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劍閣霜刃映寒星
字數:9526 加入書籤
第一折 暗潮湧動驚劍閣
景元二十八年秋,鉛灰色的雲層像被沉重的巨石壓著,低低地懸在劍閣關上空。薑維扶著城樓上冰涼的青石垛口,指腹無意識地摩挲著石麵因常年風吹雨打而形成的溝壑。遠處蜿蜒的金牛道在暮色中宛如一條灰黑色的巨蟒,消失在層巒疊嶂的群山深處。山風裹挾著潮濕的寒意撲麵而來,卷起他玄色披風的下擺,拍打在鐵製護心鏡上,發出細碎而淩亂的聲響。
他低頭看了看腰間懸掛的諸葛連弩模型,那是他耗費三年心血改良的七矢連弩縮小版。黃銅鑄造的弩身泛著冷硬的光澤,精巧的齒輪和機關紋路清晰可見,仿佛在無聲訴說著它能穿透三層牛皮甲胄的威力。薑維輕輕歎了口氣,目光再次投向遠方——這處連接漢中與成都的咽喉要道,此刻卻像一個沉默的戰士,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報!"一聲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城樓上的寂靜。一名斥候渾身浴血,幾乎是撞開了城樓的木門。他的鎧甲上沾滿了泥土和凝結的血痂,坐騎也累得口吐白沫,癱倒在門邊。薑維快步上前,穩穩扶住幾乎要跌倒的斥候。
"鍾會率十萬大軍已過葭萌關,先鋒離劍閣僅剩兩日路程!"斥候大口喘著粗氣,聲音中帶著難掩的焦慮和疲憊。薑維的瞳孔猛地收縮,手中握著的茶盞"啪"地一聲掉在地上,青瓷碎片四濺,溫熱的茶水在青磚上蜿蜒成不規則的形狀,很快便被吸幹。
他疾步走到懸掛在牆上的巨大沙盤前,食指重重地按在"劍閣七峰"的標記上,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沙盤上代表敵我雙方的小旗。突然,他發現魏軍的行軍路線竟巧妙地避開了所有預先設置滾木雷石的區域,那些精心布置的防禦工事在魏軍的行軍圖上仿佛成了擺設。
"這絕非巧合。"薑維的聲音低沉而冰冷,轉頭看向同樣麵色凝重的副將霍弋。霍弋心領神會,迅速展開懷中繳獲的魏軍密信。泛黃的絹紙展開的瞬間,一股淡淡的黴味混著墨香飄散開來。絹紙上赫然畫著詳盡的劍閣防禦圖,每一處暗哨的位置、滾木雷石的儲備點都被用朱砂仔細標注。
"有人泄密!"薑維怒不可遏,猛地拔出腰間佩劍,寒光一閃,案幾的一角被削落,木屑紛飛。"立刻封鎖關城,嚴查所有進出人員!沒有我的手令,一隻飛鳥都不許放出關!"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城樓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夜幕悄然降臨,劍閣關籠罩在一片死寂之中。薑維獨自一人在營帳內踱步,案上的燭火在穿堂風的吹拂下搖曳不定,將他的影子投射在帳篷上,忽長忽短,宛如跳動的幽靈。他的思緒不由自主地回到三年前,那場發生在隴西的糧道遇襲事件。當時魏軍同樣精準地繞過了漢軍的埋伏圈,導致糧草盡失,許多將士白白犧牲。
薑維抓起案上的密信,湊到燭火旁烘烤。隨著溫度升高,字跡下方漸漸浮現出兩個小字——"黃皓"。這個名字讓他渾身一震。黃皓,那個在劉禪身邊侍奉多年、看似恭順的宦官,竟然早已成為魏軍安插在蜀漢內部的一顆毒瘤!薑維的拳頭緊緊攥起,指甲幾乎掐進掌心,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
