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河洛初定整乾坤
字數:13968 加入書籤
第一折 洛陽城中文武爭
洛陽城的朱雀大街上,蜀軍士兵正在清理瓦礫。斷戟殘戈被堆在街角,陽光照在鏽跡斑斑的甲胄上,泛著暗啞的光。幾個老者蹲在殘破的屋簷下,看著士兵們小心翼翼地扶起倒伏的槐樹,其中一個捋著花白的胡須歎道:\"建興年間諸葛亮丞相率軍北伐時,我還見過蜀軍,那時的旗幟,和如今一般鮮紅啊。\"
薑維身著素色錦袍,在張翼、廖化的陪同下走在街麵上。他沒有穿鎧甲,腰間隻懸著一柄佩劍,靴子踩在尚未清掃幹淨的碎石上,發出輕微的響動。經過洛陽宮城的斷牆時,他伸手撫摸著被火藥熏黑的磚塊,那裏還殘留著攻城時的灼熱氣息。
\"將軍,洛陽令的人選已定,是前魏中郎陳泰。\"張翼遞過一份名冊,\"此人是陳群之子,在洛陽士族中頗有聲望,城破時帶著家眷封存府庫,並未抵抗。\"
薑維接過名冊,指尖劃過\"陳泰\"二字:\"他願歸順?\"
\"願降,但求保全洛陽百姓。\"廖化補充道,\"昨日他還帶人修複被戰火焚毀的糧倉,說要盡快讓百姓有糧可食。\"
正說著,街角傳來爭吵聲。一個蜀軍校尉正扯著個穿儒衫的年輕人,雙方劍拔弩張。薑維皺眉走近,聽見校尉怒吼:\"我家將軍有令,凡藏匿魏官文書者皆以通敵論處,你這刁民竟敢私藏戶籍冊!\"
年輕人昂著頭,手裏緊緊抱著個布包:\"此乃洛陽縣戶籍,關乎數千百姓生計,豈能讓你隨意焚毀?\"
\"放開他。\"薑維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校尉見是薑維,連忙鬆手。年輕人這才抬頭,看清來人後愣了愣,突然跪地:\"草民杜預,見過薑將軍!\"
\"你就是杜預?\"薑維扶起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這名字他早有耳聞,據說此人精通律法,曾為司馬昭草擬過《晉律》,沒想到竟在洛陽城中,\"戶籍冊可願交予官府?\"
杜預將布包呈上:\"非是草民抗命,隻因前魏戶籍多有訛誤,草民已核對三月,修正了數千處錯漏,願獻予將軍,助官府安撫百姓。\"
薑維翻開戶籍冊,隻見上麵用朱筆密密麻麻標注著修改之處,字跡工整嚴謹。他合上冊子遞還杜預:\"你願出任洛陽主簿,主持戶籍整理之事嗎?\"
杜預眼中閃過驚喜,隨即躬身:\"草民願效犬馬之勞!\"
一旁的張翼低聲道:\"將軍,此人是司馬昭舊部,恐不可信......\"
\"用人當觀其行,而非其過往。\"薑維打斷他,對杜預道,\"明日到州府衙署任職,所需人手、筆墨皆可調配。\"
待杜預離去,廖化憂心忡忡:\"如今洛陽城內,魏臣降者過半,但若委以重任,怕是......\"
\"我等興複漢室,非為屠戮,而是為安天下。\"薑維望著宮城方向,\"司馬懿逃往鄴城,河北未定,若洛陽不穩,我軍將腹背受敵。\"他對身後的親兵道,\"傳我令,凡願歸順的魏官,一律保留原職,有功者另行擢升;百姓免繳今年賦稅,官倉開倉放糧,賑濟貧弱。\"
回到臨時設置的大將軍府原魏司徒府),李狗剩正蹲在院裏擦拭鎧甲。見薑維回來,他連忙起身,鎧甲上的冰裂紋在陽光下閃著冷光——這是他在鄴城之戰中繳獲的魏軍重鎧,胸口還留著一道箭痕。
\"將軍,許昌送來的糧草已入倉,夏侯將軍派信使說,鄧艾在並州調集兵馬,似有南下之意。\"李狗剩遞過一封密信。
薑維拆開密信,眉頭微蹙。信中說鄧艾收攏了數萬殘兵,又聯合了鮮卑部落,在壺關囤積糧草,看樣子是想奪回洛陽。他將密信遞給張翼:\"鄧艾此人善用地形,壺關險峻,若他南下,我軍需早做防備。\"
