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隴右烽煙戰鼓急

字數:9000   加入書籤

A+A-


    第一折 暗雲壓城危局至
    景元二十四年深秋,凜冽的北風如同萬把鋼刀,裹挾著砂礫在隴右大地上肆虐。枯黃的野草被連根拔起,在空中打著旋兒,撞在殘破的城牆上又跌落塵埃。
    薑維身披陳舊的玄甲,外罩一件褪色的狐裘,獨自佇立在冀縣城頭。玄甲上暗紅的血漬早已凝結成塊,與斑駁的銅鏽交織在一起,訴說著往昔的慘烈戰事。
    他的發絲被寒風吹得淩亂,幾縷灰白的鬢發在風中肆意飛舞,胡須上甚至結了一層薄薄的冰霜,卻渾然不覺。
    遠處的地平線上,無數流民正艱難地朝著臨洮城湧來。他們衣衫襤褸,麵黃肌瘦,補丁摞著補丁的衣袍在風中獵獵作響。有的懷中抱著啼哭不止的嬰兒,嬰兒的小臉被凍得通紅,哭聲微弱而斷斷續續;有的攙扶著行動不便的老人,老人拄著粗糙的木杖,每走一步都要喘息良久。隊伍中不時傳來陣陣咳嗽聲和虛弱的呻吟,每一步都走得無比艱難。薑維的眉頭緊緊皺起,心中充滿了憂慮。這些流民大多是被戰火波及的百姓,如今寒冬將至,若不及時安置,恐怕會有不少人熬不過這個冬天。
    "將軍!安定急報!"一名渾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衝上城樓,腳下的草鞋早已磨破,露出血肉模糊的腳趾。他的戰甲上凝結的血痂隨著急促的喘息簌簌掉落,手中的長矛也在微微顫抖。"曹魏征東將軍諸葛誕率五萬大軍,聯合匈奴左賢王,已破蕭關!沿途燒殺搶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斥候顫抖著遞上染血的布帛,上麵用暗紅血跡歪歪扭扭寫著"冀縣危矣"四個字。薑維猛地攥緊布帛,指節泛白,布帛在他掌心發出細碎的撕裂聲。冀縣作為隴右防線的關鍵據點,一旦失守,曹魏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搗蜀漢腹地,整個局勢將岌岌可危。
    阿萊娜匆匆趕來,她的發辮被風吹得淩亂不堪,幾縷發絲粘在沾滿塵土的臉頰上。作為西羌部落的才女,她熟知隴右一帶的山川地理和風土人情,此刻眼中滿是憂慮。
    她的羊皮襖上還沾著趕路時的泥漿,腰間的皮鞭也磨損得厲害。"我剛從羌人部落回來,匈奴與鮮卑殘部結盟了。"她展開隨身攜帶的羊皮地圖,粗糙的指腹劃過隴右與匈奴接壤的邊境,"他們在六盤山峽穀設下重兵,準備截斷漢軍援軍。而且......"阿萊娜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警惕,"魏軍此次帶來了改良後的投石車,射程比之前遠了一倍,城牆恐怕難以抵擋。"她的聲音微微顫抖,顯然意識到了局勢的嚴峻。
    薑維眉頭緊鎖,凝視著地圖上蜿蜒的渭水與起伏的六盤山。這裏地勢複雜,山川交錯,雖有天險可守,但曹魏大軍來勢洶洶,且有異族相助,局勢對漢軍極為不利。他伸手撫摸著城牆上的裂痕,這些都是以往戰事留下的傷痕。沉思良久,他突然目光一亮,轉頭對副將張虎下令:"傳令下去,立即征集所有麻繩、鐵釘,三日內務必打造五千個"懸石鐵索"!再命工匠日夜趕工,在城牆上加裝可旋轉的弩台。記住,每架弩台配備十名精銳射手,務必做到萬無一失!"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三日後拂曉,曹魏聯軍如期而至。凜冽的寒風中,諸葛誕騎在高頭大馬上,身披華麗的銀甲,外罩一件雪白的貂裘,手中羽扇輕輕搖動,盡顯大將風範。他望著城頭嚴陣以待的漢軍,嘴角勾起一抹輕蔑的冷笑:"薑維,你死守隴右多年,今日便是你的葬身之地!"隨著他一聲令下,五萬大軍如黑色潮水般湧向冀縣城牆。改良後的投石車率先發動攻擊,巨大的滑輪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粗壯的繩索被拉到極致。隨著"轟隆"一聲巨響,巨大的石塊如流星般劃破天空,重重砸在城牆上,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城牆在劇烈的震動中出現一道道裂痕,守城的漢軍將士們被震得頭暈目眩,不少人摔倒在地,耳鼻滲出鮮血。
    薑維站在城頭,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敵軍的一舉一動。他看到一名年輕的士兵被石塊擊中,當場腦漿迸裂,屍體被巨大的衝擊力拋向空中,又重重摔落在地。