與此同時,關城西門外的密林裏,數十道黑影在夜色中悄然移動。他們身著黑色勁裝,腳蹬軟底夜行靴,行動間沒有發出絲毫聲響。為首之人戴著猙獰的青銅麵具,手中握著一把刻有魏軍狼頭徽記的短刀,刀刃在月光下泛著森然的冷光。
"按計劃行事,子時炸開南城牆。"他壓低聲音,冰冷的眼神掃過周圍的手下,"記住,隻許成功,不許失敗。"話音剛落,一聲尖銳的鷹哨劃破夜空,黑影們如同鬼魅般迅速隱匿於茂密的灌木叢中。
薑維似乎有所感應,手持火把帶著兩百精銳士兵登上城頭。"搜!"他的聲音在寂靜的山穀間回蕩,帶著刺破黑暗的力量。火把的光芒照亮之處,三具守衛的屍體橫陳在地,他們的咽喉處都插著一支魏軍特製的三棱弩箭。箭矢呈三棱形,傷口極難愈合,鮮血早已凝固成暗紅色,在地上形成可怖的血泊。
薑維彎腰撿起屍體旁的半截玉佩,瞳孔猛地收縮——這溫潤的羊脂白玉,上麵雕刻的雲紋樣式,分明是黃皓平日裏貼身佩戴之物!"不好!"他突然意識到這是敵人設下的圈套,立刻大聲下令:"回城!快!"但一切都太晚了,南城牆方向傳來震天動地的巨響,濃煙裹挾著碎石衝天而起。在火光的映照下,魏軍的黑色軍旗如潮水般湧來,上麵繡著的猙獰魏字仿佛張牙舞爪的惡魔。
薑維握緊改良後的連弩,對著夜空射出一支信號箭。紅色的軌跡劃破黑暗的天幕,宛如一道泣血的傷痕,向關城內的守軍傳遞著危機的訊息。這一刻,他知道,一場生死之戰即將拉開帷幕。
第二折 血戰劍門驚天地
黎明前的黑暗濃稠得化不開,劍閣關卻已陷入了人間煉獄般的景象。魏軍的投石機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巨大的絞盤轉動著,將磨盤大的石塊拋向天空。石塊劃破空氣,帶著尖銳的呼嘯聲,重重砸在城牆上。夯土結構的牆體在這般猛烈的攻擊下不斷崩裂,碎石飛濺,塵土飛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維站在搖搖欲墜的城樓上,親自操作著改良後的諸葛連弩。他的眼神冷峻而堅定,雙手熟練地拉動弩弦,裝填箭矢。隨著"嗡"的一聲輕響,七支箭矢如同流星般破空而出,穿透了前排魏軍士兵的盾牌。鋒利的箭頭直接刺入身體,鮮血如泉湧般噴出,魏軍士兵慘叫著倒下,身後的同伴踩著他們的屍體繼續向前推進。
但魏軍的人數是漢軍的十倍有餘,倒下一批,立刻又補上一批,仿佛無窮無盡。城牆下,密密麻麻的魏軍士兵舉著盾牌,扛著雲梯,如潮水般湧向劍閣關。他們的喊殺聲響徹雲霄,震得人耳膜生疼。
"將軍!西城牆告急!"霍弋渾身浴血,鎧甲上的血跡早已分不清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他跌跌撞撞地衝到薑維麵前,大聲喊道。薑維轉頭望去,隻見幾輛巨大的衝車正在撞擊城門。衝車的前端是用整根巨木製成的撞錘,表麵裹著厚厚的鐵皮,每一次撞擊都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震得地麵都在顫抖,城門的門板已經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阿萊娜!帶羌騎從側翼突襲!"薑維當機立斷,大聲下令。阿萊娜身披銀鱗甲,騎在高大的棗紅馬上,宛如一位女戰神。她聽到命令後,彎刀出鞘,高高舉起,大聲呼喊:"羌人勇士們,隨我殺敵!"三百羌騎齊聲呐喊,馬蹄聲如雷,從關城一側殺出。
阿萊娜的彎刀在夜色中揮舞,寒光閃爍,所到之處,三名魏軍士兵的頭顱飛起,鮮血噴濺在她的鎧甲上。但就在此時,鮮卑援軍突然從山穀中殺出。他們騎著矯健的戰馬,手持強弓,騎射之術遠超漢軍想象。箭矢如蝗蟲般密集地射來,羌騎紛紛落馬,慘叫聲此起彼伏。