張翼看罷信,沉吟道:\"可派阿萊娜率羌騎北上,扼守太行陘,阻斷並州通道。\"
\"羌部剛助我軍拿下宛城,不宜再勞煩。\"薑維搖頭,\"我自有計較。\"他對李狗剩道,\"你帶三百親兵,明日去偃師督造連弩車,越多越好,需在半月內完工。\"
李狗剩抱拳:\"末將遵命!\"轉身時鎧甲碰撞發出鏗鏘聲,走到門口又回頭,\"將軍,方才見陳泰在府外徘徊,似有要事稟報。\"
薑維道:\"讓他進來。\"
陳泰身著朝服,手持一卷文書,見到薑維便躬身行禮:\"將軍,洛陽城內有二十餘處塢堡,皆為魏室宗親所建,囤積糧草兵器,拒不歸順,其中以曹爽之弟曹羲的塢堡最為頑固,昨日還射殺了前去招降的使者。\"
薑維接過文書,上麵列明了塢堡的位置和兵力。他手指在\"曹羲塢堡\"上重重一點:\"明日辰時,你帶路,我親自去會會這位曹侯爺。\"
次日清晨,薑維隻帶了五百親兵,隨陳泰前往城西的曹羲塢堡。塢堡建在邙山餘脈上,牆高丈餘,門口立著兩尊石獅,牆頭的魏軍弓弩手嚴陣以待,旗杆上\"曹\"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來者何人?\"牆頭傳來喝問,曹羲身著銀甲,手扶垛口向下望。
\"漢大將軍薑維。\"薑維勒住馬,朗聲道,\"曹侯爺若肯開堡歸順,可保一族平安,否則......\"
\"否則怎樣?\"曹羲冷笑,\"我乃魏室宗親,豈會降你蜀漢逆賊?\"他猛地揮手,\"放箭!\"
箭矢如雨點般射下,親兵們舉盾格擋,\"叮叮當當\"的碰撞聲不絕於耳。薑維卻未動怒,隻是從懷中掏出一卷帛書,對陳泰道:\"煩請陳大人宣讀。\"
陳泰展開帛書,聲音洪亮:\"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魏篡漢,乃國之賊寇,然念及洛陽百姓無辜,凡歸順者既往不咎。曹羲若獻堡投降,可封列侯,食邑千戶......\"
牆頭的箭矢漸漸稀疏,不少魏軍士兵麵麵相覷。曹羲見狀大怒,拔劍砍倒身邊一個猶豫的士兵:\"誰敢動搖軍心,這就是下場!\"
薑維見狀,對親兵道:\"取連弩來。\"
兩架小型連弩被抬上,薑維親自裝填箭矢,對準牆頭的旗杆。隨著\"嗡\"的一聲,弩箭穿透旗繩,\"曹\"字大旗轟然墜地。
塢堡內一片嘩然。薑維勒馬向前,聲音傳遍塢堡:\"堡內將士,若肯斬殺曹羲獻堡,皆有重賞!\"
話音未落,塢堡內突然傳來喊殺聲。片刻後,堡門\"嘎吱\"作響地打開,幾個士兵推著五花大綁的曹羲走出,跪地高呼:\"我等願降!\"
薑維看著被押過來的曹羲,此人麵如死灰,癱在地上。他對陳泰道:\"按詔書上說的辦,厚待歸降將士,清點糧草入庫。\"
返回府衙的路上,陳泰忍不住問:\"將軍怎知堡內會有人響應?\"
\"曹羲殘暴,早已失盡人心。\"薑維望著邙山,\"昔日曹爽專權,這兄弟二人魚肉百姓,洛陽人早就恨之入骨。\"他勒住馬,對身後的親兵道,\"傳令各軍,凡魏室宗親的塢堡,一律先招降,不降者再強攻,切記不可濫殺無辜。\"
夕陽西下時,李狗剩匆匆趕回,臉上帶著喜色:\"將軍,偃師的連弩車已造出五十架,馬鈞先生說還能改進,射程可再增三十步!\"
薑維點頭:\"甚好。讓馬鈞先生多造火箭,備足硫磺硝石。\"他知道,鄧艾的大軍遲早會來,洛陽城的平靜,隻是暫時的。
第二折 河北風雲暗潮湧
鄴城的魏王府內,燭火徹夜未熄。司馬懿躺在病榻上,臉色蠟黃如紙,呼吸微弱。司馬昭跪在榻前,握著父親枯瘦的手,淚水在眼眶裏打轉:\"父親,太醫說您隻需靜養,切莫再勞心國事......\"
