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陌寒梟死了?
字數:6523 加入書籤
秦國建安二十四年,初秋,鳳鳴城一處小茶樓。
“什麽?陌寒梟死了?!”
“是啊,聽說是中了楊老將軍楊昕程的埋伏,受了箭傷,墜崖死了。”
“你們說的可是那曜國大皇子陌寒梟?那個前不久在三國圍攻之下,僅用半年先後滅了璟國、酈國的陌寒梟?!”
“說的可不就是他!我還聽說楊老將軍派人去崖底搜了三天三夜都沒找到他的屍首,也真是活見鬼了。”
……
陌寒梟,曜國奇將,曜國天策軍心中神明般的存在,曜國百姓的主心骨,各國心目中的活閻王。
十歲入軍營,十三歲稱將,十五歲鋒芒畢露,十七歲封天策上將,手握重兵。
世人皆知,若無陌寒梟,就無今日之曜國。
世人皆驚,陌寒梟領兵八年,用兵如神,從未敗績。
所有人都記得,六年前,秦、璟、酈三國欲瓜分曜國,僅用兩月,三國便攻下曜國五座城池。五座城池紛紛被屠,流經那些城池的河水皆變成了血水,三年無人敢飲。
三國共計三十萬大軍,三方將曜國齊圍,那時,曜方潼峪關一旦失守,曜國必亡。
而所有人都沒想到,潼峪關的守關將領竟是方方十五歲的陌寒梟。
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帶領十萬將士抵禦三國三十萬大軍!
而,這個少年將軍與三國的首戰——以折損自身一萬人而傷敵軍將近五萬人!
戰損比例高達一比五。
所有人一時都記住了陌寒梟這個人。
一月不到,秦、璟、酈三國折損將近二十萬人,潼峪關內也僅剩不到兩萬的將士。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在一個夜黑風高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秦、璟、酈三國的所有將領都悄無聲息的死在各自的營帳裏。
死相極為淒慘——那些將領隻見身子不見四肢,滾落在地上的頭顱雙眼被挖,雙耳插著殘枯的樹枝,口中無舌。
營帳內掛著用鮮血寫著字的白布——欺我百姓者,殺無赦!
次日天光微亮,曜軍殺入陣營,三國近十萬大軍群龍無首,潰不成軍,落荒而逃。
但,無一人能逃出,那一日,潼峪關外,血流成河,屍體堆積如山。
之後,僅用一月,陌寒梟率兵奪回五座城池,四國元氣大傷,故而停戰,休養生息。
此一戰,無人再敢輕視曜國。
三年後,常年騷擾曜國的周邊小國突然被陌寒梟一一剿滅。
曜國愈來愈強。
時隔六年,秦、璟、酈三國再度聯盟攻打曜國,原因是秦國派使者前往曜國,希望兩國聯姻交好,但使者剛到曜國就死在了曜國地界。
但真實原因無非就是曜國現已成為僅次於秦國的第二大國。
再不削弱曜國,總有一天曜國會騎到他們的頭上。
而璟、酈兩國最後也沒想到,在這五個月裏,曜軍一邊抵禦他們的進攻,一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滅了璟國再滅了酈國。
而在這期間,曜國所有軍隊調遣的指揮權都在陌寒梟手中。
當秦國百姓陷入馬上就被亡國的恐慌中時,陌寒梟已死的消息也傳遍大江南北。
曜國啟和二十二年,皇城陽安。
“混賬!”
禦書房內,啟和帝陌君鴻著一身明黃色龍袍,不複往日的喜怒不言於色,他霜白的兩鬢旁浮現暴起的青筋,因為暴怒,胸口劇烈地起伏著。
跪著一地的朝中大臣此時不敢吭聲,不知發生何事,紛紛低下頭。
身著杏黃色朝服的太子陌暘看完急件,麵色煞白,素來溫和的眸底一片冰霜。
急件從手中垂落,眾臣撿起一看,臉色由震驚轉為欣喜,最後麵容嚴肅,目光落在急報一處——上將陌寒梟中箭墜崖,生死不明。
殿內頓時一陣騷動,低呼聲、吸氣聲交錯。
“三國齊軍壓境,他守住了,覆璟國滅酈國,為何會在攻打秦國的前夜中箭墜崖?”陌暘聲音不大,卻讓殿內歸為一片死寂。
啟和帝眉頭緊皺,垂下眸看向跪在下方的太子,目光落在他蒼白的臉上,移至他緊握的掌心,見那赤紅的鮮血從掌心流下。
“太子……”啟和帝沉聲,話語裏隱隱有些擔憂。
沒人比他更清楚,陌寒梟對陌暘有多重要,他們自娘胎裏就在一塊,出生後亦是形影不離,直到陌寒梟入了軍營,二人才分開。
兩顆淚滴落,暈深了杏黃色的朝服。
啟和帝看到陌暘通紅的眼眶,臉上還有未幹的淚痕,緊緊閉上雙眼,深深吸了口氣,臉上無法掩飾的疲憊,看著蒼老了許多。
南境急報傳到京都也要十天,十天過去了……
“父皇,兒臣懇求父皇,讓兒臣去南境擊退秦軍。”
啟和帝聞言身形一晃,他的太子,第一次對他用了懇求二字。
一旁的丞相上官賈望向太子,此時的太子語氣與平日無異,上官賈卻不知為何,這樣的太子讓他脊背發涼。