    薑維的心中一陣絞痛,但他知道此刻絕不能有絲毫動搖。當他看到敵軍進入"懸石鐵索"的攻擊範圍時,果斷下令:"放!"刹那間,無數碗口粗的鐵索從城牆上飛落,鐵索末端的巨石如雨點般砸向敵軍。慘叫聲、馬嘶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曹魏聯軍的陣腳頓時大亂。一些士兵被巨石砸中,當場血肉模糊;有的戰馬受驚,揚起前蹄將騎手甩落,又瘋狂地踐踏過去。諸葛誕見狀,惱羞成怒,揮舞著羽扇大喊:"給我繼續進攻,不要停下!"然而,漢軍的弩台開始發威,密集的箭矢如飛蝗般射向敵軍,不少士兵中箭倒地,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第二折 六盤峽穀伏兵起
    首戰受挫並未讓諸葛誕氣餒,這個出身曹魏名門的將領,素以堅韌和謀略著稱。當晚,他的大帳內燈火通明,羊皮地圖鋪滿整張長桌,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隴右的山川地形和漢軍布防。諸葛誕與匈奴左賢王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炭火旁,商議著下一步的計策。炭火劈啪作響,火星不時濺起,照亮了他們臉上陰鷙的表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薑維老兒果然有些手段。"諸葛誕用鐵鉗撥弄著炭火,火星四濺,"但隴右遲早是我囊中之物。我們假意攻打上邽城,實則在六盤山峽穀設下三萬伏兵。那峽穀兩側山勢陡峭如刀削,中間僅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正是打伏擊的絕佳之地。一旦漢軍援軍進入峽穀,就如同甕中捉鱉,插翅難逃。"他的眼中閃爍著陰冷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漢軍全軍覆沒的場景。
    匈奴左賢王捋著胡須,哈哈大笑:"妙!妙!隻要截斷漢軍援軍,冀縣就是一座孤城,早晚得落入我們手中。到時候,隴右大地將任我們馳騁!"他的笑聲中充滿了貪婪和野心。
    與此同時,薑維的軍帳內也是氣氛凝重。搖曳的油燈下,薑維與一眾將領圍坐在沙盤前,眉頭緊鎖。斥候不斷傳來敵軍的動向,每一條消息都讓局勢變得更加嚴峻。薑維仔細研究著諸葛誕的行軍路線,突然發現了其中的蹊蹺。"諸葛誕一向謹慎,此次卻大張旗鼓地攻打上邽,這其中必有詐。"他用手指輕輕敲擊著沙盤上的六盤山位置,"霍弋,你率三千騎兵佯裝救援上邽城,行軍時務必做出慌亂之態,旗號散亂,馬蹄聲雜亂,引敵軍出擊。記住,一旦敵軍現身,立刻且戰且退,將他們引入峽穀深處。但不可退得太快,也不能太慢,要讓敵軍覺得有機可乘。"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信任,又轉向另一位將領木爾丹:"你帶兩千羌人勇士從小路迂回到敵軍後方,等他們主力出動,便燒毀糧草輜重。此次行動,時機最為關鍵,稍有差錯,便會滿盤皆輸。"
    霍弋領命而去。當他的騎兵接近六盤山時,寒風愈發凜冽,天空中烏雲密布,仿佛預示著一場大戰即將來臨。隊伍故意走得淩亂,軍旗東倒西歪,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突然,一聲號角劃破長空,曹魏與匈奴的聯軍如餓狼般從峽穀中衝出,喊殺聲響徹山穀。霍弋佯裝不敵,率軍後撤,途中故意丟棄一些糧草和兵器,讓敵軍以為漢軍倉皇逃竄。諸葛誕見此,更加確信漢軍毫無防備,當即下令全軍追擊,卻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薑維設下的陷阱。
    就在此時,木爾丹率領的羌人勇士悄悄摸到聯軍後方。他們穿著與夜色融為一體的黑衣,借著地形的掩護,神不知鬼不覺地接近敵軍糧草營地。木爾丹舉起火把,示意手下準備。當他看到敵軍主力全部進入峽穀後,大手一揮,數千名羌人勇士手持浸透桐油的火把,點燃了堆積如山的糧草。頓時,火光衝天,濃煙滾滾,劈裏啪啦的爆裂聲中,聯軍頓時大亂。正在追擊的士兵們聽聞後方起火,軍心浮動,隊伍開始出現騷亂。
    薑維抓住時機,親自率領主力部隊從正麵殺出。漢軍的強弩發出震天動地的轟鳴,巨大的箭矢如雨點般射向敵軍。
    與此同時,預先埋伏在懸崖上的士兵們將捆綁著石塊的藤蔓割斷,巨石如流星般砸向峽穀中的聯軍。峽穀中狹窄的通道讓聯軍根本無法展開陣型,士兵們擠在一起,成為了漢軍的活靶子。慘叫聲、哭喊聲、馬嘶聲交織在一起,鮮血順著峽穀的溝壑流淌,將腳下的土地染成暗紅色。諸葛誕見勢不妙,想要撤軍,卻發現退路已被霍弋截斷。他望著周圍死傷慘重的士兵,心中懊悔不已,但為時已晚。在親兵的拚死保護下,他好不容易殺出重圍,但此次伏擊讓他損失慘重,三萬大軍折損過半,短時間內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