\"洛陽......洛陽丟了......\"司馬懿的聲音嘶啞,每說一個字都牽動著胸口的傷口,那是在鄴城決戰中被薑維刺傷的舊傷,\"薑維......此人......不除......我死不瞑目......\"
司馬昭咬牙道:\"兒子已命鄧艾在並州整軍,鍾會在兗州募兵,待兵力集結,定能奪回洛陽,斬殺薑維!\"
\"薑維......用兵......詭詐......\"司馬懿劇烈咳嗽起來,咳出的痰中帶著血絲,\"不可......輕敵......\"他從枕下摸出一封密信,顫抖著遞給司馬昭,\"這是......從洛陽城內傳出的密信......你自己看吧......\"
司馬昭接過密信,展開一看,臉色驟變。信中說薑維在洛陽大肆啟用魏臣,甚至讓陳泰、杜預等舊臣執掌要職,還開倉放糧收買民心,如今洛陽百姓已漸漸歸附蜀漢。
\"此乃薑維的攻心之計!\"司馬昭將密信捏成一團,\"父親放心,兒子明日就親率大軍南下,定要踏平洛陽!\"
\"不可......\"司馬懿拉住他,\"你不是......薑維的對手......讓鄧艾......為主將......你輔之......\"他喘了口氣,\"鄧艾......善守......鍾會......善攻......你需......調和二人......不可......內鬥......\"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鍾會掀簾而入,一身戎裝,甲胄上還沾著塵土:\"太傅,末將已從兗州帶回三萬精兵,願即刻出兵,收複洛陽!\"
司馬懿睜開眼,看著鍾會意氣風發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憂慮:\"士季鍾會字),你......不可......急功近利......\"
鍾會不以為然:\"太傅多慮了,薑維不過是僥幸取勝,末將隻需一戰,便能將其擊潰!\"
司馬昭見狀,連忙打圓場:\"士季遠道而來,先歇息幾日,待鄧艾將軍到來,再商議出兵事宜。\"
鍾會雖不情願,但見司馬懿病重,也不好再爭執,隻得抱拳告退。
三日後,鄧艾抵達鄴城。他身著粗布鎧甲,腳蹬草鞋,與鍾會的錦衣華服形成鮮明對比。議事廳內,鄧艾看著輿圖,沉聲道:\"薑維在洛陽根基未穩,我軍當趁此時機,兵分三路:一路攻偃師,斷其糧道;一路攻孟津,絕其水路;主力直逼洛陽,三麵夾擊,定能取勝。\"
鍾會冷笑:\"鄧將軍此法太過保守。末將願率五千精兵,奇襲洛陽城南的伊闕關,直插蜀軍腹地,活捉薑維!\"
\"伊闕關地勢險要,薑維定會重兵把守,此乃險招。\"鄧艾搖頭反對。
兩人爭執不下,司馬昭隻得請出病榻上的司馬懿。司馬懿躺在擔架上,被抬到議事廳,聽了二人的計策,緩緩道:\"可......分兵......鄧艾......攻偃師......鍾會......襲伊闕......昭兒......率主力......佯攻洛陽......待蜀軍分兵......再合圍......\"
計策既定,魏軍即刻行動。鄧艾率領五萬大軍,向偃師進發;鍾會親率五千精兵,秘密向伊闕關移動;司馬昭則統領十萬主力,在鄴城外圍集結,擺出要強攻洛陽的架勢。
消息傳到洛陽時,薑維正在府衙與杜預核對戶籍。聽聞魏軍動向,他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鄧艾攻偃師,意在斷我糧道;鍾會襲伊闕,想抄我後路;司馬昭主力不動,是想牽製我軍。\"薑維指著輿圖,\"此乃司馬懿的連環計,看似三路並進,實則想讓我軍分兵,再逐個擊破。\"