阿萊娜的手臂不幸中箭,鮮血瞬間染紅了衣袖。但她咬牙拔出箭矢,將染血的箭頭隨手一扔,再次高舉彎刀,大聲喊道:"結雁形陣!"羌騎們迅速調整陣型,在箭雨中艱難地抵抗著鮮卑騎兵的攻擊。阿萊娜的鮮血順著刀刃滴落,在黃土上綻開一朵朵妖豔的血花。
城牆上,薑維的連弩已經射至第七匣箭矢。他看著越來越近的魏軍雲梯,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大聲下令:"點火!"預先埋設在城牆下的桐油被士兵們點燃,刹那間,熊熊大火燃起,火舌迅速吞噬了數十架雲梯。魏軍士兵們在火海中慘叫奔逃,有的被活活燒死,有的慌不擇路從雲梯上摔下,摔得粉身碎骨。
但魏軍悍不畏死,後麵的士兵踩著同伴的屍體繼續攀爬雲梯。城樓上,漢軍士兵們用長矛、石塊奮力抵抗,與魏軍展開了慘烈的近身肉搏。刀劍相撞的鏗鏘聲、士兵們的喊殺聲、受傷者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劍閣關。
混戰中,薑維瞥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鍾會!他正站在中軍大帳前,手持令旗,指揮著魏軍的進攻。金絲繡邊的披風在夜風中獵獵作響,臉上帶著勝券在握的傲慢笑容。薑維心中怒火中燒,搭箭拉弦,瞄準鍾會。但就在即將發射的瞬間,一支流矢射中了他的肩頭。
劇痛讓薑維的手臂顫抖,箭矢偏離了方向。他聽見身後霍弋的怒吼:"將軍快走!"轉頭望去,隻見霍弋已率領數百死士,手持長矛,如同一柄利劍般衝向魏軍精銳。長矛刺入敵陣,鮮血飛濺,霍弋和死士們在敵群中左衝右突,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薑維爭取撤退的時間。
此刻的劍閣關,城牆已被攻破三處。漢軍士兵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最後一道防線,他們有的抱住魏軍士兵,從城牆上縱身躍下,與敵人同歸於盡;有的拉響腰間的炸藥,在爆炸聲中與敵軍同焚。薑維望著熊熊燃燒的關城,耳邊仿佛響起了諸葛亮那熟悉的聲音,想起了《出師表》中"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囑托,淚水不自覺地混著血水滑落臉頰。
他舉起連弩,用盡最後的力氣,對著洶湧而來的魏軍射出最後一箭。箭尾的紅纓在火光中隨風飄動,宛如一抹不屈的英魂,在這殘酷的戰場上傲然綻放。
第三折 奇謀暗計破危局
當薑維率領殘部退守劍閣內城時,身邊隻剩下八百名傷痕累累的士兵。他們有的拄著斷劍,有的捂著傷口,疲憊地靠在牆上,粗重的喘息聲在寂靜的街巷中回蕩。薑維自己也因失血過多麵色蒼白,他倚著染血的城牆,看著滿地狼藉的戰場,心中滿是悲涼。
突然,他的目光落在牆角堆積的桐油桶上,那些在戰前儲備的易燃物此刻安靜地堆放在那裏。薑維的腦海中閃過諸葛亮傳授給他的兵法韜略,想起了那著名的"空城計"。但如今魏軍勢大,此計絕無可能奏效。他眉頭緊皺,苦苦思索著破敵之策,片刻後,眼中突然閃過一道精光——火攻!或許這就是扭轉戰局的關鍵。
