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初掌大權謀發展

字數:4784   加入書籤

A+A-


    丁義珍掛完電話,辦公室主任剛走,他便起身去了會議室。
    門推開時,裏麵已經坐了七八個鄉鎮長,有人低頭看手機,有人翻筆記本,沒人抬頭。
    他沒說話,把u盤插進投影儀,按了播放。
    屏幕亮起,畫麵晃了兩下,出現一片臨時工棚。鏡頭有些抖,是用手機拍的。
    一個中年女人坐在床沿,手裏捏著張照片,聲音啞得像砂紙磨鐵:“他走那天說,幹完這程就帶我去看海……結果人沒了,連個全屍都沒留下。”
    屋裏一下子靜了。
    後排有個胖乎乎的鎮長清了清嗓子:“丁縣長,這事兒……我們也難辦。達康縣長在的時候,都是先保進度,出了事上麵兜著。現在停工,上麵沒說法,我們也不好擅自發錢。”
    丁義珍關掉視頻,走到主位前站定:“易書記,李縣長調走了,我是現在管事的。上麵沒說法,我就給個說法。”
    他掏出筆記本,翻開一頁:“從今天起,成立臨時安置組,副縣長牽頭,三天內把全縣參與環線工程的務工家庭情況摸清。中暑、工傷的,家屬補助三天內到賬;醫藥費沒報的,財政局特批通道,一周內清零。誰卡著不辦,我親自找他談。”
    沒人接話。
    丁義珍掃了一圈:“還有問題?”
    角落裏一個戴眼鏡的鎮長舉手:“丁縣長,資金從哪兒出?縣財政現在凍結著,連公務用車的油費都批不下來。”
    “財政凍結,不等於不能特事特辦。”丁義珍看著他,“你鎮上有多少工人受影響?”
    “三十七戶,其中五戶家屬在醫院。”
    “記下來,下午三點前,把名單和醫療單據送上來。我批。”
    有人低聲嘀咕:“這不合規……”
    丁義珍聽見了,沒生氣,反而笑了笑:“合規?易學習同誌幹了十年,每筆錢都合規,結果呢?人走了,鍋留下。咱們換個活法——人比路重要,活人比死規矩重要。”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有人開始記筆記。
    會散了,丁義珍沒回辦公室,拐去檔案室。鐵櫃還開著,他蹲下身,把那本《基層治理手記》抽出來,翻到中間一頁。上麵寫著:“三不批:無安全預案不批,無村民簽字不批,無第三方監理不批。”字跡潦草,但一筆一劃都用力。
    他合上本子,回辦公室召開了第二個會——政府班子內部碰頭會。
    五位副縣長加上辦公室主任全到了。李達康的老秘書還坐在角落,手裏捧著一疊文件,準備按老規矩收走送“原線”。
    丁義珍當著所有人麵說:“從今天起,所有文件,先送我桌。誰再搞兩套流程,我不說你,但下次提拔,別怪我沒提醒。”
    老秘書臉一紅,沒吭聲。
    丁義珍翻開縣裏項目台賬,指著幾項停擺工程:“這些項目,過去是一個人說了算。現在不行。我提議成立項目合規審查小組,常務副縣長牽頭,紀委、村民代表、第三方監理四方到場,簽字才能開工。誰跳過這程序,出了事,責任倒查。”
    財政局副局長舉手:“丁縣長,這流程太慢,影響效率。”
    “效率?”丁義珍反問,“環線工程快不快?結果呢?一條路沒修完,三條人命沒了。咱們慢點,但得走得穩。”
    會開到一半,招商局長遞了張紙條。丁義珍看了眼,皺眉,又展開細看。
    散會後,他把人留下:“你剛才說,華南建材集團去年考察過咱們縣?”
    “是。”局長點頭,“當時他們想建一個新型建材產業園,配套高鐵項目。後來因為金融環境變化,項目擱置了。”
    丁義珍想起什麽,撥通陳書婷電話。
    “你還記得去年整理的那批商會名單嗎?有沒有一家叫‘南粵新材’的?”