張翼道:\"可派廖化將軍守偃師,阿萊娜率羌騎援伊闕,將軍坐鎮洛陽,可保無虞。\"
\"不妥。\"薑維搖頭,\"鄧艾善守,廖化將軍若去偃師,怕是會被纏住;伊闕關地勢險要,鍾會五千人未必能攻克,但羌騎若動,並州的鮮卑騎兵可能會趁機南下。\"
李狗剩忍不住道:\"將軍,不如末將帶連弩營去偃師,定能守住!\"
薑維看向李狗剩,突然笑道:\"你去可以,但不是守偃師。\"他對眾將道,\"鄧艾大軍剛到偃師,立足未穩,李狗剩率五千精兵,攜帶連弩車,今夜奇襲其營寨,燒其糧草;張翼將軍率三萬大軍,佯裝馳援伊闕,實則埋伏在半途,待鍾會經過,伏擊之;廖化將軍守洛陽,緊閉城門,不出戰;我親自去孟津,調水軍襲擾司馬昭的糧道。\"
眾將領命而去。李狗剩回到營中,立刻挑選精兵,將五十架連弩車裝上馬車,趁著夜色向偃師進發。行至半途,他讓士兵們熄滅火把,借著月光在林間穿行,馬蹄裹著麻布,悄無聲息。
黎明時分,李狗剩的軍隊抵達鄧艾營寨外。魏軍士兵正在埋鍋造飯,炊煙嫋嫋升起。李狗剩一聲令下,連弩車同時發射,火箭如流星般射向營寨的糧草堆。
\"轟!\"
糧草堆瞬間燃起大火,濃煙滾滾。魏軍猝不及防,紛紛潰散。李狗剩率軍衝殺,連弩車不斷發射,將試圖反撲的魏軍射倒一片。鄧艾在中軍帳中聽聞變故,連忙組織抵抗,但蜀軍攻勢迅猛,糧草營已被燒毀大半,隻得下令撤軍。
李狗剩追殺十餘裏,見魏軍遠去,才下令回師。回營途中,士兵們扛著繳獲的旗幟,歡呼雀躍。李狗剩摸著連弩車的鐵架,上麵還殘留著灼燒的痕跡,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與此同時,張翼在伊闕關附近設伏。鍾會的五千精兵果然經過,被蜀軍伏擊,死傷過半。鍾會率殘兵突圍,逃往鄴城,一路上狼狽不堪。
薑維則親率水軍,從孟津出發,順流而下,夜襲司馬昭的糧船。蜀軍小船靈活,火箭射向糧船,火光映紅了河麵。司馬昭的糧草損失慘重,隻得下令暫緩進攻。
三路魏軍皆敗,消息傳回鄴城,司馬懿聽聞後,一口鮮血噴出,昏死過去。司馬昭等人慌忙施救,王府內一片混亂。
洛陽城內,蜀軍將士歡慶勝利。薑維站在城頭,望著河北方向,知道這隻是暫時的勝利。司馬懿雖病,但鄧艾、鍾會仍在,河北的魏軍實力尚存,一場更大的戰爭,還在等待著他們。
第三折 士族歸心定根基
洛陽城的州府衙署內,杜預正在整理文書。案幾上堆滿了竹簡,其中一卷是新修訂的《洛陽稅法》,上麵用朱筆標注著\"每畝稅糧減三成,桑田免征\"的字樣。他拿起竹簡,輕聲念道:\"此令一出,洛陽百姓定會感恩戴德。\"
\"不僅要百姓感恩,更要士族歸心。\"薑維的聲音從門口傳來,他手裏拿著一封書信,正是從潁川荀氏發來的。信中說荀氏願率潁川士族歸順蜀漢,條件是保留其祖產和族中子弟的仕途。
杜預放下竹簡,躬身道:\"將軍打算應允?\"
\"應允。\"薑維坐下,將書信遞給杜預,\"潁川荀氏乃中原望族,若能歸順,其他士族定會效仿。\"他頓了頓,\"但需加一條,族中子弟需通過科舉方能入仕,不可世襲。\"
杜預眼中閃過欽佩:\"將軍此舉,既安了士族之心,又立了朝廷規矩,高明。\"
正說著,陳泰匆匆進來,手裏拿著一份名單:\"將軍,洛陽周邊的塢堡已盡數歸順,這是各塢堡獻上的糧草清單,共計五十萬石。\"
薑維接過清單,滿意地點頭:\"陳大人治理有方,當記一功。\"他對杜預道,\"將這些糧草分撥下去,一部分存入官倉,一部分賑濟貧弱,還有一部分運往前線,支援偃師守軍。\"
陳泰猶豫道:\"將軍,如今河北未平,若對士族太過寬容,怕是會養虎為患。\"