"傳令下去,"薑維強撐著身體,大聲下達命令,"收集所有桐油,在街巷埋設引火之物。霍弋,你帶領三百士兵加固內城防禦,務必守住每一道城門!"他的聲音雖然虛弱,但依然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霍弋領命後,立刻組織士兵行動起來,搬運石塊、修補城牆,一時間,內城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勞作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萊娜,你帶兩百人扮成百姓,在東門假意投降,引魏軍入甕。"薑維轉頭看向阿萊娜,目光中帶著信任與擔憂。阿萊娜微微一怔,隨即明白了他的計劃,她輕輕摘下頸間的狼牙項鏈,那是羌族勇士的象征,代表著勇氣和力量。她將項鏈遞給薑維,輕聲說道:"保重。"然後轉身,帶著兩百名士兵消失在夜色中。
子時,東門方向傳來了激烈的廝殺聲和喊叫聲。"漢軍已降!勿要傷我等性命!"阿萊娜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帶著幾分慌亂和恐懼。魏軍果然中計,在將領的指揮下,潮水般湧入內城。他們舉著火把,警惕地觀察著四周,卻沒有發現任何異常。
薑維握緊手中的火把,躲在暗處,靜靜地看著魏軍踏入預設的火陣。當最後一名魏軍士兵進入街巷後,他突然大喝一聲:"點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們紛紛點燃引線,刹那間,整條街巷化為一片火海。桐油燃燒時發出"劈啪"的聲響,火焰迅速蔓延,將毫無防備的魏軍士兵包圍。
魏軍士兵們在烈焰中發出淒厲的慘叫,有的四處奔逃,卻被火焰吞噬;有的試圖用武器撲打火苗,卻無濟於事。整個內城陷入了一片混亂,喊叫聲、哭嚎聲、火焰燃燒聲交織在一起,宛如人間地獄。
但鍾會很快反應過來,他不愧是魏軍的名將,迅速指揮魏軍結成盾牌陣,朝著中軍帳方向穩步推進。盾牌碰撞的聲音整齊而有力,他們踏著同伴的屍體,一步步逼近薑維所在的位置。
薑維手持連弩,且戰且退,最終退至劍閣深處的藏兵洞。這裏是諸葛亮生前預留的秘密據點,洞內空間寬敞,存放著十萬支箭矢和千斤火藥。薑維點燃火藥引線,巨大的爆炸聲震得山體搖晃,濃煙和碎石從洞口噴湧而出。魏軍的攻勢暫時被遏製,他們不得不停下腳步,重新調整戰術。
與此同時,霍弋率領的死士在魏軍後方發動了突襲。他們身著魏軍服飾,混入敵軍營地,見人便殺,製造出一片混亂。魏軍士兵們驚慌失措,不知道敵人從何處而來,自相殘殺的情況不斷發生。鍾會不得不分兵應對後方的騷亂,進攻的節奏被徹底打亂。
薑維趁機重整殘部,他看著麵前疲憊卻堅毅的士兵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些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即便在如此絕境中,依然沒有放棄希望。薑維大聲喊道:"劍閣在,蜀漢在!今日便是戰死,也要讓魏軍知道,蜀人不可辱!"士兵們齊聲呐喊,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將心中的悲憤和不屈全部釋放出來。
第四折 生死一線定乾坤
激烈的戰鬥持續到了第七日,漢軍早已彈盡糧絕。士兵們疲憊地靠在城牆上,有的傷口已經化膿,卻沒有藥物醫治;有的餓得頭暈眼花,卻隻能勉強咽下苦澀的草根。薑維站在城頭,望著遠處黑壓壓的魏軍陣營,心中泛起一絲悲涼。他撫摸著腰間的諸葛連弩,那是丞相諸葛亮留給他的最後遺物,承載著無數的期望和囑托。
突然,遠處的山道上響起了急促的馬蹄聲,煙塵滾滾。薑維眯起眼睛,努力辨認著來者。當看到漢軍的青色軍旗在風中飄揚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是廖化率領的援軍到了!
