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高層施壓緩矛盾

字數:5389   加入書籤

A+A-


    丁義珍把手機放回褲兜時,天邊剛泛出灰白。車停在金羊鎮郵局門口,他沒熄火,等老劉把包裹登記完,才調頭往縣裏開。
    半路上接到財政局小王的電話,說昨晚那筆從“區域發展基金”轉出的款子,今早又走了兩筆,合計一千四百萬,用途寫著“市政配套預付款”。
    他一腳油門踩到底。
    縣政府大樓才亮燈,丁義珍直奔檔案室,調出近三個月的資金流水備份。
    電腦屏幕上的數字跳得他眼睛發酸,可那條被激活的死賬賬戶像根刺,紮得他坐不住。
    把數據加密打包,發到一個從不用的郵箱,標題寫“九十年代跨境結算案例參考”,收件人是鍾正國辦公室的內線通道。
    做完這些,他拎著保溫杯去了易學習辦公室。
    老易正啃饅頭就鹹菜,見他進來,抬了抬眼鏡。“你這臉色,比昨兒曬穀場上的泥還黑。”
    “睡不著。”丁義珍把u盤推過去,“基金賬戶活了,錢走的是李達康批的‘景觀大道配套’,可教育局那邊賬麵已經空了。老百姓孩子上學的錢,就這麽被挪去修一條沒人走的路?”
    易學習沒急著插u盤,反而問:“你昨晚承諾個人出資,是真掏?”
    “二十萬,已經打到鎮財政臨時戶。”丁義珍點頭,“先搶通衛生院那段,人命關天。但後續不能再這麽搞,得有個說法。”
    易學習歎了口氣,點開文件。一頁頁翻過去,忽然停在一張附錄上。上麵夾著一張便簽紙,寫著“a37”。他沒問,隻用筆圈了一下,塞進自己抽屜。
    “你這是把球踢到我這兒啊。”
    “不是踢球,是堵漏。”丁義珍端起杯子喝了一口,“鍾省長昨兒說了,風不是一個人能頂的。可現在風還沒來,雨先下了。”
    易學習盯著他看了兩秒,笑了。“行,我支持你提的方案——主幹道優先,景觀線緩建。但你得讓我在常委會上說得出口。”
    “我馬上整理一份民生路線圖更新版。”丁義珍站起身,“隻要能把錢拉回來,路怎麽修,咱們一起扛。”
    兩人剛商量完,縣委辦通知:省長鍾正國緊急召集協調會,地點在漢東大廈三樓會議室,十點整,李達康和丁義珍必須到場。
    李達康到的時候,領帶打得一絲不苟,見丁義珍坐在角落翻文件,冷笑一聲:“丁縣長今天這麽積極,是不是昨晚又收到誰的密令了?”
    “我隻聽政策。”丁義珍頭也不抬,“也聽老百姓說話。”
    “老百姓?”李達康聲音拔高,“你拿自己工資修路,是作秀!你攔項目進度,是破壞發展大局!”
    “那你拿教育經費修景觀大道,就是合法?”丁義珍合上文件,“基金賬戶去年就該凍結,誰批的重啟?誰簽的資金劃轉?你敢當著鍾省長的麵說一遍?”
    兩人正僵著,鍾正國推門進來,身後跟著秘書長。他沒坐主位,而是把一份材料摔在桌上。
    “你們吵得挺熱鬧。”他聲音不高,“那我問一句——這筆兩千萬,是誰讓死賬複活的?”
    會議室瞬間安靜。
    鍾正國掃了一眼李達康:“你不是說資金來源合規嗎?那你說說,省財政廳下屬的‘區域發展基金’,上個月已經並入‘專項扶貧賬戶’,賬戶編號作廢。現在它不僅活著,還往外打錢,ip登錄地是京海城投,最終結算方是趙立冬名下的地產公司。這算哪門子合規?”
    李達康額頭冒汗,嘴還硬:“可能是係統延遲更新……”
    “延遲?”鍾正國冷笑,“香江那邊今早傳來的審計報告,清清楚楚寫著資金跳轉路徑。你們縣裏的事,已經驚動上麵了。再鬧下去,不是誰保誰的問題,是整個項目叫停,所有人挨查。”
    他站起身,環視兩人:“我不管你們誰對誰錯,一句話——修路方案重審,教育經費原路退回,三日內提交新規劃。否則,項目凍結,責任人上報中央。”
    說完,他看向丁義珍:“你那份路線圖,我看過了。民生優先,沒錯。但做事要講方法,別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散會後,鍾正國把丁義珍單獨留下。
    辦公室門一關,他從抽屜裏抽出一張內部簡報複印件,遞過去。上麵有一行手寫批注:“風不止於縣,刀不落於明。”
    “別以為這事隻是你和李達康的矛盾。”鍾正國倒了杯茶,“有人在背後動賬,也有人在盯著你爸的反應。你現在每一步,都得想三層。”
    丁義珍捏著那張紙,沒說話。