\"我等興複漢室,非為與士族為敵,而是為天下蒼生。\"薑維看著窗外,\"昔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打壓士族,結果如何?司馬懿篡魏,正是因為士族不滿曹氏苛政。\"他對陳泰道,\"你可代我去拜訪洛陽的士族,告訴他們,隻要歸順漢室,恪守國法,朝廷定會待之以禮。\"
陳泰領命而去。杜預望著他的背影,對薑維道:\"將軍如此信任陳泰,不怕他有異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薑維拿起《洛陽稅法》,\"杜大人,這稅法還需盡快頒布,讓百姓早得實惠。\"
幾日後,《洛陽稅法》正式頒布,洛陽城內一片歡騰。百姓們奔走相告,紛紛到官署繳納賦稅,比往年踴躍得多。一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士族,見蜀漢政策寬厚,也陸續表示歸順。
潁川荀氏的代表荀勖來到洛陽,拜見薑維。荀勖身著錦袍,手持玉圭,舉止文雅。他向薑維獻上荀氏的族譜和資產清單,躬身道:\"荀氏願歸順大漢,為將軍效力。\"
薑維扶起他,笑道:\"荀大人不必多禮,朝廷正需像荀氏這樣的望族相助。\"他對荀勖道,\"我打算在洛陽設立太學,招收中原子弟入學,不知荀氏願不願推薦名師?\"
荀勖眼中閃過驚喜:\"將軍有此遠見,荀氏自當效力。家叔荀顗乃當世大儒,願來太學執教。\"
\"甚好。\"薑維大喜,\"太學之事,就拜托荀大人操辦了。\"
荀勖領命而去。杜預對薑維道:\"將軍設立太學,既可培養人才,又能拉攏士族,實乃妙計。\"
\"不僅如此。\"薑維道,\"太學還可傳播漢家文化,讓中原百姓重歸漢室正統。\"他看向北方,\"司馬懿在鄴城,定然也在拉攏士族,我們必須搶占先機。\"
為了進一步拉攏士族,薑維決定舉辦一場宴會,邀請洛陽及周邊的望族代表參加。宴會設在原魏文帝曹丕所建的銅雀台洛陽複建的小型銅雀台),台上擺滿了佳肴,樂師演奏著漢家雅樂。
席間,薑維舉杯道:\"諸位大人,昔日漢室中衰,曹魏篡權,天下動蕩。如今我軍興複漢室,定都洛陽,皆賴諸位相助。我薑維在此立誓,定當輕徭薄賦,與民休息,讓中原重現太平盛世!\"
士族代表們紛紛起身舉杯,響應薑維的誓言。宴會上氣氛融洽,不少士族代表表示願意支持蜀漢,為興複漢室貢獻力量。
宴會結束後,杜預對薑維道:\"將軍今日之舉,徹底贏得了士族的心。\"
薑維卻憂心忡忡:\"士族歸心隻是第一步,河北的魏軍仍在,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他對李狗剩道,\"你明日帶一隊親兵,去河北邊境探查魏軍動向,務必小心。\"
李狗剩領命而去。他知道,如今洛陽根基初定,但河北的威脅仍在,隻有徹底擊敗魏軍,才能讓漢室真正複興。
第四折 兵臨城下守河洛
鄴城的魏王府內,司馬懿的病情日益沉重。他躺在病榻上,聽著司馬昭匯報前線的戰況,眼中閃過一絲絕望。
\"父親,鄧艾將軍在並州大敗鮮卑騎兵,鍾會將軍收複了兗州部分失地,但洛陽方向,薑維的勢力越來越穩固,不少士族都歸順了蜀漢。\"司馬昭道。
司馬懿咳嗽著,艱難地說:\"薑維......此人......不可小覷......若不......除之......曹魏......危矣......\"他抓住司馬昭的手,\"你......即刻......調集......所有兵力......強攻洛陽......否則......來不及了......\"