廖化的騎兵如同利劍般插入魏軍的側翼,他們手持長槍,呐喊著衝入敵陣。長槍所到之處,魏軍士兵紛紛落馬,鮮血染紅了黃土。魏軍的陣型頓時大亂,士兵們驚慌失措,四處逃竄。鍾會試圖重新組織防禦,但在漢軍騎兵的猛烈衝擊下,一切都顯得那麽徒勞。
薑維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時機,親自率領八百死士,手持武器,呐喊著殺出城門。諸葛連弩的嗡鳴聲響徹山穀,每一支箭矢都帶著漢軍的怒火,精準地射向魏軍士兵。在漢軍的前後夾擊下,魏軍傷亡慘重,戰場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混戰中,薑維與鍾會終於狹路相逢。鍾會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劍,眼神中帶著幾分不甘和憤怒。"薑維,你我皆是將才,何苦為蜀漢陪葬?"他揮舞著長劍,朝著薑維刺來,招式淩厲,帶著勢在必得的氣勢。
薑維冷笑一聲,舉劍格擋,金屬碰撞的火花四濺。"吾以忠義為劍,豈懼爾等奸佞!"他大喝一聲,手中的劍如遊龍般舞動,與鍾會展開了激烈的拚殺。兩人皆是當世名將,招式變幻莫測,一時之間難分勝負。
但薑維肩頭的舊傷在激戰中複發,疼痛如潮水般襲來,讓他的動作漸漸遲緩。鍾會趁機猛攻,劍鋒幾次險些刺中薑維要害。千鈞一發之際,一道寒光閃過,阿萊娜的彎刀從斜刺裏劈來,逼得鍾會不得不慌忙閃避。
原來,阿萊娜在完成誘敵任務後,立刻率領羌騎前來支援。她的彎刀在戰場上上下翻飛,如同一朵盛開的死亡之花,收割著魏軍士兵的生命。在她的支援下,薑維得以穩住陣腳,重新投入戰鬥。
此時,魏軍後方突然大亂。霍弋率領的士兵成功燒毀了魏軍的糧草輜重,衝天的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糧草被燒,意味著魏軍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資本,士兵們軍心大亂,紛紛潰逃。鍾會見大勢已去,無奈之下,隻得下令撤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魏軍如同喪家之犬,狼狽地逃離劍閣關。薑維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再也支撐不住,眼前一黑,栽倒在地。阿萊娜和霍弋連忙衝上前,將他扶起。薑維緩緩睜開眼睛,看著身邊的戰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這場驚心動魄的劍閣保衛戰,他們終於勝利了。
第五折 青山忠魂照汗青
三個月的時光如白駒過隙,曾經硝煙彌漫、滿目瘡痍的劍閣關,在薑維的帶領下煥然一新。晨光中,新砌的城牆泛著青灰色的光澤,雉堞整齊如齒,城樓上飄揚的蜀漢軍旗獵獵作響。街道兩旁,商鋪重新開張,吆喝聲、馬蹄聲與孩童的嬉笑交織成曲,運糧的車隊載著新麥碾過石板路,揚起細碎的金塵。
薑維扶著城垛遠眺,晨風掀起他褪色的披風。身後傳來輕快的腳步聲,阿萊娜抱著一捆箭杆走來,發間還別著朵新鮮的野菊:“將軍,羌部新製的狼牙箭已送到,比魏軍的弩矢還長三寸。”她將箭杆遞過去時,薑維瞥見她手腕上未愈的箭傷,那道猙獰的疤痕橫在小麥色的皮膚上,像道永遠無法抹去的印記。
正說著,霍弋匆匆趕來,鎧甲上還沾著修築工事的泥土:“報!成都傳來急訊!”他展開密信的手微微發抖,信紙在風中簌簌作響。薑維接過信的瞬間,指尖觸到絹布上暗紅的水漬——不知是墨漬還是血痕。
“陛下...陛下投降了。”霍弋聲音發顫。薑維握著信的手青筋暴起,眼前浮現出劉禪幼時在丞相府蹣跚學步的模樣,那時諸葛亮手把手教小皇子讀書,而如今那方印著玉璽的降書,卻要將數十年的心血付之一炬。
