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宛城槍鳴.張繡歸心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一十二章 宛城槍鳴·張繡歸心
    第一節 博望伏影
    護民陣大軍開拔宛城,行至博望坡時,忽有細作來報:“聖典殘部與張繡軍合兵五千,在前方鬆林設下滾木礌石,更有黃巾軍餘部劉辟率兩千賊兵繞道後方,欲斷我糧道。”陳果展開羊皮地圖,指尖劃過博望坡蜿蜒山道:“此地草木繁茂,正適合火攻——但聖典既知我等善用謀略,必防著這手。”
    黃忠按刀笑道:“某願帶一千精兵從西側峽穀攀爬,專破滾木礌石;子龍趙雲)可率輕騎正麵誘敵,待其伏兵盡出,孟起馬超)從東側殺出。”柳如煙忽然盯著地圖上的白河流向皺眉:“西側峽穀雖近,卻有暗流險灘,恐有咒術師設下水障。”甘寧一拍胸脯:“水鬼營擅長潛水破障,某帶二十人先行探路,定教那些賊子的水障化作泡影!”
    晨光初綻時,趙雲率三百白馬義從闖入博望坡,馬蹄故意踏響枯枝。果然,山頂滾木礌石如暴雨般砸落,卻見甘寧夏衣水靠,正帶著水鬼從山澗逆流而上,手中鏈刀專砍咒術師布設的符繩。“轟”的一聲,水障崩塌,黃忠的精兵如神兵天降,在滾木堆中辟出一條血路。
    第二節 陣前槍挑
    宛城外,張繡的赤色軍旗獵獵作響。這位人稱“北地槍王”的猛將身披玄鐵鱗甲,手中虎頭金槍在陽光下泛著冷光,身後五百“神槍營”士卒槍尖統一斜指地麵,形成森冷的鋼鐵叢林。
    “心域城屢次壞我大事!”張繡縱馬出陣,金槍直指陳果,“聖典使者言明,你等借護民之名,實則想吞並兗州、豫州之地,今日便教你等有來無回!”話音未落,其謀士賈詡卻在陣後微微搖頭——他早看出聖典殘部居心叵測,卻因張繡與曹操有宛城之仇,暫且按兵不動。
    陳果不慌不忙,護心繩在腕間纏繞三圈:“張將軍可知,聖典殘部昨日在葉縣屠了三個村莊?”他抬手示意,身後士卒推出幾個渾身是傷的百姓:“他們被剜去左臂,隻因不願在臂上紋聖典蛇印。”柳如煙趁機以冰戟挑起一具聖典刺客屍體,露出心口處扭曲的咒文:“將軍的神槍營中,怕是也有這樣的‘自己人’吧?”
    張繡眼神一凝,忽然瞥見自家偏將王方袖口閃過蛇形紋路。幾乎同時,王方突然暴起,手中短刃直取張繡麵門!張繡金槍急旋,槍纓如毒蟒吐信,瞬間挑飛短刃,反手一槍便將王方刺落馬下。屍體倒地時,臂上刺青赫然顯現,陣中士卒一片嘩然。
    第三節 毒士謀算
    賈詡見狀,拍馬來到陣前,羽扇輕搖:“陳將軍果然好手段,先破博望坡埋伏,再借我軍內奸動搖軍心。”他目光掃過黃忠、甘寧等降將,忽然輕笑,“隻是不知,劉荊州、孫仲謀若知你等四處招降其麾下大將,會作何感想?”
    陳果早知賈詡智計百出,朗聲道:“賈先生深諳‘良禽擇木而棲’之道。當年宛城之戰,將軍為百姓免遭曹軍屠戮而詐降,此等護民之心,與我等何異?”這話戳中張繡隱痛——當年他投降曹操又反叛,正是為了保護宛城百姓不被曹軍征丁。
    柳如煙忽然指著遠處煙塵:“看!劉辟的黃巾軍正在焚燒村落!”但見西北方火光衝天,百姓哭號聲隱約可聞。張繡猛然轉頭,望向賈詡:“先生不是說劉辟隻斷糧道,不犯百姓?”賈詡羽扇一頓,他早知聖典命劉辟屠村嫁禍護民陣,卻未想陳果竟提前派人引黃巾軍暴露惡行。
    “張將軍,”陳果趁機道,“聖典殘部要的是天下大亂,而我護民陣要的是百姓安居。您手中的槍,若為聖典而揮,不過是助紂為虐;若為百姓而揮,便可護宛城十萬生民免受戰火。”
    第四節 槍王試槍
    張繡沉默片刻,忽然提槍衝向陳果:“多說無益,接我三槍!”第一槍“白蛇吐信”直奔咽喉,陳果舉錘格擋,火星四濺;第二槍“黑虎掏心”變招奇快,卻被柳如煙冰戟橫截,霜氣順著槍杆蔓延;第三槍尚未使出,趙雲已拍馬趕到,銀槍輕挑張繡槍纓:“張將軍槍法雖妙,卻不該用來對付護民之人。”
    “好!”黃忠在陣中喝彩,“某早想會會‘百鳥朝鳳槍’,今日若將軍不棄——”他赤銅刀挽出刀花,“可敢與黃某步戰三百回合?”張繡見黃忠雖年逾五旬,氣勢卻絲毫不輸壯年,心中暗讚,正要答話,忽聞探馬急報:“劉辟已破西平亭,正在屠殺百姓!”