司馬昭含淚點頭:\"兒子遵命。\"
幾日後,司馬昭調集了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再次向洛陽進發。鄧艾率軍攻偃師,鍾會率軍攻伊闕關,司馬昭親率主力攻洛陽。
消息傳到洛陽,薑維正在太學視察。聽聞魏軍大舉進攻,他立刻返回府衙,召集眾將議事。
\"魏軍勢大,我軍兵力不足,當以守為主。\"薑維指著輿圖,\"廖化將軍守偃師,依托連弩車和城防,堅守不出;張翼將軍守伊闕關,利用地形優勢,阻擊鍾會;我守洛陽,親自指揮防禦。\"他對李狗剩道,\"你率五千騎兵,在洛陽周邊遊擊,襲擾魏軍糧道。\"
眾將領命而去。李狗剩回到營中,挑選了五千精銳騎兵,準備出發。出發前,他來到薑維麵前,抱拳道:\"將軍,末將定不辱使命,定要讓魏軍糧草斷絕!\"
薑維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行事,切莫輕敵。\"
李狗剩率軍出發後,薑維登上洛陽城頭,望著遠處黑壓壓的魏軍大營,神色凝重。他對身邊的陳泰道:\"陳大人,組織百姓加固城防,備好滾石、擂木、火箭,準備迎戰。\"
陳泰領命而去。洛陽城內的百姓聽聞魏軍來襲,紛紛響應,青壯年男子幫助士兵搬運守城物資,婦女則在家中做飯,送往城頭,全城上下,齊心協力。
幾日後,司馬昭的大軍抵達洛陽城下,開始攻城。魏軍士兵推著雲梯,扛著攻城錘,向城牆發起猛攻。城頭上,蜀軍士兵奮勇抵抗,滾石、擂木如雨點般落下,火箭射向魏軍,城下頓時一片火海。
薑維手持佩劍,在城頭指揮作戰。他時而下令放箭,時而下令投擲滾石,指揮若定。李狗剩的騎兵則在魏軍後方襲擾,燒毀了不少糧草,讓司馬昭的大軍陷入困境。
偃師方向,鄧艾的大軍猛攻偃師城。廖化依托連弩車和城防,頑強抵抗。連弩車發射的火箭威力巨大,魏軍死傷慘重,始終無法攻破城池。
伊闕關方向,鍾會的大軍遭到張翼的頑強阻擊。伊闕關地勢險要,張翼利用地形,設下埋伏,多次擊退鍾會的進攻。鍾會損兵折將,卻始終無法攻克伊闕關。
雙方激戰數日,魏軍進展甚微,反而損失慘重。司馬昭看著屍橫遍野的城下,心中焦急萬分。他知道,再這樣耗下去,魏軍的糧草將會耗盡,到時候隻能撤退。
就在這時,鄧艾派人送來消息,說他已經找到一條小路,可以繞到偃師後方,奇襲蜀軍。司馬昭大喜,連忙下令鄧艾按計行事。
鄧艾率領一支精銳部隊,沿著小路悄悄繞到偃師後方。廖化猝不及防,偃師城被攻破。廖化率殘兵突圍,向洛陽撤退。
偃師失守的消息傳到洛陽,薑維心中一沉。他知道,偃師失守,洛陽的糧道被斷,形勢變得危急起來。
\"將軍,偃師失守,我們的糧草最多隻能支撐半月。\"張翼憂心忡忡地說。
薑維沉吟道:\"事已至此,隻能拚死一戰。\"他對眾將道,\"明日,我親自率軍出城,與司馬昭決戰。\"
眾將紛紛勸阻:\"將軍,不可冒險!\"
\"如今形勢危急,若不出戰,隻能坐以待斃。\"薑維道,\"我意已決,眾將無需多言。\"
次日,薑維率領三萬蜀軍,打開洛陽城門,向魏軍發起進攻。蜀軍士兵士氣高昂,奮勇殺敵。薑維身先士卒,揮舞著佩劍,斬殺了數名魏軍將領。
司馬昭沒想到薑維會主動出城作戰,一時有些慌亂。但魏軍兵力占優,很快穩住陣腳,與蜀軍展開激戰。
雙方激戰半日,死傷慘重。薑維見難以取勝,下令撤軍。蜀軍且戰且退,返回洛陽城。
回到城中,薑維看著疲憊的士兵,心中沉重。他知道,洛陽城的形勢越來越危急,若不能想出辦法,洛陽城遲早會被攻破。
就在這時,李狗剩從外麵回來,臉上帶著喜色:\"將軍,末將在魏軍後方截獲了一批糧草,足夠我軍支撐一月!\"