    第三折 羌道奇兵破困局
    六盤山之戰後,諸葛誕改變策略,轉而切斷漢軍的羌道補給線。羌道是隴右與西羌部落聯係的重要通道,不僅是糧草運輸的命脈,也是獲取戰馬和戰略物資的關鍵。
    一旦被切斷,漢軍不僅失去了糧草和戰馬的來源,也會失去西羌部落的支持,局勢將變得更加被動。諸葛誕派出精銳騎兵,偽裝成商旅,混入羌道,專挑押運糧草的隊伍下手。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漢軍損失糧草過半,冀縣城中開始出現饑民,軍心也開始動搖。
    寒風呼嘯的深夜,薑維在軍帳中來回踱步,油燈昏黃的光芒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在帳幕上搖曳不定。
    他眉頭緊鎖,眼中布滿血絲,連日來的焦慮和疲憊讓他顯得更加憔悴。"這樣下去不行。"他喃喃自語道,聲音中充滿了憂慮,"諸葛誕這是要困死我們。必須有人去奪回羌道,打通補給線。"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帳中諸位將領,最後落在了阿萊娜身上:"你熟悉羌道地形和羌人部落,帶兩千漢軍和三千羌人勇士,奪回羌道。記住,不可強攻,要智取。羌道對我們至關重要,務必成功。"
    阿萊娜堅定地點點頭,眼神中透露出必勝的決心:"將軍放心,我定不辱使命。"她深知羌道的重要性,也明白此次任務的艱巨,但作為西羌部落的才女,她有信心完成這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幾天後的一個深夜,阿萊娜帶著隊伍悄悄出發了。夜色如墨,伸手不見五指,隻有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隊伍沿著崎嶇的山間小路行進,腳下的碎石不時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響。阿萊娜走在最前麵,她的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四周,耳朵仔細聆聽著任何異常的聲音。憑借著對地形的熟悉,她找到了一條隱秘的小路,這條小路鮮為人知,隻有當地的牧民偶爾會走。
    當他們悄悄摸到魏軍的營地時,月光正透過雲層灑下清冷的光輝。隻見糧草車旁戒備森嚴,數十名魏軍哨兵手持火把,在營地周圍來回巡邏,火把的光芒在黑暗中搖曳,映照著他們警惕的臉龐。阿萊娜示意手下散開,自己則帶著十名親信,小心翼翼地接近崗哨。他們貓著腰,像幽靈一樣在陰影中移動,每一步都走得極其小心,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當一名哨兵走近時,阿萊娜猛地撲上去,用匕首抵住對方的咽喉,壓低聲音喝道:"糧草在哪?說!"哨兵嚇得臉色蒼白,身體不停地顫抖,結結巴巴地指了指營地後方。在俘虜的指引下,漢軍順利找到了糧草車。這些糧草車上蓋著厚厚的油布,裏麵裝滿了小麥、稻穀和幹草。阿萊娜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砍斷韁繩,驅趕著馬車撤離。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離開時,營外突然響起了密集的馬蹄聲——魏軍的援軍趕到了。"快走!"阿萊娜揮舞著皮鞭,大聲喊道。她的聲音在夜色中格外響亮,卻充滿了鎮定和果敢。漢軍士兵們立即行動起來,有的翻身上馬,有的用力抽打馬匹,試圖加快速度。魏軍的箭矢如雨點般射來,不少士兵中箭落馬,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千鈞一發之際,木爾丹率領援軍及時趕到,兩支隊伍前後夾擊,與魏軍展開了激烈的拚殺。刀光劍影中,喊殺聲震天動地。
    阿萊娜揮舞著長劍,左劈右砍,劍刃劃過之處,鮮血飛濺。她的眼神堅定而冷酷,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保護糧草,完成任務。經過一番浴血奮戰,漢軍終於殺出重圍。望著失而複得的糧草,阿萊娜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欣慰地笑了:"這下冀縣的將士們有救了。"
