視劇和軍事科普可沒少看。這突火槍的原理,無非就是簡易版的火藥動力投射器。
“呂卿,還有三位師傅,你們也近前來一同觀瞧。”趙桓招呼道。
呂頤浩等人連忙上前,與趙桓一同圍著那竹筒火器端詳。
趙桓指著那火門道:“朕觀此火門,不過一尋常小孔,點火之時,火星怕是不易引入。且點火之人,需近在咫尺,若有意外,極易受傷。”
楚材聞言,上前一步,仔細看了看,沉吟道:“官家聖見。若能將此火門擴大,或製成藥碗之狀,再以緩燃之火繩引燃,或可稍增安全,亦能確保點火之迅捷。”
“嗯,此法可行。”趙桓點點頭,“再看這槍管,乃是竹製。鐵師傅,以你之見,這竹管可堪火藥之力?”
鐵牛上前,用手敲了敲那竹管,又掂了掂分量,道:“官家,此竹管想來是選用數年生的老楠竹,又經火烤桐油浸泡,其堅韌已非尋常竹木可比。但若內填火藥過猛,或竹節之處偶有微瑕,炸膛之險,亦不可不防。依小人之見,若要穩妥,還需在竹管之外,再用熟鐵鍛打的鐵箍加固數道,方能稍安。”
“鐵箍加固,確是個法子。”趙桓頷首,“但終非長久之計。朕還是期盼你那合金鑄管能早日功成。”
他又看向那包“子窠”:“此等碎石爛鐵,毫無規製,出膛之後,怕是如天女散花一般,難言準頭。若要傷敵,需得在極近的距離,才能奏效。”
“官家所言極是。”呂頤浩在一旁道,“臣聽聞軍中將士,對此物多有微詞,言其‘聲勢大於實效,驚馬甚於傷人’。”
“哈哈哈,驚馬甚於傷人,倒也貼切。”趙桓不禁失笑,“不過,若能改進,使其既能傷人,又能驚馬,豈非更妙?”
他示意一名軍器監的匠役:“你且依尋常之法,裝填火藥與子窠,讓朕看看這施放的流程。”
那匠役應了一聲,戰戰兢兢地上前,先用一個小木勺,從藥包中舀了約莫二三兩的黑色火藥,小心地從竹筒前端倒入,又用一根帶木塞的長杆將其搗實。接著,又抓了一把碎石鐵片,塞入槍膛,再次搗實。
整個過程,看得趙桓眉頭直皺。這裝填速度,當真是慢得可以。一發裝填完畢,怕是敵軍的馬刀都已砍到麵前了。
“官家,裝填完畢。”匠役退後一步,聲音有些發緊。
“點火。”趙桓平靜道。
另一名匠役手持一根點燃的火媒,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湊近那小小的火門。
“轟!”
一聲沉悶中帶著幾分爆裂的巨響驟然炸開!
一股濃烈的黑煙伴隨著刺鼻的硫磺味瞬間彌漫開來,竹筒前端更是噴出了一股近一尺長的橘紅色火焰!
緊接著,便是一陣“劈裏啪啦”的聲響,那些碎石鐵片如同被狂風卷起的沙礫一般,胡亂地噴射而出,打在遠處的草人靶子上,發出沉悶的噗噗聲。有幾片甚至飛濺到了旁邊的沙袋牆上,激起幾點塵土。
待煙霧稍散,眾人定睛看去,那五十步開外的草人靶子,身上零零星星地嵌著幾塊碎鐵片和小石子,大部分都隻是淺淺地嵌入了草料之中,隻有少數幾塊略微深入了一些。靶子本身,卻是完好無損。
“這……這便是突火槍的威力?”趙桓看著那靶子,眉頭皺得更緊了。
呂頤浩等人也是麵麵相覷。這威力,確實……有些差強人意。
“官家,此物主要還是靠那瞬間的火焰與巨響,震懾敵軍戰馬,打亂其陣型。”全德民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解釋道。
“震懾戰馬……”趙桓搖了搖頭,“朕要的,是能開山裂石,洞穿甲胄的利器!而非僅僅是驚嚇牲畜的爆竹!”
他心中暗道,這威力,怕是連後世的土製獵槍都不如。這火藥的能量轉換效率太低了,大部分都變成了光和熱,真正用於推動彈丸的動能,少得可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鐵師傅,楚材,沈括,你們都看到了。”趙桓轉向三位匠師,“此物有何可取之處,又有何致命之弊,想必爾等心中已有數。”
鐵牛沉聲道:“官家,此槍管身材質乃最大之弊。竹管不堪重負,故火藥不敢多填,威力自然不顯。若能換上小人正在試製的精鐵合金管,必能承受更猛火藥,威力定當倍增!”
楚材接著道:“官家,此槍裝填繁瑣,點火亦不便。若能如官家所言,製成轉輪或多管之式,再輔以更可靠的擊發機括,則射速與實用性必能大大提升。小人鬥膽,前日官家所提西域轉輪燈之機巧,小人已有幾分心得,或可用於此火器之上,製成一種能預裝數發彈藥,轉動擊發的裝置!”
