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江東龍淵.周郎顧曲
字數:2666 加入書籤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東龍淵·周郎顧曲
第一節 三江陰雲
襄陽的水利工事尚未完工,江東急報已隨季風而至:聖典餘孽聯合江東士族,在柴桑口以“長江龍脈”為引,修建“九淵祭壇”。密信中夾著半片殘破的龍舟槳,刻著“小兒投江,以祭水神”——這是廬陵百姓冒死從祭壇獻祭隊伍中帶出的。
陳果握著槳片時,護心繩上的齒輪突然發燙。柳如煙望著輿圖上蜿蜒的長江,冰戟點過“赤壁”二字:“此處江底有暗礁如龍脊,聖典欲借‘九九八十一祭’斬斷龍脈,讓天下再無安穩之地。”諸葛亮輕撫羽扇:“孫策雖據江東六郡,卻與士族齟齬不斷,聖典正是借此離間君臣。”
第二節 柴桑夜渡
護民陣抵達柴桑時,正逢孫策親率水軍巡江。樓船之上,“孫”字大旗被夜風吹得獵獵作響,船頭立著錦袍銀鎧的少年將軍,正是江東小霸王。“護民陣跨州連郡,莫不是想吞了我江東?”孫策按劍而笑,目光卻落在陳果身後背著的木匣上——那是徐州百姓送的“護民碑拓片”。
陳果解開木匣,露出拓片上密密麻麻的姓氏:“某此來,為救被當作‘龍脈祭品’的孩童。”柳如煙取出一卷浸血的戶籍冊:“這是廬陵士族私藏的‘祭典名錄’,三百童男童女已被囚在祭壇水牢。”孫策的笑意漸冷,猛然抽出腰間吳鉤:“孤早知士族醃臢事!周郎,點兵!”
第三節 水戰破陣
卯時三刻,三江口戰鼓雷動。聖典的“陰水軍”戰船皆蒙黑帆,船頭塑著猙獰的水神像,甲板上站滿被咒術控製的“水鬼兵”。周瑜手搖鵝毛扇,對陳果道:“這些水鬼兵本是漁夫獵戶,中了‘攝魂咒’才成行屍走肉。破陣關鍵,在擊碎船尾的‘引魂燈’。”
甘寧的水軍早已潛至敵船下方,鏈刀如靈蛇般卷住引魂燈繩。柳如煙冰戟劃出半圓,江麵頓時升起冰牆,將陰水軍與百姓船隻隔開。孫策的戰船如離弦之箭,吳鉤劈開一尊水神像,露出裏麵藏著的孩童屍體——正是廬陵失蹤的稚子。
“殺!”孫策的怒吼震碎晨霧,江東子弟兵如猛虎下山。陳果率鐵騎乘臨時搭建的浮橋殺向祭壇,卻見聖典咒術師站在九淵祭壇頂端,手中提著最後一名待祭的幼童。
第四節 陣前曲誤
千鈞一發之際,忽聞岸邊傳來琴音。周瑜的古琴橫在馬背上,指尖撥出《廣陵散》的激昂段落。被咒術控製的水鬼兵忽然捂住耳朵,眼中閃過一絲清明。“這是‘破魔琴音’!”柳如煙冰戟擲出,擊碎咒術師手中的祭刀,“周郎的琴,能喚回人心!”
孫策的吳鉤已抵住咒術師咽喉,卻見那人身穿江東士族的華服。“你是顧氏子弟?”孫策瞳孔驟縮,認出對方是自己幼時玩伴。顧氏子弟慘笑:“聖典說,斬龍脈可保江東永固...我們士族,不過是想延續百年榮耀...”話音未落,已被周瑜的琴音震碎心脈。
第五節 軍帳交心
戰後,孫策在中軍帳設酒款待陳果。周瑜為眾人斟酒,目光落在柳如煙腕間的紅繩上:“某曾聞,護民陣將士皆有百姓所贈信物。柳姑娘這紅繩,可是許昌那位繡娘所織?”柳如煙輕撫紅繩:“她說,紅繩係腕,可保將士平安歸來。”
呂蒙突然闖入帳中,捧著一疊文書:“啟稟將軍,在士族私宅搜出‘隱戶冊’,竟有十萬百姓被瞞報為‘祭田農奴’!”孫策猛地灌下一杯酒,將酒盞砸在案上:“孤早知士族靠不住!陳果,你說該如何處置?”陳果推過一卷《護民陣均田策》:“不如讓百姓自己決定——是分田,還是留族產公耕。”
第六節 赤壁立誓
三日後,赤壁江堤。陳果與孫策並立,看著百姓們將“祭田”的界碑砸成碎塊。呂蒙挽著袖管,正在教孩童們識別稻種;周瑜坐在斷碑上,任由幼童在他的古琴上亂撥,琴弦間漏出的竟是兒歌調子。
“孤縱橫江東,以為靠刀槍就能護百姓。”孫策望著江上往來的運糧船,忽然解下腰間象征士族盟約的玉玨,拋入江中,“今日才知,護民要靠這”——他指了指正在修建的水利閘口,“還有這”——又敲了敲護民陣新立的石碑,上麵“孫”“周”“呂”等姓氏旁,歪歪扭扭刻著“策”“瑜”“蒙”小字。
柳如煙將一卷《護民陣鄉約》遞給周瑜:“此中記錄各郡百姓的‘議事日’,下月初三,廬陵百姓想請周郎去聽他們編的新曲。”周瑜翻開扉頁,見第一頁繪著甘寧教水鬼營士卒捕魚的插畫,忽然笑道:“某生平最愛顧曲,如今方知,最美的曲調,不在華堂,而在田間地頭。”
諸葛亮站在江堤高處,望著天際重新流轉的星象,對陳果道:“聖典連失荊州、江東,下一個祭壇怕是要設在司隸校尉部了。那裏毗鄰許昌,是天子腳下...”陳果望著護心繩上重新轉動的齒輪,點點頭:“傳下令去,整頓舟車。下一站——洛陽。那裏的百姓,該看看,什麽是真正的‘天子之怒’。”
孫策忽然拍著陳果的肩膀,指了指正在追著呂蒙跑的幼童:“若護民陣需要江東水師,孤的樓船隨時聽調!但有個條件——”他大笑起來,“下次破陣,得讓孤也刻個‘策’字在護民碑上!”
本章完)
喜歡三國伏生誌請大家收藏:()三國伏生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