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門當戶對
字數:3202 加入書籤
太平村。
村頭第一家。
馬氏坐在院子裏,手中依然在縫補著衣裳,穿針引線,毫不遲滯,如今雖說兒子已經當官了,她也成了“老夫人”,但從小到大一直做慣了事,想輕閑下來,可全身都不舒服。
她就是個勞碌命。
而且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她越來越想在京城的兒子了。
“阿姆,你看。”小菜苔繡好了一雙鞋,馬上遞給她看。
馬氏接過後,先是大致看了看外形,然後又檢查了針腳,最後忍不住誇道:“秀寧真是心靈手巧,這才學了幾日,就已經能做鞋了。”
“是阿姆教得好。”小菜苔咧著嘴笑。
“我倒是一起教了,隻是有人卻學不會有什麽辦法?”馬氏一邊說,一邊看了眼在院子角落裏拿著小棍子在戳螞蟻洞的小女兒,眼角都不由跳了起來。
“三丫年紀還小,等大一些就好了。”小菜苔忙道。
“你就幫她說好話吧,她要是有你一半省心,我也就不用整日被氣得頭痛了。”馬氏揉了揉腦袋,忽然見三丫直接趴跪在地上,頓時氣不打一處來,跑過去就在幺女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三丫吃痛,還沒回頭就哇哇大哭了起來。
“哭什麽,整日就知道哭,衣服髒汙了,你來洗嗎?”馬氏純粹是想兒子了,看誰都不順眼,尤其是觸她黴頭的。
“哇哇哇……阿姆打我,阿姆打我。”三丫爬起身,哭得眼淚鼻涕一起下來。
小菜苔忙跑過去哄她,心中也是不知該說什麽好了,阿姆什麽都好,就是喜歡逗弄三丫,每次都把三丫弄哭,她身為女兒,也不好多嘴。
“姐姐,姐姐……”院門外突然傳來一個聲音。
馬氏一聽,頓時臉色上一喜:“是猴兒來了,猴兒來了……”猴兒是她弟弟的綽號,大名馬佘是也。
她跑去開門,果然見院門外麵站著自己的弟弟馬佘,他不是一個人來的,旁邊還有大侄兒馬餘,以及一個塗脂抹粉看起來都有五十多的婦人。
“姐姐。”馬佘見到開門的姐姐,臉上滿是喜悅。
“姑母。”馬餘也高興地喊了一聲。
“進來,快進來。”馬氏連忙把三人讓了進來,雖然不認識那位婦人,但既然與弟弟一起來的,那也不能怠慢了。
等進了院子,那婦人先是掃了一眼院子,然後對著馬氏就躬身行禮道:“見過老夫人。”
“你是?”馬氏這段時間倒是聽村裏不少人恭維叫自己“老夫人”,所以也聽慣了。
馬佘連忙介紹起來:“姐姐,這是我們長安村遠近聞名的媒人喜姑。”
“媒人?”馬氏聽聞之後,眉頭不由一皺,最近上門的媒人,沒有二十個也有十八個了,全都是上門要給大兒做媒的,一開始她倒也覺得有趣,後來就不耐煩了,因為這些媒人,哪能做什麽好媒,全是十裏八鄉的閨女,她沒一個瞧得上的。
還有一個媒人是張文那醃臢潑才找來的,說是要與他閨女霜落做媒,被她罵了一通趕走了。
眼下弟弟也帶了一個媒人上門,她雖說心裏不喜,但也不能落了弟弟的麵子,於是邀請喜姑進門喝茶。
“看老夫人麵相,我就知貴府大郎君定然也生得好相貌,老夫人天庭飽滿,一看就是個富貴命……”媒人喜姑不要錢的好話一直往外說。
馬氏還是頭一次被人這樣誇著,頓時笑得嘴角都咧開了,之前那些媒婆已上門都是直接說要給誰誰誰做媒,哪像喜姑這般明白事理?
“不知喜姑要給誰做媒?”她心裏也不討厭了,準備聽聽對方說的是哪家的小娘子,她再婉拒了也不遲。
媒人喜姑笑道:“常言道,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老夫人,我知貴府大郎君是個官身,若是結親,定然也不能是平民百姓,否則我也不敢厚著臉皮登門。”
“不錯。”馬氏聽後不由點了點頭,是這個理,喜姑說的話,讓她心裏很舒服。她大兒如今是官身了,怎還會娶個村婦?之前那些登門的媒人,說的都是些什麽人,也想攀附她家?
“老夫人既然說不錯,那我就厚著麵皮繼續說了,今次我要保的媒,是長安村人士,家裏也是當官的,馮府老爺貴為將仕郎,他膝下有一女,二八年華,長得那叫花容月貌,皮膚也白,欺霜賽雪,並且識文斷字,女紅也做得好……”
隨著她的一通誇讚,馬氏並沒有聽全,但卻聽出了其中的關鍵:“是長安村的?”弟弟也是長安村的,長安村同樣是村落,能有官家娘子?
“正是,馬郎君也是知曉的。”喜姑猜到她懷疑什麽,便指了指一旁的馬佘。
馬佘連連點頭:“是的,姐姐,我們村子的將仕郎老爺,他的千金,我也見過,長得好看,也讀過不少書,與黯奴正合適。”
馬氏知道弟弟肯定不會騙他,既然他都確定了,那人就不會差,隻是她也不好做決定:“如今黯奴在京城,我也不好替他做主,需得等他回來,看他的意思。”換了以前,別說兒子在距離不遠的京城,就是在邊疆重鎮犬丘城,她說答應就答應了,這可是官家的小娘子,黯奴能找到這般的息婦,她做夢都會笑醒。
但如今兒子大了,又當了官,說不定能高攀更好的,所以她就推脫了起來。
“姐姐,你是黯奴的阿姆,所謂爺姆之命,媒妁之言,這種事都是由爺姆做主的,黯奴身為兒子,哪能做決定?這可是將仕郎府的千金,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馬佘看出姐姐的猶豫,連忙勸說起來,他也是為了黯奴好,那將仕郎的千金他真見過,說話輕輕柔柔的,對他這個村夫也沒有瞧不起。
而且他心底裏也有一點點私心,若是黯奴與將仕郎府結了親,那他在長安村中的地位也將大大提升。不過說到底,他覺得還是為了黯奴好,長安村知根知底,正是良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