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利家陰謀再升級

字數:3582   加入書籤

A+A-


    丁義珍把手機從耳邊拿開,周叔的聲音還懸在空氣裏,說瑞豐的顧問答應見麵,時間定在後天晚上,香江半島酒店。
    他沒回話,隻嗯了一聲,掛了電話。手指在屏幕邊緣劃了一圈,沒放下,轉頭就把電腦開了機。
    點開本地幾個財經論壇,又跳到省經濟觀察網的行業板塊,往上翻了三頁。
    一條標題紮進眼裏:“金山縣vcd項目恐成爛尾,投資人緊急撤資”。
    發帖時間是昨天下午四點十七分,ip屬地顯示京海。
    底下跟帖不少,說什麽的都有,有說縣委書記拍腦袋決策的,有說財政窟窿填不上要發不出工資的,還有人貼了張模糊的工地照片,說塔吊都停了半個月。
    丁義珍眯了眼,把帖子鏈接複製,轉手發給程度,附了一句:“查這個號,連同最近三天所有帶‘金山vcd’關鍵詞的負麵帖,源頭給我挖出來。”
    他剛發完,手機又震了一下,是林耀東的消息:“利孝權昨天見了華騰資本老總,今天上午又約了北江電子的王建國,飯局在香江麗思卡爾頓。”
    丁義珍盯著那行字看了五秒,回了個“收到”,然後撥通程度的分機。
    “馬上調公安網監權限,我要知道這些帖是誰發的,轉發鏈走到哪一級。另外,找人扒京海注冊的網絡推廣公司,尤其是做輿情代運營的,看有沒有跟利家沾邊的。”
    程度在那邊問:“要不要通知宣傳部?”
    “別驚動。”丁義珍把手機扣在桌上,“現在誰碰這個話題,誰就可能被當成靶子。先摸底,不打草驚蛇。”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記號筆,在“趙家”旁邊寫下“利家”兩個字,中間畫了條虛線。
    又在利家下麵寫上“網絡水軍”“投資人遊說”“媒體放風”,然後用箭頭分別指向“融資停滯”和“輿論崩盤”。
    剛畫完,程度推門進來,手裏拿著打印紙。
    “查到了。那個發帖的賬號注冊用的是假身份證,但ip地址固定,歸屬一家叫‘京海智聯傳媒’的小公司。這公司法人叫利庸剛,是利孝權的堂弟。”
    丁義珍點點頭:“果然是他們家的狗,放出來咬人。”
    “還不止。”程度壓低聲音,“我們順網線追了幾條轉發,發現有兩個財經自媒體號,背後運營公司都跟利家控製的廣告集團有關聯。他們不是隨便發,是成批推,每小時定時刷一波。”
    丁義珍冷笑:“搞輿論戰?行啊,那就看看誰的嘴皮子更硬。”
    他坐回椅子,打開省紀委內網通道,新建一份文件,標題寫的是《關於vcd項目近期輿情異常的內部研判報告》。內容沒提利家,也沒點名趙立冬,隻列數據:近七十二小時,省內主要平台出現相關負麵信息一百三十七條,其中九成集中在過去兩天;發帖ip高度集中於京海三家小型傳媒公司;多家原洽談投資方在輿情發酵後暫停盡調流程,時間點高度重合。
    寫完,他加了個密級標簽,選擇“定向遞送”,收件人填了兩個——省紀委第三監察室主任,省委政研室副主任。這兩人都是鍾正國早年帶過的兵,信得過。
    “不公開,不炒作。”他自言自語,“但得有人知道,這不是市場選擇,是有人拿鍵盤當刀使。”
    下午三點,縣委常委會。
    議題是“當前重點項目推進中的風險應對”。丁義珍沒主動提輿情,可剛匯報到一半,就有常委開口了。
    “現在外麵傳得沸沸揚揚,說我們這項目資金鏈斷了,工人要放假。老百姓都開始議論了,再這麽下去,民心不穩。”
    說話的是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建國。他語氣平和,但意思清楚:這事兒得緩一緩。
    另一位附和:“要不先停一陣?等風頭過去,再談融資。現在硬上,萬一真出了事,擔責任的是咱們。”
    丁義珍沒接話,會議結束就叫程度把網監報告打印三份,又讓孫連城準備一份項目進度明細,包括設備訂金支付憑證、工人考勤表、長虹的預購合同。
    他一個一個約人談。
    先是劉建國。見麵沒提會上的話,隻把打印材料往桌上一放:“您看,這是今天早上設備商發來的催款函。我們每拖一天,違約金漲八萬。工人考勤表顯示,三百二十七人等著開工。宣傳口要是真怕輿論,那就得先讓老百姓知道真相,而不是讓他們聽外麵瞎傳。”
    劉建國翻了兩頁,沒說話。
    丁義珍又說:“有人在背後組織發帖,法人是利誌剛,利孝權的堂弟。這不是偶然,是衝著項目來的。您要是覺得我在危言聳聽,我可以把公安的溯源報告也給您看。”
    劉建國抬起頭:“你早就有證據?”
    “有,但沒公開。”丁義珍靠在椅背上,“現在放出去,就是跟利家正麵開撕。我得先確保,縣委裏沒人站錯隊。”
    另外兩位常委,他也分別見了。材料一擺,數據一列,誰都能看明白:這不是項目不行,是有人不讓它行。
    晚上七點,丁義珍把王大陸、孫連城、程度叫到小會議室。
    “從明天起,成立‘項目輿情應對小組’,孫連城牽頭,程度配合。任務就三條:第一,二十四小時監控所有平台,發現新帖立刻溯源;第二,準備好回應口徑,但不發;第三,整理證據包,分門別類,按人頭存檔。”
    王大陸問:“那我們到底回不回應?”
    “不急。”丁義珍看著白板上的鏈條,“他們想用輿論壓我們低頭,我們就讓他們知道,鍵盤敲得再響,也蓋不住工地的打樁聲。”
    他頓了頓,說:“等省裏的反饋下來,咱們再動手。現在,先讓他們得意兩天。”
    會散了,人都走了。丁義珍沒走,留在會議室,盯著白板看了很久。他拿起紅筆,在“利家”兩個字外麵畫了個圈,又在圈外寫了個“反”字。
    然後他掏出手機,給林耀東發了條消息:“後天半島酒店的飯局,幫我安排兩個‘偶然出現’的熟人,最好是香江金融圈的,別太顯眼,但得讓利家的人看見。”
    發完,他關燈出門。
    走廊燈一格一格亮著,他走到電梯口,按下下行鍵。金屬門緩緩合攏的瞬間,他聽見自己手機響了。
    是程度。
    “剛收到網監提示,有個新帖,標題是‘金山縣委書記涉嫌挪用扶貧款建麵子工程’,發帖ip還是京海智聯傳媒,十分鍾前發出,轉發量已經破兩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