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這就叫搶占先機啊

字數:3344   加入書籤

A+A-


    \"哎呀,給你你就拿著唄!跟我還客氣啥!\"徐大誌大手一揮,滿不在乎地說道,轉頭就招呼老板:\"老板,上酒!要最好的黃酒!\"
    黃海一聽這話,心裏樂開了花,連忙點頭哈腰:\"謝謝徐總!徐總您真是太夠意思了!\"
    他這會兒看徐大誌簡直就跟看財神爺似的,心裏直嘀咕:瞧瞧人家這氣派,這出手大方的勁兒,難怪能當大老板。那個丁霞跟徐總一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這格局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啊!
    不一會兒,服務員端上來幾瓶特製鏡湖黃酒。徐大誌親自給黃海滿上,兩人推杯換盞,你來我往。
    酒過三巡,桌上的菜也吃得差不多了,徐大誌慢悠悠地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黃海多機靈啊,立馬也跟著放下筷子,腰板挺得筆直。他心裏跟明鏡似的:重頭戲要來了!徐總這麽大個老板,怎麽可能無緣無故請自己吃飯?這肯定是有正事要談啊!
    想到這兒,他不禁想起白天那個漂亮姑娘。那麽標致的一個美人兒,怎麽會跟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子走在一起?結果晚上一看,好家夥,人家居然是個低調的大老板!
    這世上的事兒啊,還真不能光看表麵。
    \"黃先生...\"徐大誌緩緩開口。
    \"哎喲徐總,您太見外了!叫我老黃就行,聽著親切!\"黃海趕緊賠著笑臉說道。
    \"好,老黃。\"徐大誌點點頭,眼睛直直地盯著他:\"你覺得這次打假活動感覺怎麽樣?站在聚光燈下,被那麽多攝像機對著,在眾人麵前侃侃而談的感覺...還不錯吧?\"
    這話可真是說到黃海心坎裏去了。他不由自主地點頭如搗蒜,回想起白天被記者們圍著的風光場麵,臉上露出了陶醉的表情。
    \"那...\"徐大誌往前傾了傾身子,壓低聲音問道:\"想不想以後經常幹這樣的工作?\"
    黃海聽完徐大誌的話,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撓了撓頭,一臉不可思議:\"啊?打假也能當成正經工作?這不就是每天逛街買東西嗎?\"
    徐大誌笑著拍了拍黃海的肩膀:\"老兄,你可別小看這個。現在市麵上假貨滿天飛,老百姓買東西都提心吊膽的。咱們這個職業打假人啊,就是專門幫大家揪出這些黑心商家的。\"
    見黃海還是一臉懵,徐大誌幹脆掰著手指頭給他解釋:\"你看啊,你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各個商店轉悠,發現假貨就買下來。然後用相機拍下證據,再聯係報社電視台曝光他們。這不比你天天跑龍套強?\"
    黃海越聽眼睛越亮,最後都快冒出小星星來了。他興奮地搓著手:\"哎呀媽呀,這工作也太帶勁了吧!天天逛街買東西,還能上報紙上電視,到時候閃光燈啪啪直閃,多風光啊!這不比當明星還拉風?\"
    不過轉念一想,黃海又皺起了眉頭:\"那個...徐總啊,這活兒聽著是挺好,就是不知道收入...\"
    徐大誌早就料到他會這麽問,立刻接過話茬:\"這個你放心!表麵上你是個自由打假人,實際上是我們世界通營銷公司的正式員工。每個月保底工資一百塊錢,每次成功打假還有活動獎金拿。\"
    看黃海還在猶豫,徐大誌又加把勁:\"我們公司還會專門找媒體包裝你,把你打造成打假明星。到時候你說句話,全省甚至全國老百姓都信你,這分量可不一般啊!\"
    \"幹了!徐總!\"黃海一拍大腿,激動得差點從椅子上蹦起來。雖然這工資比不上他這次演出拿的六百塊錢,但他心裏明鏡似的:一次性的六百塊錢哪比得上每個月穩穩當當的一百塊錢工資?再說了,這工作又風光又體麵,簡直是為他量身定做的嘛!
    這世上啊,但凡哪個行當能賺錢,就總有人動歪心思。就連專門幫老百姓維權的打假這一行,也逃不過這個理兒。
    說起打假這事兒,最早還得從九十年代說起。那時候有個叫王某的年輕人,在京城高檔商場買了副索尼耳機,發現是假貨。這人也是個倔脾氣,非要跟商家較真到底。這一鬧可不得了,不僅給自己討回了公道,還陰差陽錯開創了個新行當——職業打假人。
    要說這王某可真是個能人,靠著打假這門手藝,二十多年下來愣是攢下了上億身家。不過這人啊,名聲也是毀譽參半。有人說他是消費者的保護神,也有人罵他就是個鑽法律空子的投機客。
    後來這行當不但沒消失,反而越來越紅火。到了後來這個自媒體時代,更是花樣百出。
    你看那些短視頻平台上,天天都有主播在打假:有的直接殺到店裏當場拆穿假貨,有的把商品買回家慢慢檢測。
    不過這裏頭的門道可多了去了——有的是跟商家串通好了演戲,有的幹脆就是商家花錢雇來抹黑競爭對手的,還有的更缺德,專門靠這個敲詐商家。
    但要論打假界的祖師爺,還得數當年那個王某。人家可是1995年就在京城高檔商場打響第一炮的。
    不過現在徐大誌培養出來的黃海,可比王某還要早上八年出道。這叫什麽?這就叫搶占先機啊!要論資排輩,以後黃海才是這個行當裏真正的開山鼻祖,幕後是他徐大誌。
    眼下王某還在青島老家上學呢,離他日後成為打假名人還早著呢。要不是今天親眼看到黃海在台上的表演,徐大誌壓根兒就沒往這方麵琢磨。
    可就在下午,看著黃海在前麵義正辭嚴揭露假冒偽劣的樣子,徐大誌突然靈光一閃——這不就是現成的又一條生財之道嗎?
    要說這職業打假人啊,最厲害的就是他們手裏攥著的話語權。你想啊,要不是王某後來名聲在外,成了打假行業的金字招牌,那些商場超市怎麽會見著他就發怵?說到底,就是因為他名氣夠大,說話有人聽,隨便發個聲都能在網上掀起風浪。
    徐大誌越想越覺得這事兒靠譜。現在互聯網還沒完全興起,他們世界通營銷公司正缺這麽個能帶輿論風向的利器。要是能培養幾個像王某這樣的打假紅人,那不就等於給公司裝了個大喇叭?到時候想說什麽話,想帶什麽節奏,還不是輕輕鬆鬆?
    他掰著手指頭盤算起來:先重點栽培黃海這小子,等把他捧紅了,再物色幾個嘴皮子利索、長得又正派的年輕人。到時候統一包裝,統一培訓,搞個\"打假天團\"出來。
    說不定還能注冊個商標,把\"職業打假\"做成他們集團公司旗下的特色業務呢!想到這兒,徐大誌忍不住搓了搓手,仿佛已經看到鈔票在向他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