薑維大喜:\"太好了!李將軍立了大功!\"他對李狗剩道,\"你立刻將糧草運回城中,妥善保管。\"
李狗剩領命而去。薑維望著城外的魏軍大營,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他知道,隻要堅守下去,總有轉機。
第五折 奇兵天降破重圍
洛陽城被圍的消息傳到潁川,荀勖立刻召集族中子弟商議。荀顗道:\"洛陽危急,我等當出兵相助,以報薑將軍的知遇之恩。\"
荀勖點頭:\"叔父所言極是。我已聯絡了潁川的其他士族,共集結了五萬兵馬,準備馳援洛陽。\"他對眾人道,\"薑維將軍在洛陽堅守,我們從後方襲擾魏軍,定能解圍。\"
眾人紛紛響應。荀勖率領五萬兵馬,向洛陽進發。
與此同時,阿萊娜在羌部得知洛陽被圍,也率領三萬羌騎,向洛陽趕來。她知道,薑維需要幫助,羌部不能坐視不理。
洛陽城下,司馬昭的大軍仍在猛攻。蜀軍士兵雖然奮勇抵抗,但糧草日益減少,士氣漸漸低落。薑維看著城頭上疲憊的士兵,心中焦急萬分。
\"將軍,城外的魏軍攻勢越來越猛,我們快撐不住了。\"張翼道。
薑維望著遠處的魏軍大營,沉吟道:\"再堅持幾日,或許會有轉機。\"
幾日後,荀勖的五萬兵馬抵達洛陽附近。他沒有立刻進攻,而是派人悄悄聯絡薑維,約定裏應外合。
薑維接到消息,大喜過望。他對眾將道:\"潁川的援軍到了,我們今夜行動,夾擊魏軍!\"
當晚,薑維率領蜀軍從洛陽城殺出,荀勖率領兵馬從後方襲擾魏軍。魏軍猝不及防,陷入混亂。司馬昭連忙組織抵抗,但蜀軍和潁川兵馬前後夾擊,魏軍死傷慘重。
就在這時,阿萊娜率領的三萬羌騎趕到。羌騎勇猛善戰,衝入魏軍陣中,如入無人之境。魏軍腹背受敵,徹底潰敗。
司馬昭見大勢已去,率領殘兵向鄴城撤退。薑維率軍追擊,斬殺魏軍數萬人,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和武器。
洛陽之圍解除,蜀軍將士和洛陽百姓一片歡騰。薑維站在城頭,望著前來馳援的荀勖和阿萊娜,心中感慨萬千。
\"荀大人,阿萊娜首領,多謝你們前來相助。\"薑維道。
荀勖躬身道:\"將軍客氣了,我等乃為興複漢室而來。\"
阿萊娜笑著說:\"薑將軍,我們羌部永遠支持你。\"
薑維看著眾人,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隻要大家齊心協力,興複漢室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幾日後,薑維在洛陽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宴,犒賞將士和前來馳援的盟友。宴會上,薑維舉杯道:\"諸位,洛陽之圍解除,乃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鄴城的魏軍仍在,我們還需繼續努力,徹底平定河北,興複漢室!\"
眾人紛紛舉杯響應,宴會上氣氛熱烈。
夜深了,薑維獨自站在洛陽城頭,望著北方的星空。他知道,前路還很漫長,還有很多困難等待著他。但他有信心,有決心,帶領大家實現興複漢室的大業。
他拔出佩劍,指向北方,心中默念:\"先帝,丞相,我薑維定不辱使命,興複漢室,還於舊都!\"
劍身在月光下閃著冷光,仿佛在見證著他的誓言。河洛大地,終於迎來了暫時的安寧,但屬於薑維的戰爭,還遠遠沒有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