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鍾小艾入漢東大學
字數:3213 加入書籤
京海的項目已經穩定推進,陳泰那邊雖然還在暗中使絆子,但已掀不起大浪。
時間過去了兩年,一切都很順利,與此同時,漢東大學也迎來了一個新麵孔——鍾小艾。
她穿著一件素色連衣裙,背著書包走進政法係報到點時,陽光正從教學樓的玻璃頂灑下來,落在她的肩上。
她抬頭看了看掛著“政法係新生接待處”牌子的桌子,邁步走了過去。
“同學,請問是鍾小艾嗎?”一位戴著金絲眼鏡的中年男子抬起頭,翻著手中的名單。
“是的。”鍾小艾點頭,遞上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歡迎你加入政法係。”那人合上名單本,露出一絲溫和的笑容,“我是高育良,剛調任政法係主任。”
“高老師好。”鍾小艾禮貌地回應。
高育良接過她的資料,一邊登記一邊打量著眼前這個女孩。
她個子不高,五官清秀,眼神卻格外堅定,不像是普通新生那種初入校園的懵懂感。
“你父親是鍾正國?”高育良忽然問道。
鍾小艾微微一怔:“我希望老師能保密,我父親跟幹爹都說在學校我就是一個普通家庭孩子。”
“好的,老師不會跟人說,不過你父親真了不起,他年輕時候在陝北插隊的事跡,我在黨校的時候就聽過一些。”高育良笑了笑,“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鍾小艾沒說什麽,隻是點了點頭。
高育良將登記表遞給她:“這是你的班級分配和課程安排,明天正式上課。”
鍾小艾接過表格,道了聲謝,轉身離開。
看著她遠去的背影,高育良若有所思地合上了登記簿。
幾天後,政法係正式開課。高育良作為係主任,親自講授第一堂《行政法基礎》。
教室裏坐滿了學生,鍾小艾坐在靠窗的位置,手裏拿著筆記本,神情專注。
高育良站在講台上,掃視了一圈台下,目光在鍾小艾身上停留了幾秒,然後開始講課。
“行政法的核心在於權力與責任的平衡……”他的聲音平穩有力,條理清晰,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可就在講到一半時,鍾小艾忽然舉手打斷了他。
“高老師,我有個問題。”她的聲音不大,卻很清晰。
高育良愣了一下,隨即點頭:“你說。”
“您剛才提到‘行政權力應當服務於人民’,但我認為,在現實中,這種理想狀態很難實現。”
鍾小艾翻開筆記本,“因為官僚體係本身就會產生惰性,甚至腐敗。
如果沒有足夠的外部監督機製,所謂的服務,很可能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控製。”
高育良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著她,眼神中多了幾分興趣。
“你的觀點很有意思。”他緩緩說道,“但你有沒有考慮過,體製內部也有自我修正的能力?
比如我們設立的紀檢係統、審計製度,這些都是為了防止權力濫用。”
鍾小艾輕輕搖頭:“這些製度確實存在,但在實際運行中往往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缺乏獨立性和執行力。”
高育良沉吟片刻,忽然笑了:“看來你是做過功課的。”
鍾小艾點頭:“我父親經常跟我聊這些事,他對體製的理解很深刻。”
“那你呢?”高育良看著她,“你想怎麽做?”
“我想從基層做起。”鍾小艾語氣堅定,“了解真實的運作流程,再想辦法推動改變。”
高育良望著她,眼神中第一次浮現出一種複雜的神色。他原本以為這隻是一個普通的新生,沒想到她的思維如此成熟,而且對現實政治有著超乎年齡的認知。
“很好。”他點點頭,“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下課後,高育良走出教室,站在走廊盡頭,望著窗外的梧桐樹出神。
“也許……我真的該做點什麽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高育良開始頻繁關注鍾小艾的表現。她在課堂上的發言越來越大膽,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尖銳。有時甚至會質疑教材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高育良布置了一個關於“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討論課題。鍾小艾提交的報告不僅分析了現有體製的弊端,還提出了幾項具體的改革建議,包括引入第三方評估機製、加強信息公開等。
高育良看完後,久久無語。
那天晚上,他在辦公室裏翻看鍾小艾的報告,越看越覺得心裏有種說不清的悸動。
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一直埋頭於學術研究,似乎忽略了最根本的東西——真正的改變,不是寫在論文裏的,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
“也許……我也可以試試。”他低聲自語。
第二天,他在係務會議上提到了鍾小艾的觀點,並建議將部分建議納入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試點。
“我們不能隻教學生理論,更要讓他們思考如何應用。”他說,“否則,我們的教育就失去了意義。”
會議室內,幾位老教授麵麵相覷,有人皺眉,有人點頭。
但高育良知道,他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而在政法係的教室裏,鍾小艾依舊坐在靠窗的位置,靜靜聽著高育良講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