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風險與機遇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麵
字數:3362 加入書籤
秋日的興州城,梧桐葉打著旋兒落在地上,徐大誌緊了緊身上的藏青色中山裝,快步走進小麥電子集團樂天分廠的辦公樓。走廊裏回蕩著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和打字機的哢嗒聲,空氣中彌漫著油墨和茶葉混合的氣味。
\"徐總好!\"路過的職工紛紛向他點頭問好。
徐大誌微微頷首,徑直走向銷售二科的辦公室。推開門,隻見俞敏正伏在辦公桌上,用紅藍鉛筆在一張銷售報表上勾勾畫畫,旁邊放著一杯冒著熱氣的茉莉花茶。
\"俞科長,忙著呢?\"徐大誌輕叩門框。
俞敏聞聲抬頭,連忙站起身,順手將垂落的發絲別到耳後:\"徐總!您從省城回來了?\"
\"剛下火車就過來了。\"徐大誌走進辦公室,隨手帶上門,\"之前說的讓你父親幫著組個局的事情,你提了嗎?\"
俞敏請徐大誌坐下,自己則倒了杯熱茶遞過去:\"提了,但我父親好像有些猶豫。他說看您什麽時候有時間一起吃個飯,然後坐下來具體的商量一下。\"
徐大誌接過茶杯,用嘴吹了吹口氣:\"商場如戰場,猶豫就會敗北啊。\"這是他從《孫子兵法》裏看來的,此刻用在這裏恰到好處。
\"我爸那人您不知道,做事特別謹慎。\"俞敏解釋道,\"他在百貨公司幹了十多年,出來自己幹後,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徐大誌眼睛閃爍著精明的光芒:\"那就今天晚上吧,海天一色大酒店,你看你父親的時間方便不?\"
\"方便,我給他打個電話就行。\"俞敏想也不想地說道,轉身走向辦公室角落的電話機。她撥號的動作幹脆利落,當閨女的是父親的小棉襖,就是這麽的豪橫。
電話那頭傳來俞安沉穩的聲音,俞敏三言兩語就敲定了晚上的飯局。掛斷電話後,她衝徐大誌比了個ok的手勢:\"搞定了,我爸六點準時到。\"
徐大誌滿意地點點頭:\"好,那就這麽定了。對了,把咱們新出的三鑫牌小靈通樣品帶上幾個,給你父親看看。\"
傍晚五點半,徐大誌和俞敏已經站在海天一色大酒店門口等候。酒店門口停著幾輛桑塔納和拉達轎車,偶爾有穿著時髦的年輕人騎著鳳凰牌自行車經過,車鈴叮當作響。
\"你父親平時有什麽喜好?\"徐大誌隨口問道,眼睛卻一直盯著馬路方向。
俞敏攏了攏被秋風吹亂的頭發:\"他呀,就喜歡喝兩口,抽點煙,最近迷上了打橋牌。對了,他特別看重誠信,最討厭說話不算數的人。\"
正說著,一輛黑色的桑塔納轎車緩緩停在酒店門前。車門打開,一個有些啤酒肚、稍微禿頂的中年男人走了下來,胳膊底下夾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黑色手包,另一隻手拎著個印有\"鏡湖酒業\"字樣的紙袋。
\"爸,你怎麽現在才來啊。\"俞敏迎了上去,語氣中帶著女兒特有的嬌嗔。
俞安抬手看了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我沒遲到吧,這不是...\"他正說著,就看見閨女俞敏嘟起嘴,頓時剩下的話就咽了回去,然後笑著說道:\"好好好,有點事情耽擱了,是我不對。\"
徐大誌適時上前一步,伸出手:\"俞總吧,歡迎歡迎。\"
俞安打量著眼前這個穿著筆挺中山裝的年輕人,眉頭微皺:\"你是?\"
\"爸,這就是我們小麥電子集團的徐總。\"俞敏連忙介紹道。
俞安明顯一愣,趕緊交給俞敏東西,伸出雙手握住徐大誌的手:\"對不住,對不住,沒認出來,主要是徐總太年輕了,這實在是讓人驚訝。\"他上下打量著徐大誌,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年輕有為啊,一看徐總我就感覺自己老了。\"
他剛才看徐大誌和閨女站在一起等著,還以為這年輕人是秘書之類的呢,沒想到竟然是女兒的老板。這哪是他想得到的事情呀,畢竟最近徐大誌可是風頭太健,在興州城工業企業當中也是一枝獨秀般的存在了。
\"俞總過獎了,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徐大誌謙虛地說,做了個請的手勢,\"包廂已經訂好了,咱們邊吃邊聊。\"
三人走進酒店,穿過掛著紅色燈籠的走廊,來到一間名為\"鬆鶴延年\"的包廂。包廂裏擺著一張紅木圓桌,牆上掛著山水畫,角落裏還放著一台嶄新的三洋牌錄音機,正播放著高小鳳演唱的《瀟灑走一回》。
落座後,服務員端上來一壺碧螺春。徐大誌親自給俞安斟茶:\"聽說俞總在南都電子電器商行中人脈很廣?\"
俞安接過茶杯,輕輕吹了吹茶湯上的浮葉:\"談不上廣,就是幹了這麽多年,認識幾個老朋友罷了。\"他抿了一口茶,話鋒一轉,\"徐總年紀輕輕就掌管這麽大幾個廠子,不簡單啊。\"
\"機遇與挑戰並存罷了。\"徐大誌微笑著從公文包裏取出幾個精致的盒子,\"這是我們廠最新研發的三鑫牌小靈通,想請俞總過目。\"
俞安接過盒子,取出裏麵的小靈通仔細端詳。銀灰色的機身,簡潔的按鍵布局,比市麵上常見的型號要輕薄許多。
\"做工不錯,\"俞安專業地評價道,\"現在市麵上同類產品不少,你們這個有什麽優勢?\"
徐大誌胸有成竹:\"首先,我們采用了進口的三鑫芯片,通話質量更清晰;其次,待機時間長達48小時;最重要的是,\"他壓低聲音,\"我們的品牌知名度高,出廠價比同類產品低5,但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反而更大。\"
俞安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他慢條斯理地從手包裏掏出一包煙,遞給徐大誌一支:\"徐總,不瞞您說,現在做電子產品風險不小啊。去年南方有個廠子,貨壓了大半年都銷不出去,最後隻能打折處理。\"
徐大誌接過煙,卻不急著點燃:\"風險與機遇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麵。俞總在電子電器行業這麽多年,應該比誰都清楚,現在正是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時候。\"他直視俞安的眼睛,\"保守固然穩妥,但也會錯過風口。\"
俞敏在一旁看著兩個男人交鋒,適時插話:\"爸,徐總的意思是,希望您能幫忙在我們省幾個大百貨商場爭取個好位置,把我們的產品推出去。\"
服務員開始上菜,紅燒鯉魚、蔥燒海參、清蒸螃蟹...香氣很快充滿了整個包廂。徐大誌拿起桌上的鏡湖米酒,給俞安滿上一杯:\"俞總,咱們先喝酒,生意等會再聊也來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