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初步調研摸情況

字數:3814   加入書籤

A+A-


    丁義珍把手機從耳邊拿開,周叔那邊已經掛了。司機還在等他發話,車停在窄巷中間,前後都卡得死死的。送水三輪車主蹲在車尾,煙頭夾在指縫裏,抬頭看了眼天,又低頭拍了拍輪胎“這路啊,下雨就成河,晴天就是停車場。”
    丁義珍推開車門,一股混著潲水和電線皮燒焦味的熱氣撲麵而來。他沒皺眉,也沒退回去,徑直走到排水溝邊,蹲下身,手指在溝沿蹭了蹭,指尖沾上一層黑泥。
    “您這是幹啥?”曬鞋大媽從門口站起來,手裏還捏著雙濕拖鞋,“前兩天剛下過雨,這兒淹到小腿肚,居委會說要報修,結果到現在連個水泥都沒見著。”
    “年年說要改造?”丁義珍站起身,手在褲腿上擦了擦。
    “可不是。”大媽冷笑一聲,“政府門口那條大道,去年鋪了三次,一次比一次亮堂。我們這兒呢?燈都不肯多裝一盞。”
    司機從車上下來,小聲說“丁書記,要不咱們繞一下?家屬院還有別的入口。”
    “繞?”丁義珍看了他一眼,“問題能繞過去,水就能倒流了?”
    司機閉了嘴。
    丁義珍沿著巷子往裏走,兩邊樓房外牆斑駁,空調外機層層疊疊,冷凝水管直接插進排水溝,滴滴答答往下淌水。有戶人家陽台掛著晾衣杆,上麵全是藥盒和空礦泉水瓶。一個老頭坐在竹椅上打盹,腳邊放著氧氣袋。
    “這樓幾幾年建的?”丁義珍問。
    “六八年。”老頭睜開眼,“當年說是工人新村,現在嘛,住的都是退休的、租房子的、交不起房貸的。”
    “有沒有人來查過危房?”
    “查過。三年前來了批人,拿著本子記了一通,說要上報。後來呢?沒了下文。”老頭擺擺手,“你們領導換得勤,我們老百姓等不起。”
    丁義珍沒接話,掏出手機拍了幾張牆角裂縫的照片,又錄了段排水溝的視頻。他走回車邊時,送水三輪車主正試著把車往前挪,可前麵一輛電動車橫著停,怎麽也過不去。
    “你這水是送哪家?”丁義珍問。
    “四單元六樓,老李家。”車主抹了把汗,“八十歲了,腿腳不利索,我每天送兩桶。可要是哪天我不來了,他們連口水都喝不上——電梯經常壞,樓梯又陡。”
    丁義珍點點頭,轉身對司機說“你先回去,把車停好。我自己走一段。”
    “那怎麽行……”
    “我說了,我自己走。”
    司機猶豫了一下,隻好開車慢慢退出巷子。丁義珍沿著牆根繼續往前,路過一家小賣部,招牌歪斜,玻璃門上貼著“寬帶到期,暫停營業”。櫃台後麵坐著個中年女人,正用扇子趕蒼蠅。
    “這條街有多少戶?”他問。
    “一百二十七戶。”女人頭也不抬,“水電歸物業,物業歸街道,街道歸區裏,區裏歸市裏。可誰管我們?路燈壞了三個月,派出所來拍了照,說‘已登記’,然後呢?黑著。”
    丁義珍從兜裏掏出市委工作證遞過去“我是新來的市委書記,丁義珍。”
    女人愣了一下,接過證件看了看,又抬頭打量他“你真是書記?不是騙子?”
    “你要不信,明天可以去市委大樓找我。”
    她把證件還回來,語氣緩了些“我們這片兒,以前叫‘幸福裏’。現在嘛,幸福不幸福,隻有住的人知道。”
    丁義珍收起證件,沒再說話。他沿著巷子走到盡頭,拐進另一條更窄的小路,兩邊堆滿雜物,自行車、破沙發、生鏽的防盜網。牆上刷著褪色的標語“共建美好家園”。下麵被人用紅漆塗了兩個字放屁。
    他站在那兒看了幾秒,掏出筆記本,在一頁空白處寫下“幸福裏社區,排水係統癱瘓,牆體老化,電力線路私拉亂接,居民平均年齡67歲,獨居老人占比41。”
    合上本子,他給周叔打電話。
    “我要京州過去五年的城建資金明細,特別是‘民生改善’‘老舊小區改造’這兩個科目下的實際撥付記錄。”他說,“不要匯總表,我要每一筆支出的審批人、執行單位、驗收報告。”
    電話那頭沉默兩秒。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周叔的聲音低沉。
    “我知道。”丁義珍看著眼前一棟樓外牆上脫落的大片牆皮,“但我更知道,如果連這點賬都查不清楚,以後開會講再多道理,也隻是對著空氣喊話。”
    “數據今晚能出來。”
    “我要原件掃描件,發我郵箱。另外,調一份全市在建項目清單,重點標出東區cbd、南湖新城這些新區工程。”
    掛了電話,他繼續往前走。巷子盡頭是一堵斷牆,牆外就是一片新建的住宅區,圍擋上印著巨幅廣告“尊享國際生活,首付百萬起”。廣告畫上的女人穿著真絲睡袍,站在落地窗前微笑,窗外是人工湖和噴泉。
    丁義珍盯著看了會兒,轉身往回走。
    回到市委大樓時已是傍晚。保潔員還在擦三層走廊的玻璃,見到他點頭笑了笑。他走進臨時辦公室,台燈還亮著,上午那張資金分配圖表仍攤在桌上。他坐下來,打開筆記本電腦,郵箱裏已經有周叔發來的第一份文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點開附件,一頁頁翻看。
    “五年,總投入四百八十二億。”他低聲念,“其中,新區開發與形象工程占七成二。老舊小區改造年度預算兩千五百萬,實際到賬一千三百四十萬,去年六百萬被劃轉至‘城市燈光節專項經費’。”
    他又點開第二份文件東區cbd二期,尚未取得環評批複,但土地平整已完成百分之八十,施工單位為“宏遠建設”,法人代表王德海——這個名字在財政撥款記錄裏出現過三次,均與“市政配套費返還”有關。
    丁義珍把兩份文件並排打開,開始對照時間線。
    十分鍾後,他拿起筆,在圖表下方寫下一行字錢走明賬,事走暗道。
    然後他翻開上午的手記,翻到“幸福裏”那一頁,在“獨居老人占比41”後麵畫了個圈,又在旁邊寫誰在決定資源流向?
    他正準備整理第二條問題線索,手機響了。是周叔。
    “查到了。”周叔說,“‘民生改善’科目下,近三年有十一筆資金被以‘應急調劑’名義調走,審批簽字都是同一個人——常務副市長劉誌軍。”
    丁義珍沒吭聲,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兩下。
    “你要怎麽辦?”周叔問。
    “還能怎麽辦?”丁義珍靠向椅背,“先把病灶摸清楚。下一步,自然是要動刀。”
    喜歡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4合院之成為武術宗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