“父皇,兒臣也願往南境擊退秦軍。大皇兄如今生死未卜,秦國舉兵壓境,此時我軍群龍無首,百姓人心惶惶,兒臣拿朝廷俸祿,卻不曾為朝廷百姓做過何事,懇請父皇給兒臣一個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向在朝事保持緘默的二皇子陌景辰還是頭一回說這麽長的話,這讓眾人愣了一會兒。
“父…父皇,兒…兒臣也願前往南境……擊退秦軍。”
眾人不可置信地看向說話的三皇子陌景安,隻見他額角冒著細汗,身子控製不住的顫顫巍巍抖著,雙拳因為害怕而緊緊握著,食指關節抵在拇指翠綠的玉扳指上,話音磕磕絆絆。
他向來膽小怯懦,五歲就被送往秦國,當了八年的質子,七年前才回到曜國,不知在秦國遭遇了什麽,第一次見到啟和帝時,還當眾被嚇尿了褲子。
啟和帝垂憐,給他一年的時間用來熟悉陽安,再讓他入朝參政。
入朝六年來,這還是第一次,在無旁人叫他的情況下,主動說話。
“啟稟皇兄,臣弟覺得,此時派兩位皇子出征協助司空鶴,平叛秦軍,既能安撫民心,又能穩定軍心。”說話的是文親王陌君研,啟和帝同父同母的三弟。
眾位朝臣看到文親王都這麽說了,也紛紛附議。
啟和帝看了看這一幹臣子,疲憊地閉上雙眼,“此事明日早朝再議。”
上官賈離開時聽到一聲歎息,他轉身看了眼背對著他們立身案旁的啟和帝——皇上老了許多啊……
啟和帝二十四歲稱帝,為國事日益操勞,如今不過四十六歲,兩鬢早已斑白。
啟和帝是個好帝王,這是所有大臣都不能否認的。
漆黑如墨的夜空,無一顆繁星,便是月亮,也害怕的躲進烏雲中。
淮城關外,秦國營帳。
“不能再拖了!”伴隨著拍案聲響起的一聲怒吼,隻見那案桌上的筆筒顫了兩下。
說話的那人是一身鐵甲的秦國副將鄧保,身高八尺,他黝黑的臉上藏布滿煩躁。
營帳中的將領,個個麵容嚴肅。
“除了拖,暫無計策,我軍現在的情況,不宜再戰。”秦國首將楊昕程凝神看著地圖,青黑的眼底掩蓋不住的疲憊。
“如今,曜國失了主帥,必定軍心大亂,我軍此時進攻,拿下淮州城!”另一個將領朱雲曷一臉陰雲。
話雖如此,但誰也沒有信心。
營帳裏又陷入了沉寂。
淮州城固若金湯,他們百萬大軍,攻不下曜國的五十萬大軍。
陌寒梟被楊昕程射傷,那箭頭是楊門特製,要想取出十分困難,貿然取出,必定失血過多而導致身亡。
一路追殺,那人跌落山崖,那崖望不見底,就算沒受傷,也粉身碎骨了。
之後,他們對曜國發起了進攻,大肆宣揚陌寒梟已被他們挫骨揚灰,對麵像瘋了一樣,向他們撕咬過來,兩軍殺紅了眼。
雙方死傷慘重,他看著煉獄般的戰場,不得不鳴金收兵。
楊昕程征戰沙場多年,從未見過那樣的軍隊,他以為,陌寒梟死了,失去主心骨的軍隊會不堪一擊。
但他,錯了。
那支軍隊臥虎藏龍,訓練有素,臨危不亂,哪怕陌寒梟身死,軍中也會有無數個陌寒梟的影子,帶領著士兵勇猛拚殺。
殺不盡,滅不絕。
令人畏懼。
楊昕城不得不佩服那個少年將軍,可惜了……
與此同時,陽安的一處莊院裏,一名黑衣男子正筆直地跪在房內,室內未點燈,漆黑一片。但滿室彌漫著旖旎曖昧的氣息讓他聰明地保持沉默。
“出去。”簾帳內傳出男子陰冷的聲音,黑衣男子未動,隻聽到從床上跑下一人似撿起地上的衣物匆匆離去。
黑衣男子目不斜視,低垂著頭,直到那人出聲:“何事?”
“回主人,他們均未找到陌寒梟的屍首,無望崖深不見底,陌寒梟怕是身首異處了。”
“哈哈哈哈……陌寒梟,我以為你真有九條命呢!派人繼續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那人笑了一會,話語間又恢複了平日的陰冷模樣。
“是。”
得到命令,黑衣男子才退到室外,不知不覺,脊背的冷汗早已將衣衫濕透,他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消失在磅礴大雨中。
空中一道紫電撕開天幕,亮光映得室內忽暗忽明,一陣風吹開緊閉的大門,掀起簾帳的一角,隻見那人拇指上的玉扳指映著翠綠的光芒,帳內傳出那人低低的冷笑聲。
外麵的風開始狂亂肆虐地怒吼著,猛烈地席卷整個陽安,隻見它穿過陽安最高的宮牆,將掛著的宮燈吹得搖搖欲墜。
“幹爹,寅時三刻了,皇上還沒歇息啊。”養心殿外,一名小太監止不住的打著哈欠,淚水朦朧。
“你小子還想保住你的腦袋,就給我少說話。”低聲嗬斥的人正是啟和帝的貼身太監海申海公公。
陌寒梟如今生死不明,睡不著的何止是裏麵的這位帝王。
陌寒梟若死,曜國必定戰事紛起。
“幹爹,兒子知道了。”小太監被那道冷厲的目光震住了,一時的瞌睡跑得無影無蹤,乖乖地守在殿外。
這晚,養心殿內的燈燃了整整一夜。
次日早朝,啟和帝下了兩道聖旨,朝堂炸開了鍋——一是讓太子陌暘把持朝堂處理朝政,二是皇上親征,二皇子陌景辰和三皇子陌景安陪同前往南境,擊退秦軍。
喜歡公主被棄後成了敵國戰神的心尖寵請大家收藏:()公主被棄後成了敵國戰神的心尖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