    “回去吧。”鍾正國擺擺手,“盯緊工地,也盯緊自己人。有些話,別在電話裏說。”
    他剛走出省委大樓,手機震了一下。陳書婷發來一條短信:“港島灣仔老碼頭拆遷項目,有人找我談合作。”
    丁義珍腳步一頓。
    他知道那個地方。十年前,陳書婷的母親還在世時,那裏是她參加的漁民互助會舊址,後來被地產商盯上,鬧過強拆。她母親就是在那場衝突後病倒的。
    他回撥過去,響了三聲被掛斷。再打,提示關機。
    與此同時,南洋某棟寫字樓頂層。
    沈策站在落地窗前,手裏轉著一支鋼筆。桌上的監控屏分四格,其中一格正顯示陳書婷的辦公室。她剛掛電話,臉色變了。
    “查清楚沒有?”沈策問。
    副手點頭:“資金異動的時間點,和她調閱母親社團檔案的時間完全重合。雖然路徑做了三層跳轉,但源頭ip最終指向香江華人華商銀行的內網端口。”
    “林耀東的人?”沈策冷笑,“還是……她自己漏的?”
    “不排除內部泄密。”副手低聲,“建議加強監控。已經安排人以‘灣仔碼頭項目’名義接觸她,試探她是否與大陸方麵有聯絡。”
    沈策點點頭:“讓她接項目,但別給實權。我要知道她每一次見誰,每一通電話的內容。另外——”他頓了頓,“去查查她最近有沒有去醫院。”
    “查醫院?為什麽?”
    “直覺。”沈策把鋼筆往桌上一扔,“她最近太安靜了。一個女人突然安靜,要麽在算賬,要麽……在藏事。”
    香江,華人華商銀行地下數據室。
    林耀東盯著屏幕,眉頭緊鎖。係統剛捕捉到一條異常信號:陳書婷的備用手機號,在十分鍾前連接過一個偽裝成地產公司基站的偽熱點,通話時長47秒,內容加密。
    “被盯上了。”他對周叔說。
    周叔點頭:“甫光那邊剛來消息,冷藏船在馬六甲滯留,對方要求查驗貨單。船員按計劃說運的是精密儀器,溫度記錄正常,對方沒深究。”
    “沈策在試探。”林耀東敲了敲鍵盤,“他懷疑陳書婷這邊漏了風。下一步,肯定會對她動手。”
    周叔沉默片刻:“要不要提醒她?”
    “不能直接聯係。”林耀東搖頭,“鍾省長剛壓下修路的事,現在任何外部幹預都可能打草驚蛇。我們隻能等。”
    他盯著屏幕上陳書婷辦公室的實時畫麵。她正低頭整理文件,忽然停下,把一張便簽紙撕碎,扔進垃圾桶。然後起身,走到窗邊,把花盆從左邊挪到了右邊。
    林耀東眯起眼。
    這是他們早就約定的暗號——“環境異常,暫停聯絡”。
    他關掉畫麵,轉頭對周叔說:“讓甫光的船再等等。風還沒到最大。”
    北平某胡同小院。
    周長利坐在八仙桌前,手裏捏著一張名單。三位退休審計專家,兩個答應見麵,一個半月前病逝。他正要撥電話,忽然發現名單背麵有一行鉛筆字,極淡,像是用過期的筆寫的:“a37查過,別碰。”
    他盯著那行字看了五秒,慢慢把它撕碎,塞進嘴裏嚼了,咽下去。
    然後他撥通一個老友的電話:“老張,最近有沒有人打聽九十年代初的跨境結算案子?”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怎麽,你也接到商會的調研邀請了?”
    周長利笑了笑:“是啊,閑著也是閑著,聊聊老案子。”
    掛了電話,他起身走到院門口,把門閂從裏麵插上。
    省財政廳某辦公室。
    一名科員正往檔案櫃裏塞文件,忽然停住。他盯著一份“區域發展基金”注銷記錄,發現簽字欄的筆跡和昨天看到的不一樣。他掏出手機,拍了張照。
    剛存進相冊,門外傳來腳步聲。他迅速關燈,把手機塞進抽屜。
    門開了,趙立冬的秘書探頭:“王科,趙市長問那份代建協議的備份找到了沒有?”
    “在……在整理。”科員擠出個笑,“明天一定交。”
    秘書點點頭,走了。
    科員坐在黑暗裏,手心全是汗。他想起昨天李達康來拿文件時,兜裏露出一角信封,上麵印著“京海地產集團”。
    他打開抽屜,盯著手機屏幕,猶豫要不要發出去。
    丁義珍回到縣政府,發現辦公室門虛掩著。他推門進去,桌上那份更新版路線圖還在,但抽屜沒動。
    他走過去,拉開最下層,把鍾正國給的那張批注複印件塞進文件夾。剛合上,手機響了。
    是陳書婷。
    他接起來,聽見她說:“灣仔碼頭的事,我答應見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