    “聖典賊子!”張繡金槍狠狠砸地,濺起三尺塵土,“賈先生,看來我們都被算計了!”賈詡長歎一聲,羽扇指向護民陣:“事到如今,唯有與陳將軍聯手,方能擊退劉辟,保宛城周全。”
    第五節 計破黃巾
    陳果趁勢傳令:“馬超、甘寧,你二人帶騎兵繞道截斷黃巾軍退路;子龍,隨張將軍收複西平亭;漢升黃忠),你與我鎮守宛城,防聖典殘部偷城!”張繡驚訝於陳果竟將精兵交給自己,不由握緊金槍:“陳將軍信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將軍護民之心。”陳果拍了拍張繡肩膀,轉身對柳如煙低語,“煩請煙兒帶軍醫隊跟上,無論護民陣還是宛城士卒,傷者皆要救。”柳如煙點頭,冰棱戰戟化作流光,當先衝向火場。
    西平亭內,劉辟正舉著染血的大刀狂笑,忽聞馬蹄聲如雷,張繡的神槍營如颶風般殺到。趙雲銀槍連挑七名黃巾將領,大喝:“降者免死!”百姓見護民陣軍醫緊隨其後,紛紛躲到軍陣之後。張繡的金槍專刺黃巾軍中的咒術師,每殺一人,便有被操控的百姓恢複神誌,跪地痛哭。
    黃昏時分,黃巾軍大敗,劉辟被甘寧鏈刀纏住腳踝,拽落馬下。當他被押到張繡麵前時,臂上聖典刺青與口中的詛咒真言,讓張繡徹底相信了聖典的陰謀。
    第六節 夜宴交心
    宛城太守府內,篝火映照著新歸附的神槍營士卒。張繡解下腰間象征“北地槍王”的玉墜,遞給陳果:“此玉墜傳自先祖張奐,今日贈於將軍,以示歸心。”陳果卻推了回去:“將軍的槍法,該用來守護百姓,而非作為投名狀。”
    賈詡在旁輕笑:“陳將軍果然與那些諸侯不同。”他忽然壓低聲音,“某有一策,可讓汝南黃巾軍不戰自降——他們多是被聖典脅迫的窮苦百姓,若護民陣開倉放糧,再以‘免三年賦稅’相誘……”
    柳如煙端著藥碗進來,正聽見此話:“賈先生果然算無遺策。不過比起計謀,更重要的是讓百姓親眼看見——”她指向窗外,甘寧正帶著水鬼營幫百姓修複被燒毀的房屋,黃忠在教少年們耍刀防身,“護民陣不是軍隊,是他們的後盾。”
    張繡望著院中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當年宛城之戰後,曹操屠城時的慘狀。他轉頭對陳果鄭重抱拳:“某曾以為,這亂世中唯有靠槍杆子才能活下去。今日才知,護民需要的不僅是武力,更是讓百姓敢放下戒備的胸襟。”
    陳果起身,護心繩上的齒輪在火光中泛著暖光:“明日,我們便在宛城城頭豎起‘護民’大旗。從此,你的神槍營不再是‘張家軍’,而是天下百姓的‘護民槍營’——無論曹操、袁紹還是聖典殘部,敢犯百姓者,必遭天譴。”
    賈詡忽然輕咳一聲:“某聽聞,聖典殘部正在兗州散播‘護民陣要征召十歲孩童為兵’的流言。”陳果冷笑:“正好,我們下一步便去兗州,讓百姓看看,我們的‘征召’是教孩童讀書識字,而非拿槍殺人。”
    夜深人靜時,柳如煙站在城頭,望著護民陣與宛城軍民共同堆砌的“護民牆”。霜風吹過她的鬢角,卻吹不散眼中的暖意——從甘寧的水軍到黃忠的步卒,再到張繡的神槍營,護民的星火正在各個時空蔓延,終將連成一片燎原之火,焚盡所有妄圖踐踏百姓安寧的陰霾。
    本章完)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