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參觀中)

字數:3770   加入書籤

A+A-


    第365章 參觀中)
    崇禎的三個兒子?
    大明朝的太子竟然在餘家軍手上?
    宛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即使來到荊州後目睹百姓安居樂業而有意投靠的傅山與韓霖,都下意識往前一步,想要大禮參拜。
    堵胤錫來荊州之前,是在京中蒙崇禎召見的,此刻看這三個少年,眉目間依稀有崇禎的影子,年齡也都對的上。
    “餘賊,你挾持太子,意欲何為?”
    此話一出,關鬱夫勃然大怒,就要上前教訓堵胤錫。吳殳身後的軍校生也有不少怒不可遏,群情洶洶想要將堵胤錫拿下。
    餘誠笑著攔下眾人,對堵胤錫道:“你莫不是也以為我想學曹操?”
    “你以為我把太子接到荊州來,是想扶他當個傀儡皇帝,借著他的名頭安撫人心,等日後天下平定再假惺惺搞個三辭三讓的戲碼,好把他一腳踢開自己當皇帝?”
    “那你也太小瞧我了!”
    “我餘誠布衣起兵,是想要給天下百姓求一個長治久安,讓普天下的老百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讓這億萬同胞再無饑餒困苦之患。”
    “到那時,這皇帝的寶座,我才坐的心安理得!”
    “明太祖朱元璋有驅逐韃虜、恢複中華之功,我向來欽佩。所以把這三個孩子接到荊州來,往後明太祖四時香火,便由他們供奉。”
    崔應朝、吳殳、蕭漢、李振聲等餘家軍官員盡皆拜服:“我等唯主公馬首是瞻!”
    餘誠揮手讓他們起來,說:“走吧,莫忘了今天來此的目的。”
    吳殳作為總教官,引眾人進入講武堂,介紹道:“講武堂為餘家軍軍官進修之處,學員一部分來自於民間報名考試,另一部分選拔自軍中有功士兵。”
    “目前講武堂有步、騎、炮、輜重四科,畢業後入軍中擔任低級軍官。其中佼佼者,會由司令賜以佩劍,以示恩寵。”
    這種新奇的方式讓眾人嘖嘖稱奇。
    武舉製度其實早在武則天時期就已出現,但這麽多年來時興時廢。明朝的武舉也有,但大多都被世襲武官所把控。
    這種武舉考武藝、謀略,但卻沒有專門的學校教導這些,餘家軍也算是開此先河了。
    吳殳帶眾人參觀過教室、宿舍,最後來到操場,由學員演示了輕武器射擊與新型火炮試射,餘家軍那犀利的火器令眾人無比好奇。
    羅瑛看著被學員拆解成零件的步槍,不由讚歎:“如此精良的火器,是如何造出來的?”
    她有此問,原本也沒指望餘誠會回答。沒想到餘誠坦然道:“稍後我帶大家往軍工廠中參觀。”
    聽到此話,眾人都十分驚訝。
    餘家軍的火銃犀利無比,大家都見過了。他們的火銃是如何製造的,肯定是一等一的機密,沒想到餘誠竟然肯展示給眾人看。
    當下眾人對講武堂都不關注了,隻希望能立刻前往軍工廠。
    餘誠卻按部就班的先帶眾人前往農場,參觀餘家軍的官營農場模式。
    按照崔應朝與羅瑛的談判,曹營一部分淘汰下來的士兵將進入農場。所以眾人中也隻有羅瑛認認真真聽著講解。
    雖說眾人有些心不在焉,但當聽到講解員講解到農場田地的產量,都不由驚呼出聲。
    “一畝地能收兩千斤糧,莫不是在說笑?”
    農場技術員解釋道:“兩千斤的是玉米,雖然能吃,但口感上還是不如米麵。”
    “要說產量最高,那還得是土豆與紅薯,產量還是玉米的兩三倍。”
    眾人紛紛表示不信,直到來到種植土豆的土地前,親手從土地中挖出還在生長中的土豆,看著那一顆顆如雞蛋大小的塊莖,再對比一下倉庫中成熟的土豆,方才相信這種作物確實高產。
    傅山忍不住道:“此種作物若是能早出來十年,天下怎會是如今這般模樣?”
    參觀完農場,餘誠帶著眾人上車,前往位於城內的兵工廠。
    這個兵工廠隻是餘家軍眾多兵工廠中的一個,主要生產步槍,同時還兼職槍械的研發與試製。
    兵工廠負責接待的是蔡文暉。
    見到蔡文暉的第一眼,眾人心中都湧起一股怪異的感覺。
    餘誠向眾人介紹:“這位是我餘家軍的軍工部部長,蔡文暉。”
    這時眾人才知道那種怪異從何而來。
    蔡文暉與餘誠一樣都是短發,就連身上氣質都有些相近,一樣的懶散中夾雜著一股莫名的自信。如果不是兩人長的實在不像,眾人都該懷疑兩人是不是兄弟了。
    確實,在一眾古人中,同為現代人的餘誠與蔡文暉氣質實在太像。還有同往在餘家軍中擔任部長的成瑋、申佳禾等人,給接觸過他們的餘家軍高層同樣的感覺。
    目前對外的說法是這裏人都是餘誠的同門,至於能騙過幾人、能騙到幾時,那就誰也不知道了。
    蔡文暉先引眾人來到加工車間,看著槍管被加工出膛線,然後送到裝配車間。
    在這裏,其他車間加工出來的其他零件堆得如小山高。工人們有條不紊的將零件組裝在一起,一支步槍的雛形就此顯現出來,眾人第一次見到流水線的生產高效性。
    組裝完成到裝箱前,還有一道質檢工序。羅瑛拿起一支嶄新的步槍,眼珠子一個勁的四處亂轉,仿佛想將整個兵工廠刻印在腦海裏。
    餘誠將她的小動作看在眼裏,不禁覺得好笑。
    如果參觀一遍,看上幾眼,就能將兵工廠複製出一個來,那也太小瞧機械加工的難度了。
    更何況,整個步槍最關鍵的一點,還是紙殼彈裏那一枚小小的火帽。即使把全過程演示給他們,他們也造不出來。
    “來的正好,給你們瞧個新家夥。”
    蔡文暉語氣神秘的帶眾人來到靶場,那裏正有一個奇形怪狀的東西矗立著。
    隻有餘誠,一眼就認出了蔡文暉搗鼓出來的東西。
    那東西有胳膊粗的黑色鐵筒子,底下是鋼製的三角架,分明是馬克沁的模樣。
    “你把機槍給搗鼓出來了?”
    蔡文暉得意的說:“是啊,可是費了我好一番力氣。以後什麽騎兵衝鋒,在這家夥麵前都可以說拜拜了。”
    喜歡明朝的現代化改造請大家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