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鍾正國卸任引變局

字數:4817   加入書籤

A+A-


    丁義珍把u盤塞進保險櫃,鎖死,轉了三圈密碼盤。他盯著那扇小鐵門看了兩秒,像是在確認什麽,然後拉開抽屜,把鑰匙扔進去,順手蓋上了文件夾。
    這事兒算告一段落了。
    可還沒等他起身,桌上的座機響了。淩晨三點,誰會打這個電話?
    他接起來,是周叔。
    “正國調走了,”周叔的聲音沒起伏,像在念天氣預報,“中紀委,明天下文,今天晚上消息就通了天。”
    丁義珍沒吭聲,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
    鍾正國走了。可誰都明白,從漢東省委書記的位置上挪開,哪怕去的是中紀委,也等於退出了這片地盤的棋局。
    趙立春再沒攔路的了。
    他掛了電話,沒說謝謝,也沒問細節。這種事,周叔能打來,就已經是底線。
    他起身走到門口,把辦公室的燈關了。
    走廊燈還閃了一下,他沒理,徑直走回辦公桌前,又把燈打開。然後撥通了三個號碼——周叔、甫光、林耀東。
    “啟動應急線,”他說,“我要趙立春最近三個月見了誰,批了哪些條子,京海那邊有沒有突擊提拔。
    還有,查查他弟弟趙立冬的賬,特別是跟建材、土地有關的。”
    電話一個接一個打完,他靠在椅背上,盯著天花板。
    上一次是趙瑞龍動鋼筋,下一次呢?會不會直接斷了土地指標,卡住科技園的脖子?
    他忽然想起半個月前和鍾正國最後一次通電話。那天老丈人聲音壓得很低,說:“我在,有些事能壓住。我不在,你得自己站穩。”
    當時他沒太當回事,以為是長輩的叮囑。現在看,那是提醒,也是交待。
    天亮前,消息陸續回來了。
    周叔說,趙立春昨天下午召集省委幾個常委開了個閉門會,沒記要,也沒發紀要。
    但會後,京海市國土局突然叫停了金山縣科技園的前期土地預審,理由是“規劃待優化”。
    甫光那邊查到,趙立冬名下一家空殼公司,三天前突然注資三百萬,入股了京海一家叫“北江地產”的小公司。這家公司上個月剛拿下金山隔壁縣的一塊工業用地。
    林耀東更直接:“趙立春在常委會上提了一嘴,說金山縣財政管理混亂,建議派個‘巡視組’下去看看。”
    丁義珍聽完,笑了。
    巡視組?連文件都沒下,連備案都沒走,就敢在會上提?這不是查問題,是放風。
    他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了四個字:全麵圍剿。
    上午九點,縣委小會議室。
    丁義珍坐在主位,王大陸、孫連城、李響都在。
    他沒開場白,直接說:“鍾書記調走了,趙立春全麵掌權。現在,他們要動手了。”
    屋裏沒人說話。
    王大陸低頭翻材料,孫連城搓了搓手,李響盯著丁義珍,眼神有點緊。
    “vcd廠的事先不變,照常推進。但科技園,”丁義珍頓了頓,“從今天起,所有對外文件,必須我和王大陸雙簽。宣傳暫停,工地不停工,但不再接待任何考察團。”
    孫連城皺眉:“這……是不是太保守了?咱們剛有點起色。”
    “起色?”丁義珍看著他,“你當人家是衝項目來的?他們是衝我來的。現在我們每一步,都得想三步。”
    王大陸點頭:“我同意。先穩住基本盤,別給人留下口子。”
    丁義珍又說:“另外,成立臨時財務監督組,周叔派兩個信得過的人過來,全程盯賬。所有資金進出,必須留痕。”
    李響問:“那巡視組的事,怎麽應對?”
