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古代農民最慘

字數:3499   加入書籤

A+A-


    一覺醒來,劉長寧穿越回現代,發現外麵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看了看時間,是晚上7點了。
    他也懶得出門了,就從自己客廳裏拿了些吃的喝的,裝了滿滿一袋,用的袋子是他特別定製的,黑色的防水布,隻有一條拉鏈的那種,可以手提,也能挎在肩膀上。
    想了想,他又拿了5包鹽,和3包白糖,鹽是260克一包的,糖是400克一包,不過包裝袋太顯眼了,上麵還有產地名稱,他又拿了幾個保鮮袋,分別把鹽和糖倒出來裝在了裏麵。
    之所以突然拿了鹽和白糖,那是準備帶回家去的,到時候就說是京中的貴人相贈。
    而且,以後要是開始精煉鹽和白糖了,那麽必須找個合作者才行,公主就是最好的合作對象,有她擋在前麵,不知道可以省了多少麻煩。
    所以就算被公主看到了,也能事先預熱一下。
    ……
    等再次醒來的時候,又回到了古代,這時天色已經亮了。
    因為一早就出發,公主也起得很早,劉長寧起身後,聽到動靜的蕭貴立即就來敲門伺候了,熱水、毛巾、青鹽和刷子都備齊了。
    青鹽和刷子是刷牙的,雖然跟現代的牙膏牙刷相比要粗糙得多,但跟平民百姓隻能用柳枝和蘆葦等清理口腔牙齒,卻要不知道奢侈多少倍了。
    和公主一起吃過早飯後,大家就出發了。
    公主和篆愁小公主一輛車,劉長寧自己一輛車,一共是兩輛馬車,但是隨行的護衛加上侍女大約有十人。
    李淑在見到劉長寧手中那個鼓鼓囊囊的包袱時並沒有感到意外,她早就見怪不怪了,隻有篆愁小公主一直盯著,好幾次想要開口問裏麵有什麽好吃的,但都被李淑給壓了下去。
    分開車輛坐,倒省去了被篆愁小公主一直盯著,不然還真怕她突然伸手來搶。
    “劉長寧,此次我去封地,是因為封地內出了些變故……”馬車啟程之後,公主的聲音就通過了對講機傳過來。
    “不知是什麽變故?”劉長寧問道。
    公主那邊沉默了一下,這才說道“有一戶人家戶主自縊了。”
    “自縊?”劉長寧馬上反應過來,“自縊身亡了嗎?”
    “嗯。”公主聲音有些低沉,顯然她也不想發生這種事。
    “為什麽?”劉長寧也跟著心情有些沉重,但他知道肯定不會是公主逼迫人家自殺的。
    公主繼續聲音低沉道“今年風雨不順,導致地產減收了五六成,秋收之時,我就已命家令去說過了,封地內可以少收或免收稅糧,不想那戶人家因為去歲戶主摔斷了腿就已經耗光了家中的錢糧,今年雖然免了秋收稅糧,但入冬以來,眼見家中存糧日漸減少,那戶主為了孩兒可以多吃幾口,一時想不開就自縊了。”
    劉長寧聽得也是心中一慘,為了讓兒女多吃一口飯,父親就自殺這種事聽起來很荒唐,但卻很真實。古代農民扛風險能力真的很脆弱,一場病,或者一場幹旱,就能讓農民陷入困頓之中,要是兩個一起來,禍不單行,那這戶人家基本就沒了活路。
    要麽賣兒賣女,要麽全家逃荒,最後結果可能更慘。
    “公主,你也不想見到這種事發生的,還請不要太過自責。”想到公主低沉的語氣,劉長寧不由勸慰道。
    “我不是自責,前日我就已經讓家令去送錢送糧了,唉——”公主最後長長歎了口氣。
    “還有事?”劉長寧聽出她有未盡的話。
    “不止是那一戶人家難以過冬,是村中有泰半之戶都缺了口糧,隻是比那戶人家稍好一些。”公主歎氣道。
    “那公主打算如何做?”劉長寧心情沉重問道。
    “所以今日我便去看看,到底還需要多少口糧,我再從府庫之中調一些過來。”公主道。
    “公主仁義無雙!”劉長寧趕緊送上一頂高帽,攤上這樣的主家,隻能說是農戶燒了高香,但是別忘了,公主好是好,別的人會和公主一樣好嗎?
    比如大綏朝廷,就算遭了災,該收多少稅還是得收多少稅,除非真的出了什麽大災大難,事情鬧大了,朝廷才有可能斟酌減少一些賦稅。但隻是減少,不是免收,而且來年要是豐收了,是要補交的。
    大綏實行的是兩稅製,即於夏、秋兩季征收稅糧,以征收穀物、布匹為主,公主估計也是按照夏秋兩季來收稅糧,但她可以免收或少收,不過是她一句話的事,畢竟這是她的封地,她說什麽就是什麽!
    但像她這麽善良的人不多,心狠的全額照收,萬一遇到災年,那更是難過,易子而食都不罕見。
    劉長寧仔細想想家中的情況,還好並沒有出現短糧之事,那是因為老爹老娘平時都有兼職,一個打獵,一個縫補,補貼家用,而且老娘除了開源,還懂得節流,所以哪怕遭了一些小災小難,也能扛得過去。
    這次自己回來帶了那麽多財貨,更不用擔心揭不開鍋的慘狀了,但是別家呢?
    就比如公主的封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且還算好的,因為公主心善,至少能讓封地內的人活下去。
    其實古代農民是最慘的,靠老天爺賞飯吃,要是風調雨順,那還好,交了稅糧後還能堅持到明年,要是顆粒無收,就等著賣田,或幹脆賣兒賣女吧。
    這麽一想,劉長寧覺得應該做點什麽了,就算不為了別人,為了自己家裏人,那也要出些力。
    他出身農戶,當然知道這年月的畝產是多少,以小麥為例,大約是畝產1石到15石上下,換算成斤兩,大綏一石是50公斤左右,那就是150斤上下。
    稻米的話也是差不多,都在15石左右,最高可畝產2石,也就是兩百斤。
    這實在太少了!
    後世的紅薯,常規種植的話也能畝產30005000斤,高產的話甚至可以達到8000斤,玉米畝產能達到101novel.com00斤,還有土豆,常規種植101novel.com005000斤。
    當然,大綏的畝和現代的畝麵積不同,大約隻能達到後世80左右,但就算畝產扣除101novel.com,這三樣東西,隨便帶一個來,都能成為神種。
    喜歡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現代自由來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