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避免不了太世俗的

字數:3305   加入書籤

A+A-


    1989年的元旦碰巧是個星期日,學校和工廠都放一天假。
    徐大誌提前一天下午就喊上蔣偉開車,帶著妹妹徐大敏,一路顛簸著回了老家袁家村——那個藏在興州縣城鄉下的小地方。
    這次回來,意義不一樣。他們家新房落成入住了!
    白牆黑瓦,窗明幾淨,遠遠望去就挺紮眼。走近一瞧,屋裏也布置得像模像樣。雖然家具都是老媽袁翠英一手挑的——樣式有點混雜,中西合璧得不太講究,木料也不是啥名貴貨,但擱在這村裏,已經算相當“洋氣”了。
    畢竟袁翠英在興州城裏待過一陣,眼光比以前亮堂不少。她沒按農村老傳統搞大紅大綠雕花描金那一套,反而選了線條簡單、顏色清爽的款式。村裏人進屋一看,都“哎喲”一聲,說這有城裏那味兒了,亮堂、幹淨!
    徐大誌心裏清楚,這房子能順利建起來,離不開幾個人幫忙。鄰居黃強沒少出力,村書記袁德民、村長袁德陽也明裏暗裏都行過方便。雖然人家可能隻是順手的事,黃強那邊他也付了報酬,但人情不能不算。
    所以他特意擺了幾桌酒,一是慶祝新房落地,二也是答謝這些鄉親。
    他本來想低調點,專門換了輛七座的商務車回來,沒開那輛更紮眼的加長版大奔。
    可沒想到,就這車一進村,還是引起了不少轟動。更別說黃建國開著那輛舊小麵包跟著進來——兩輛車往村口一停,不一會兒就引來了整個村的人看熱鬧。
    見徐大誌家建成了新房,有些以前從不走動的親戚、鄰居,也紛紛上門了。這個拎一籃雞蛋,那個塞五塊十塊賀禮,滿臉堆笑說著恭喜的話。
    徐大誌跟他母親袁翠英和妹妹徐大敏說了一概沒收禮金,他現在也不差這點錢,純粹是想請鄉裏鄉親的鄰居和母親這邊的親戚吃個熱鬧飯,也算是對自己家新房落成的慶祝酒席。
    結果人越聚越多。原本隻準備了二桌,眼看著要變成四桌、六桌、八桌……桌椅不夠了,就去鄰居家借;菜不夠了,徐大誌趕緊讓黃建國和蔣偉開車去鎮上補貨,魚肉蔬菜成筐往家拉。
    廚房裏更是熱鬧。幾家鄰居阿姨主動來幫忙,灶台不夠用,就直接征用了隔壁家的鍋灶。蒸炒煮炸,香味飄得整個村子的人都聞得見。
    徐大敏一邊招呼客人一邊小聲跟她哥嘀咕:“哥,咱這不是擺酒,簡直是開流水席啊!”
    徐大誌笑笑沒多說。他早就交代了母親袁翠英:隻辦元旦中午這一頓,晚上他們就得回興州,不繼續招待。要不然這場麵,根本收不住,三天三夜招待人都有可能。
    袁翠英原本沒打算跟著回城,還想在新房裏多住幾天。可眼看著來吃席的人一撥接一撥,不少人吃飽喝足還不肯走,拉著她問東問西,話裏話外都是“能不能讓大誌這孩子給我家孩子也在城裏找個活幹?”
    她這才意識到不妙——再留下去,晚上怕是又得開席招待她們,還要應付更多請托。於是趕緊找到徐大誌,說下午她也就跟他們兄妹一道回興州城去。
    其實前一天晚上,她就跟兒子提過這事。村裏好幾個老鄰居和自己家親戚悄悄找過她,都想讓子女跟著徐大誌“闖一闖”。但她對外麵沒鬆口,隻說現在他還是個大學生,一直對外隻說還在勤工儉學給大老板開車。徐大誌也是一再說明,讓他母親袁翠英在村裏不能太招搖。
    徐大誌心裏明白,現在還不是拉扯太多人的時候。他根基還不穩,事業剛起步,太過顯擺容易惹人眼紅,招人嫉妒,便生出太多意外的事。
    但對黃強一家,他是真心實意要幫的。黃建國是他發小,兩人光屁股玩到大。他家窮的時候,黃家從沒瞧不起他們,反而經常幫襯一把。現在徐大誌有能力了,自然要拉黃建國一把——先讓他跟著自己學開車,現在又安排他進了鏡湖酒業的車間,打算從基層培養起,慢慢讓他成長為一個企業的骨幹力量。
    不過從外人看來,徐大誌是出息了,不僅開車回來了,還造起了新房子,還讓黃建國有了份穩定工作。
    酒過三巡,徐大誌舉杯敬黃強:“強叔,這些日子辛苦你了!建國在我那兒你放心,有我一口,就有他一口。”
    黃強喝得滿臉通紅,連連點頭:“大誌出息了,不忘本,叔高興!”
    一旁的村書記袁德民也笑著插話:“大誌這孩子,打小就看出來聰明。現在在大學裏也沒閑著,勤工儉學搞得風生水起啊!”
    徐大誌謙虛地笑笑,沒多說。他清楚,有些人隻是表麵捧場,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議論他。所以他從頭到尾都沒提自己開的是大集團裏的車,也沒說車是自己的,隻推說是“大老板的車”。
    但村裏人也不傻,一看這陣勢、這手筆,心裏都猜得出徐大誌不像表麵上那麽簡單。於是不斷有人湊過來敬酒、套話,想打聽他在外麵的大老板到底做什麽生意的?
    徐大誌一一應付過去,話沒說滿,禮數卻沒少,除了笑臉話,還勤快遞煙。直到下午兩三點多,席麵漸漸散了,他才終於喘了口氣。
    黃建國他也幫忙收拾完碗筷,過了一會走過來低聲說:“大誌哥,剛我聽見袁老三跟他婆娘說,想讓他兒子跟你去城裏學車,說你手指縫裏漏點都夠他們吃一年。”
    徐大誌搖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望了望自家這棟嶄新的樓房,又看了看村裏那些熟悉的臉孔,心裏清楚:日子是慢慢好起來的,但路也得一步一步走。現在張揚,還太早。
    等他幫著母親把行李搬上車,準備出發回城時,隔壁黃強突然快步走過來,把他拉到一邊:
    “大誌,建國就拜托你多帶他了……另外,我聽說袁德民那邊有點想法,覺得你現在混好了沒帶著他們自家人,有點不高興……”
    徐大誌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展開:“知道了,強叔。我心裏有數。”
    他轉身拉開駕駛座的門,目光掃過村口那幾個正在嘀咕什麽的身影,心裏悄悄打了個結。
    這年頭,想在老家做點好事、顧點情麵,也不那麽容易。有人念你好,也有人嫌你不夠好。
    車子緩緩駛出袁家村,徐大誌從後視鏡裏看了看那棟漸漸遠去的新房,又瞥了一眼坐在後排笑眯眯摸著新衣料的母親。
    他知道,有些事,避免不了太世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