    “查唄,”丁義珍笑了笑,“他們不是要查財政嗎?咱們就讓他們查。今天下午,你帶人把過去一年的賬目全整理出來,一筆不落。發票、合同、審批單,全擺出來,連食堂買菜的票都別漏。”
    孫連城愣了:“這……太主動了吧?”
    “主動?”丁義珍反問,“我們要是有問題,才怕查。我們沒問題,查得越狠,越顯得他們沒事找事。”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寫下幾個字:用政績說話。
    “咱們不喊冤,不叫屈,也不提誰打壓誰。就一條:金山這一年,新增就業八百人,稅收增長百分之三十七,vcd廠帶動上下遊企業十三家落地。這些數據,一個字都不改,原樣抄送省委、省發改委、國家經貿委。”
    王大陸眼睛一亮:“這招高。他們要是再查,就成了‘跟發展過不去’。”
    “對。”丁義珍點頭,“我們不打嘴仗,我們打政績戰。”
    會開完,人散了。
    丁義珍沒走,坐在會議室裏,盯著白板看了會兒。然後掏出手機,撥通鍾小艾的號碼。
    “幫我查一下,省裏有沒有正式下文要派巡視組來金山?程序走沒走?”
    鍾小艾那邊很快回了:“沒有備案,也沒走流程。就是會上提了一句,連議題都不是正式列入的。”
    “果然。”丁義珍掛了電話。
    心理戰。虛晃一槍,先亂你陣腳。
    他正要起身,手機又響了。這次是祁同偉。
    “義珍,”祁同偉聲音低,“我老丈人昨晚跟我說的——趙立春會上提巡視組的時候,他當場就頂了句:‘查人得有依據,不能憑感覺。’但趙立春沒接茬,轉頭就說要‘加強基層監督’。”
    丁義珍明白了。這是內部也有分歧,但趙立春已經不打算等了。
    “還有,”祁同偉頓了頓,“鍾書記走前一晚,單獨見了梁老和陳老,談了兩個多小時。”
    丁義珍心頭一動。
    老一輩的人,還沒完全退。
    他掛了電話,想了想,抓起外套就出門。
    下午兩點,他開車到了陳岩石家。
    老爺子正在院裏澆花,聽見車響,抬頭看了眼。
    丁義珍下車,沒提巡視組,也沒說趙立春,隻說:“陳老,vcd廠那邊,材料問題解決了,新鋼筋今天進場,質檢全程錄像。”
    陳岩石點點頭,繼續澆水。
    水柱打在葉子上,發出沙沙的響。
    “鍾書記一直關心這個項目。”丁義珍補了一句。
    陳岩石停了手,把噴壺放下,看著他:“正國走了,但有些規矩,不是誰都能破的。”
    丁義珍沒接話,隻是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句話夠了。
    回程路上,他給王大陸發了條消息:“科技園土地審批被卡的事,寫個情況說明,附上我們前期所有規劃文件,明天一早,寄給省發改委\"
    他把車停在路邊,掏出本子,寫下幾行字:
    趙立春全麵掌權
    趙家開始係統性反撲
    我們無靠山,但有政績、有證據、有老一輩的默許
    他劃掉“無靠山”三個字,改成:靠山不在位,規矩仍在。
    手機震動。
    是鍾小艾發來的消息:“我爸臨走前,留了兩句話給梁老和陳老。一句是‘金山的事,別不管’,另一句是——‘孩子們的事,讓他們自己闖’。”
    丁義珍看完,把手機扣在腿上。
    他啟動車子,駛回縣委。
    夕陽把路照得發紅。
    他剛進辦公室,孫連城急匆匆進來:“丁書記,市裏剛通知,說省裏有個‘臨時督查組’,明天要來縣財政局抽查賬目,沒提前報備,也沒發正式函。”
    丁義珍坐下來,打開抽屜,拿出一疊裝訂好的文件。
    “讓他們來。”他說,“賬本已經準備好了,連去年工會買保溫杯的發票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