    “有,負責人姓周,叫周振邦。你找他幹嘛?”
    “聊聊。”
    掛了電話,他翻出那份名單,找到號碼,沒通過秘書,直接撥了出去。
    “喂,您好,請問是南粵新材的周總嗎?我是金山縣的丁義珍。”
    對方愣了一下:“丁縣長?久仰。”
    “不搞虛的。”丁義珍開門見山,“我知道你們去年來過,項目沒落地,是時機問題。現在我們縣環線工程暫停,但土地、勞動力、政策支持都在。我想問問,如果你們有興趣重啟考察,我們三天內能完成用地初勘、環保預審、用工對接。您看,下周有沒有空?”
    電話那頭沉默幾秒:“丁縣長,實話講,我們有點擔心風評。你們這事故上了省裏通報,投資者都在觀望。”
    “我理解。”丁義珍語氣沒變,“但我想說一句——路可以慢修,但人不能寒心。我們正在重建製度,確保不會再有‘犧牲一兩個沒關係’這種話出現在決策層。您來一趟,不簽約,不談錢,就看看我們是不是動真格的。”
    又是一陣沉默。
    “行。”周振邦終於開口,“我派個團隊,下周二到。如果你們真能在三天內走完初審流程,我們考慮把西南布局的第一站放在你們縣。”
    “一言為定。”
    電話掛斷,丁義珍靠在椅背上,盯著天花板。
    窗外陽光斜照進來,落在桌角那份紅頭文件上。他伸手把它拿起來,翻到最後一頁,撕下印有“易學習同誌負主要領導責任”的那一頁,折了兩下,塞進抽屜。
    然後他打開新筆記本,寫下第一行字:
    “重建,從第一個電話開始。”
    寫完,他起身走到窗前。遠處工地依舊靜默,塔吊停在半空。但山腳下,幾輛印著“環保監測”的皮卡正駛入施工區,車頂天線晃著。
    他掏出手機,給祁同偉發了條消息:“安排兩台無人機,明天上午八點,環線全線航拍。我要知道每一寸土地的真實狀況。”
    風從窗縫鑽進來,吹動桌上那份新擬的《縣政府工作專班分工表》。他伸手壓住紙角,目光落在“項目合規審查小組”那一欄。
    筆尖在紙上輕輕點了兩下。
    然後他拿起座機,撥通辦公室主任:“通知各鄉鎮,後天開安置進展匯報會。誰報假數據,當場免職。”
    電話打完,他拉開抽屜,把u盤放進去,鎖上。
    鑰匙轉了兩圈。
    他轉身走向門口,手搭上門把時,手機又震了一下。
    低頭一看,是周叔發來的消息:“華人華商銀行金山縣分行剛批了一筆五百萬元應急周轉金,用途——村民醫療補助。”
    丁義珍沒回,把手機倒扣在掌心。
    走廊燈光打在他肩上,影子拉得很長。
    他推開門,腳步沉穩地走出去。
    樓梯拐角處,一個年輕科員抱著文件匆匆上來,差點撞上。
    “對不起丁縣長!”
    丁義珍擺擺手:“急什麽?”
    “安置組要的台賬,財政局剛批,我得趕緊送過去。”
    丁義珍點點頭:“送完去人事科報到,我要重組專班,缺人。”
    科員一愣:“我?可我才來半年……”
    “正因為年輕,才不怕改規矩。”丁義珍笑了笑,“去吧,就說是我說的。”
    科員跑下樓,丁義珍繼續往上走。
    頂層會議室門虛掩著,裏麵傳來爭執聲。
    他推門進去。
    兩個副局長正在吵——一個說安置款不能亂發,一個說再拖下去要出事。
    丁義珍走到主位,把筆記本往桌上一放。
    “從今天起,安置款發放標準由縣政府統一製定,財政局配合,紀委監督。明天上午十點,我要看到草案。”
    沒人再吵。
    他坐下,打開筆記本,翻到空白頁。
    提筆寫下:
    “製度可以慢,但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