阿萊娜輕聲喚他:“將軍?”薑維深吸一口氣,將信折好收入懷中。遠處,百姓們正將一麵破損的“漢”字旗換下,新旗展開時,青色綢緞如江水漫過城樓。他轉身望向兩位副將,目光平靜卻堅定:“收拾行裝,我們去遝中。那裏有丞相留下的屯田,有三萬願意再戰的兒郎。”
三日後,遝中屯田區。薑維蹲在田埂上,親手將稻種撒入濕潤的泥土。遠處傳來陣陣操練聲,新招募的士兵正在練習使用改良後的連弩。一個滿臉稚氣的少年捧著陶罐跑來:“將軍,喝碗大麥粥!”薑維笑著接過,麥香混著野菜的清苦在口中散開,讓他想起當年在祁山與將士們分食粗糲軍糧的日子。
深夜,薑維在營帳中鋪開地圖。燭光下,鄧艾可能偷襲的陰平小道被朱砂重重標記。
他取出諸葛亮留下的《八陣圖》殘卷,指尖撫過泛黃的絹布,仿佛能感受到丞相當年的溫度。突然,帳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阿萊娜提著盞油燈闖入,火光映得她臉色發白:“軻比能的鮮卑騎兵出現在洮水北岸,離遝中不到百裏!”
薑維立刻起身,披甲的動作行雲流水。當他走出營帳,三萬將士已列隊完畢,月光灑在他們嶄新的皮甲上,泛起點點銀光。他躍上戰馬,抽出佩劍指向北方:“昔日丞相教我‘漢賊不兩立’,今日便是隻剩一兵一卒,也要讓這山河姓漢!”將士們的呐喊聲驚飛林間宿鳥,驚破了遝中寧靜的夜空。
鮮卑騎兵的鐵蹄聲由遠及近時,薑維早已在洮水設下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灌滿桐油的壕溝,第二道埋著削尖的竹簽,第三道則是五百架改良連弩。軻比能騎著通體雪白的戰馬出現在對岸,他頭戴狼頭金冠,身後三萬騎兵列成錐形陣,彎刀在月光下連成銀色的浪。
“薑維!你已是喪家之犬!”軻比能的喊聲混著風聲傳來,“降我鮮卑,封你為王!”薑維卻舉起連弩,七支箭矢破空而去,正中對岸的帥旗。狼頭旗轟然倒地的瞬間,漢軍點燃壕溝,熊熊烈火將洮水映得通紅。
混戰中,薑維的戰馬被流矢射中,他翻身落地,揮劍格開兩名鮮卑騎兵的攻擊。阿萊娜的彎刀及時劈來,救下他的性命。此時霍弋率伏兵從側翼殺出,漢軍的喊殺聲與鮮卑人的狼嚎聲交織,鮮血順著洮水蜿蜒而下,染紅了整片河灘。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刺破雲層,鮮卑騎兵終於退去。薑維站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鎧甲早已被鮮血浸透。他彎腰撿起一支折斷的狼牙箭,箭頭還沾著敵人的血肉。遠處,幸存的士兵們互相攙扶著清理戰場,有人哼起了《出師表》的調子,蒼涼的歌聲在山穀間回蕩。
阿萊娜遞來水囊,看著他疲憊卻依然堅毅的側臉:“接下來怎麽辦?”薑維仰頭灌了口水,望著南方連綿的山脈:“丞相說‘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隻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要在這遝中守著。守到陛下回心轉意,守到漢旗重新插上洛陽城頭。”
夕陽西下,餘暉為薑維的身影鍍上金邊。他腰間的諸葛連弩在暮色中泛著微光,仿佛在無聲訴說著未完的誓言。山風掠過麥田,沙沙作響,似是十萬英魂在低語,守護著這片浸透鮮血的土地,守護著永不熄滅的漢家燈火。
喜歡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請大家收藏:()逆天北伐:薑維鐵蹄踏破魏都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