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跨維對話

字數:2033   加入書籤

A+A-


    量子計算機 "伏羲" 的核心艙發出蜂鳴時,李未然正用神經接口連接故宮穹頂的全息矩陣。三百年來從未有過的高頻共振突然穿透腦波,中央處理器的液態金屬麵板上,比鄰星 b 傳來的冰紋數據流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組 —— 那些由恒星風刻蝕在行星岩石上的溝壑,竟與敦煌經卷的朱砂冰裂紋形成同頻震動。
    "破譯進度 100。"ai 助理的聲線帶著罕見的顫音。穹頂突然暗如星夜,遊客們仰起的麵孔被數百萬公裏外的光芒照亮:比鄰星的岩層掃描圖上,十二道放射狀裂紋組成的星圖緩緩旋轉,每道紋路的節點都對應著地球文明的關鍵年份 —— 良渚玉琮的切割痕、景德鎮瓷窯的火裂紋、寒江沉棺的柏木紋理,甚至蘇晚銀鐲上的雙蛇凹點。
    "信息主體...... 隻有一句話。" 李未然的手指撫過懸浮在空氣中的光紋,外星文明的量子波在此刻轉化為地球語言,每個音節都帶著恒星風的凜冽:"我們也用裂紋記錄洪水、戰爭與星辰,因為真正的文明,從不怕裂痕,隻怕遺忘。" 話音落下的瞬間,穹頂的冰裂紋玻璃幕牆突然滲出幽藍熒光,將人類文明博物館的每一道展品紋路都點亮成星河。
    人群中傳來抽氣聲。那位曾在百年前拾得金屬葉片的銀發少年,此刻正握著祖父小林留下的修複日誌,看見日誌扉頁的冰裂紋插圖與穹頂投影完美重合。更驚人的是,比鄰星信息的末尾突然浮現出一串量子編碼,解析後竟呈現出清晰的英文:" not be atered."—— 正是玄冰閣刻在七棺內側的 "禁改史" 誓言,跨越四光年的時空,以另一種文明的文字重現。
    "他們怎麽會知道......" 有遊客指著穹頂喃喃自語。李未然望向博物館中央的銀鐲量子複刻品,發現它正與比鄰星的裂紋信號產生共振,雙蛇銜冰紋上泛起的光點,恰好組成地球與比鄰星的星際坐標。ai 助理突然調出百年前的影像資料:蘇晚在修複室對著全息星圖比劃的手勢,竟與比鄰星文明傳遞的 "裂紋語言" 基礎手勢完全一致。
    黃昏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掠過穹頂時,整個故宮突然變成巨大的共鳴腔。太和殿的鴟吻雕塑開始流淌液態光,那是量子計算機將外星信號轉化為聲波的具象化;七棺展櫃的玄武紋眼瞳處,投射出比鄰星洪水衝刷形成的溝壑影像,與白洋澱沉棺的冰裂紋形成跨星係的對話。最震撼的是,所有參觀者手腕上的文明紋脈徽章同時發燙,徽章表麵的冰裂紋路正在自動更新,融入比鄰星傳來的守護印記。
    "這不是偶然。" 李未然的神經接口收到來自 "伏羲" 的預警,"比鄰星信號中包含對地球古文明的深度解析,他們監測到我們用冰裂紋守護曆史的行為......" 他的話音被穹頂突然爆發的白光打斷,外星文明的全息影像出現在光束中,那些由能量流構成的生命體身上,竟布滿著與玄冰閣徽記同源的螺旋紋路。
    閉館後的深夜,李未然獨自站在七棺展櫃前。展櫃玻璃上凝結著新的冰花,每朵都是地球與比鄰星裂紋的融合形態。他摸出百年前小林留下的金屬葉片,發現葉片在量子信號的影響下正在生長出新的紋路 —— 那是跨越維度的文明握手,是所有用裂痕記錄真相的守護者,在宇宙中找到彼此的證明。
    當黎明的光穿透穹頂,故宮的外牆開始顯影出新的文字。那些由量子光流寫成的符號,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而是地球冰裂紋與比鄰星岩紋共同構成的新語言,首句翻譯過來是:"當我們在星塵中刻下第一道痕,就知道終會遇見另一隻握鑿的手。"
    而在博物館的地下檔案室,蘇晚的修複日誌正自動翻到新的一頁,空白紙麵上緩緩浮現出比鄰星文明的最後一條信息,用的是她生前最熟悉的鋼筆字跡:" ho refuse to fet."—— 曆史是一道裂痕,連接著所有拒絕遺忘的靈魂。這行字的下方,冰裂紋正在紙頁間生長,將地球與比鄰星的紋路,永遠鎖進時光的掌紋裏。
    喜歡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請大家收藏:()血契輪回:從光緒之死到2026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