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連城入職促協調

字數:4176   加入書籤

A+A-


    程度的警車剛拐出縣委大院,丁義珍已經站在辦公室窗前,手裏捏著一張剛打印出來的園區巡邏路線圖。陽光斜照進來,把圖上幾處標記照得發白。他盯著那幾個重疊的圈,眉頭沒鬆。
    這圖是程度昨晚送來的,標著工業園四周的卡口布防、巡邏頻次、重點監控點。看著密,實則漏洞不少。交警的移動卡口設了,可信息不往公安情報組送;特巡警兩小時一巡,可路線固定得像上班打卡;更別提招商辦那邊,壓根沒人跟公安對過物流進出時間。
    丁義珍把圖折了兩下,塞進抽屜。他剛坐下,桌上的電話響了。
    “丁縣長,組織部老劉剛來電話,孫連城手續全辦完了,人現在就在樓底下,等您指示。”
    “讓他上來。”
    不到兩分鍾,門被敲了兩下。孫連城穿著件灰藍色夾克,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手裏拎著個舊皮包,肩帶磨得發亮。
    “來了?”丁義珍沒起身,指了指對麵的椅子。
    “到了。”孫連城坐下,包放在腿上,背挺得直。
    “程度走了,你管縣委辦。但不是管文件收發、會議記錄那種。”丁義珍開門見山,“現在的問題是,事沒人統,話沒人傳,活兒幹了沒人知道,卡了沒人管。我一天到晚聽匯報,還得自己拚圖。”
    孫連城點頭:“我明白。中樞不轉,前線再猛也白搭。”
    “給你三個權限:第一,各部門的文件你隨時調閱;第二,涉及招商、工程、治安的事,你可以直接召集協調會;第三,所有重點事項,你建台賬,我隻看匯總。”
    孫連城掏出筆,翻開本子記下,寫完抬頭:“那我今天就開始。”
    “去吧。”
    孫連城走出辦公室,直奔檔案室。他沒先翻文件,而是叫來辦公室老張,問近兩周的公文流轉情況。
    “招商局報了個園區用地審批,國土局退了三次,每次理由就一行字:‘材料不全’。”
    “材料呢?”
    “又退回去補了。”
    孫連城皺眉:“補什麽?”
    “沒說。”
    他立刻調出原始材料清單,對照審批要求一條條核,發現缺的隻是個環評預審意見——可這意見早在五天前就批下來了,招商局也交了,國土局那邊卻說“沒收到”。
    “電話問過嗎?”孫連城問老張。
    “打過,對方說‘再等等’。”
    孫連城冷笑一聲,抓起電話打給國土局辦公室:“我是縣委辦孫連城,請你們王局長半小時內到三號小會議室,招商局李局也來,有急事。”
    掛了電話,他又給公安情報組打電話:“把工業園最近三天的巡邏記錄、交通卡口抓拍、特巡警路線圖,全部調一份,十點前放我桌上。”
    十點整,三號小會議室。
    招商局李局、國土局王局、公安情報組小趙,三人坐定。孫連城把環評意見複印件往桌上一拍:“這個,五天前就交了,你們說沒收到?”
    王局臉色一變:“可能是……流程上漏了?”
    “流程不是借口。”孫連城把公文流轉單攤開,“從招商局送到你們科長手裏,用了兩天;科長簽‘補材料’,沒寫具體缺啥;你們辦公室也沒電話確認,直接退件。這是工作,還是踢皮球?”
    李局忍不住插話:“我們補了三次,每次都像在猜謎。”
    孫連城轉向小趙:“公安這邊呢?巡邏路線和交通卡口數據,跟招商的物流進出時間對得上嗎?”
    小趙搖頭:“對不上。我們按固定路線走,招商那邊發貨時間不提前報。”
    “那要是有人趁夜運貨,或者故意選盲區拍照,怎麽辦?”孫連城問。
    屋裏沒人說話。
    “從今天起,三條規矩。”孫連城站起身,“第一,凡是涉及園區的事,48小時內必須書麵反饋,寫不清的,當麵問;第二,招商、國土、公安三家,每月第一周開聯合簽批會,重大事項現場簽;第三,所有審批進度、執法動態、物流信息,統一錄入‘重點事項督辦台賬’,我每天匯總報丁縣長。”
    他掏出一張自己剛設計的表格:“就長這樣,責任單位、時間節點、風險等級,一欄一欄填。誰漏報,誰負責。”
    散會後,孫連城回到辦公室,開始建台賬。他把招商項目、在建工程、治安監控三類信息分列三欄,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進度。剛填到一半,信訪辦老周急匆匆進來。
    “孫主任,城南市場那邊炸了鍋,七八個商戶堵在信訪局門口,說警方查封影響生意,要求恢複‘管理費’。”
    孫連城眼皮一跳:“程度昨天不是剛通報,那‘管理費’是敲詐嗎?”
    “他們不管,就說‘我們自願交的’,還說要集體上訪。”
    孫連城立刻調出台賬,翻到“護商行動”重點監控區,城南市場赫然在列。他又讓老周把今天早上的《治安動態》和《項目進展》拿過來,兩份材料攤在桌上。
    《治安動態》寫著:“昨夜停車場闖入未遂,嫌疑人未露臉,監控拍到模糊身影。”
    《項目進展》寫著:“城南建材市場招商入駐率提升15,預計下周簽約三家連鎖品牌。”
    他盯著這兩條,突然抓起電話打給公安情報組:“把昨晚停車場的監控再調一遍,重點看有沒有車輛在附近徘徊超過十分鍾的。另外,查查今天早上有沒有商戶集體通話記錄。”
    不到一小時,情報組回話:“昨晚九點十七分,一輛臨市牌照的麵包車在停車場外停了二十三分鍾,司機用手機拍了圍欄和崗亭。今天早上八點,有六個商戶的電話集中打給一個號碼,機主姓趙,是趙瑞龍遠親。”
    孫連城把信息記下,又讓老周把信訪商戶的名單要來,發現帶頭的幾個,全是之前被收“管理費”最多的。
    他立刻起草了一份《情況綜述》,建議三點:第一,由公安出麵,公開通報查封依據和證據;第二,招商局同步發布市場升級規劃,承諾商戶利益不受損;第三,安排丁縣長明天去市場走訪,但不露麵,隻聽不答。
    材料打好,他親自送到丁義珍辦公室。
    丁義珍看完,抬頭:“你這台賬,不光記事,還看出門道了。”
    “信息連起來,路就出來了。”孫連城說。
    “明天走訪,你跟車,不說話,隻記。”
    “明白。”
    下午四點,孫連城召集辦公室全體開會,宣布從明天起,每天早上八點開“三線簡報會”:招商、工程、治安三方各派一人,匯總前日情況,形成一頁紙摘要,直接呈送丁義珍。
    “我不搞虛的。”他說,“誰報假,誰漏,誰拖,台賬上記著,月底一並算。”
    會開完,他回到桌前,把今天的台賬合上,封皮上寫著五個大字:“重點事項督辦”。他拿起紅筆,在城南市場那一欄,畫了個三角標記,旁邊寫:“風險升級,需盯。”
    剛放下筆,電話響了。
    “孫主任,停車場那邊,剛才有輛摩托車貼著鐵門慢駛,騎手戴著頭盔,沒掛牌。”
    孫連城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他一邊下樓一邊掏出筆記本,翻開新的一頁,在頂部寫下:“協調不是和稀泥,是把釘子一顆顆敲進板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