“轉輪擊發?”趙桓眼神一亮,“此法若成,善莫大焉!朕曾在一卷海外奇聞錄中見過類似描述,稱之為‘左輪’之器,其精巧迅捷,令人歎為觀止。你且放手去做,若有所需,格致院無不應允!”
沈括雖然主攻光學,但此刻也忍不住開口道:“官家,方才那突火槍噴射子窠,雜亂無章。小人以為,若能將子窠製成大小如一的圓球之狀,或可使其出膛之後更為穩定,射程與準度亦能有所提升。再者,那槍管之內壁若能設法使其更為光滑,減少阻滯,亦能增其威力。”
“好!說得好!”趙桓連連點頭,看向呂頤浩,“呂卿,你都聽到了?這便是集思廣益之效!格致院日後當多設此等議事之機,讓諸位匠師暢所欲言,相互啟發!”
呂頤浩躬身道:“臣遵旨。臣亦以為,官家方才親身體驗,勝過我等紙上空談百倍。隻是……官家龍體金貴,此等凶險之事……”
就在此時,射圃之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和內侍的通傳聲:“啟稟官家!宰執李相公、樞密使吳相公聞聽官家親試火器,特此前來……”
話音未落,便見李綱和吳敏二人已是麵帶焦急之色,快步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戶部尚書蔡懋和禦史中丞許翰,顯然是一同聞訊趕來。
“臣等參見官家!”四人見到趙桓安然無恙,這才略鬆一口氣,但神色依舊緊張。
“官家!您……您怎能親自試射此等凶險之物!”李綱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幾分後怕和責備,“軍國大事,皆係於陛下一身,萬一有所閃失,則我大宋江山社稷何以為繼!”
吳敏也急道:“官家,火器威力莫測,古來便有炸膛傷人之事。縱要查驗,亦當由軍中勇士或格致院匠人代勞,您萬不可再親身犯險!”
蔡懋和許翰也紛紛出言勸諫,言辭懇切。
趙桓看著這幾位一臉擔憂的肱骨之臣,心中湧過一陣暖流,卻也有些無奈。
“諸卿美意,朕心領了。”趙桓抬手示意他們不必多禮,“朕不過是想親身體驗一番這‘突火槍’的實情,方能知其利弊,指導改進。方才已試射一發,並無大礙。諸卿且放寬心。”
他指著那杆突火槍,對李綱等人道:“諸卿也來看看此物。這便是我大宋軍中所謂的‘火槍’,其威力如何,想必諸卿亦有所耳聞。”
李綱等人聞言,皆上前細觀。他們雖是文臣,但身居高位,對軍中武備自然不會一無所知。隻是這“突火槍”的名聲,確如呂頤浩所言,並不太好。
“官家,”李綱沉吟道,“此物臣亦略知一二。軍中多言其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若非情急,少有用之者。”
“正是如此。”趙桓點頭道,“所以,朕今日召集格致院諸匠,便是要設法將其改進,使其成為我大宋真正的殺伐利器!”
他將方才與鐵牛、楚材、沈括等人討論的關於堅管、精藥、圓彈、連發、轉輪等改進方向,簡要地向李綱等人敘述了一遍。
李綱等人聽得是又驚又奇。堅管、精藥、圓彈尚能理解,但這“轉輪擊發”、“連發火器”之說,簡直是聞所未聞!
“官家,若真能製出此等連發火器,其威力之大,怕是遠超神臂弩!”吳敏身為樞密使,對軍事最為敏感,此刻已是雙目放光。
“正是。”趙桓微微一笑,“所以,朕方才親身試射,便是要找出其最根本的弊病所在。如今看來,這火藥之力,乃是其一;管身之堅韌,乃是其二;彈丸之規整,乃是其三;裝填與擊發之便捷,乃是其四!”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朗聲道:“朕意已決,格致院日後當以此四者為主要攻關方向!鐵牛主攻堅管冶煉,楚材主攻機巧構造,沈括兼顧彈丸規整與鏡片打磨。呂卿,你需全力協調,務必讓他們心無旁騖,早出成果!”
“臣領旨!”呂頤浩再次應道。
李綱等人見趙桓心意已決,且句句在理,亦不再多勸阻其親自試驗之事,轉而對這新式火器的前景充滿了期待。
“官家,”李綱拱手道,“若此等利器能成,則我大宋北伐大業,必將如虎添翼!”
趙桓微微頷首,心中卻在思量另一個問題。這火藥的威力不足,僅僅改進配比和研磨工藝,恐怕提升也有限。真正的瓶頸,或許還在於原料的純度,尤其是那硝石的提純……
他記得後世提純硝石,似乎有一種“結晶法”或是“熬煮法”,隻是具體細節,卻又模糊不清了。
“看來,這火藥的‘精煉’二字,還大有文章可做啊……”趙桓心中暗道,目光不自覺地又望向了那包顆粒粗疏的黑色火藥。
喜歡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請大家收藏:()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