    第四折 渭水冰渡決雌雄
    轉眼到了隆冬,渭水河麵結了厚厚的冰層,冰層在寒風中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仿佛隨時都會裂開。諸葛誕深知這是最後的機會,他集結了八萬大軍,準備發動總攻。
    冀縣城的氣氛變得愈發緊張,城中的百姓們都知道,一場生死大戰即將來臨,紛紛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店鋪關門歇業,街道上空無一人,隻有寒風卷著雪花在空蕩蕩的街巷中肆虐。城中的糧草僅夠支撐十日,而援軍卻遲遲未到,薑維明白,這一戰隻能勝,不能敗,否則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薑維站在城頭,望著對岸密密麻麻的魏軍,心中沉甸甸的。他的玄甲在寒風中微微作響,手中的長劍緊握,劍柄上的紋路硌得掌心生疼。這一戰,不僅關乎冀縣的存亡,更關乎蜀漢的未來。他早已做好了必死的準備,隻要能守住隴右,就算戰死沙場,也無怨無悔。
    戰鬥在黎明時分打響。天邊剛泛起魚肚白,魏軍的戰鼓聲便如雷霆般響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魏軍士兵們推著衝車,架著雲梯,如潮水般湧向城牆。衝車的車輪在結冰的地麵上艱難地滾動,發出吱呀吱呀的聲響;雲梯靠上城牆,士兵們如螞蟻般攀爬而上。
    漢軍的滾木礌石不斷從城頭落下,砸在魏軍士兵身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箭矢像雨點般射向敵軍,不少士兵中箭,慘叫著從雲梯上跌落。然而,魏軍人數眾多,漸漸有士兵爬上了城頭。
    薑維親自提劍迎敵,他的劍法精湛,劍鋒所指,血花飛濺。每一次揮劍,都帶著對敵軍的憤怒,對守護城池的決心。他大聲呼喊著鼓舞士氣:"將士們,隴右是我們的家園,決不能讓敵軍踏進一步!今日,我們與冀縣共存亡!"他的聲音在戰場上回蕩,點燃了漢軍將士們心中的鬥誌。
    激戰正酣時,諸葛誕突然祭出殺手鐧——數千名精銳騎兵,從上遊的冰麵突襲。這些騎兵身穿輕便的皮甲,手持特製的破冰錐,胯下的戰馬也都裹著防滑的麻布。他們如黑色的閃電般在冰麵上疾馳,目標直指城門。薑維見狀,臉色大變:"不好!他們要從冰麵破城!"一旦城門被攻破,魏軍將長驅直入,冀縣危在旦夕。
    千鈞一發之際,阿萊娜帶著羌人勇士及時趕到。他們推著裝滿桐油的陶罐,迅速來到冰麵附近。"點火!"阿萊娜一聲令下,火把紛紛拋向陶罐。頓時,火焰在冰麵上蔓延,照亮了整個戰場。冰層在高溫的炙烤下發出清脆的爆裂聲,成片崩塌,魏軍騎兵紛紛墜入冰冷的河水中。戰馬的嘶鳴聲和士兵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在寒冷的空氣中回蕩。
    薑維抓住機會,果斷下令全軍出擊:"殺出城去!"漢軍打開城門,騎兵如離弦之箭衝入敵陣。薑維一馬當先,長槍揮舞,挑翻數名魏軍士兵。他的槍法變幻莫測,槍尖閃爍著寒光,所到之處,敵軍紛紛敗退。戰場上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了渭水的河水,碎冰與血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慘烈的畫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諸葛誕見勢不妙,想要撤軍,卻發現後路已被趕來的蜀漢援軍截斷。一場血戰持續到黃昏,夕陽的餘暉灑在戰場上,給這片修羅場染上了一層詭異的血色。魏軍全線潰敗,士兵們丟盔棄甲,四處逃竄。諸葛誕僅率千餘殘兵狼狽逃竄,他望著身後滿地的屍體和燃燒的營帳,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絕望。
    第五折 隴右豐碑載忠魂
    隴右之戰後,曹魏數年不敢進犯。渭水兩岸恢複了平靜,百姓們又能安心地耕種、放牧。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漸漸長出了嫩綠的新芽;廢棄的村莊又升起了嫋嫋炊煙。薑維在冀縣城外立下了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麵刻下了陣亡將士的姓名。
    石碑由整塊的青石雕刻而成,莊嚴肅穆,矗立在寒風中,仿佛在守護著這片土地。每當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石碑上,那些字跡便在餘暉中熠熠生輝,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也在向後人講述著漢軍將士們的英勇與忠誠。
    戰後,薑維在隴右地區推行新政。他親自帶領百姓開墾荒地,指導他們如何改良土壤,選擇合適的種子。在他的努力下,一片片荒地變成了肥沃的良田。他還組織百姓興修水利,挖掘水渠,將渭水引入農田。當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入幹涸的土地時,百姓們歡呼雀躍,不少老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為了促進漢人與當地少數民族的融合,他鼓勵通婚,還在郡縣設立學堂,教授漢字和儒家經典。學堂裏,漢族和羌族的孩子們坐在一起,朗朗的讀書聲回蕩在隴右的上空。
    阿萊娜則協助薑維處理民族事務,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漸漸贏得了各族百姓的信任和尊重。她經常深入到羌人、匈奴等部落中,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調解部落之間的矛盾。在她的努力下,各部落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少,開始互通有無,和平共處。她還將西羌部落的紡織技術傳授給漢族百姓,同時學習漢族的農耕技術,促進了文化和技術的交流。
    這日,陽光明媚,微風拂麵。薑維帶著阿萊娜和維興來到隴右城頭。維興如今已長成挺拔的少年,他身著嶄新的戰甲,腰間配著一把精致的長劍,眼神中透著與年齡不符的堅毅。他興奮地指著遠處:“父親,您看!那些鮮卑人也在幫我們修建水渠呢!”順著他指的方向,隻見一群鮮卑牧民正和漢軍士兵一起,揮舞著鋤頭,搬運石塊,臉上洋溢著笑容。曾經的敵人,如今卻能一起為了這片土地的繁榮而努力,這讓薑維感慨萬千。
    阿萊娜微笑著說:“這一切,都是將軍的功勞。若不是您,隴右百姓哪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她的眼中滿是欽佩和愛慕。
    薑維搖了搖頭,目光望向遠方連綿的山脈:“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所有將士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沒有守不住的疆土,沒有過不去的難關。”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充滿了對未來的信心。
    這時,一名士兵匆匆跑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將軍,成都來信!”薑維接過書信,展開一看,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來,朝廷聽聞隴右大捷,特下詔書褒獎,不僅嘉獎了所有參戰將士,還撥下專款用於隴右的建設。
    維興握緊了腰間的佩劍,眼神堅定而自信:“父親放心,我定會繼承您的誌向,守護這片土地。無論遇到什麽困難,我都不會退縮。我要讓隴右永遠成為蜀漢的堅實屏障,讓敵人不敢覬覦!”少年的話語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阿萊娜輕輕挽住薑維的手臂,眼中滿是柔情:“有我們在,隴右永遠固若金湯。”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給人一種安心的力量。
    夕陽西下,隴右大地被染成了一片金色。薑維站在城頭,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脈,望著田間勞作的百姓,望著嬉戲玩耍的孩童,心中充滿了滿足。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他默默地在心中發誓:隻要他還活著,就會一直守護這片土地,讓漢家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在隴右之上,讓忠義精神代代相傳,永不磨滅。而這座矗立在冀縣城外的石碑,將永遠銘記那些為了隴右和平與安寧而犧牲的英靈,成為一座不朽的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