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忽悠老爸去貸款

字數:7963   加入書籤

A+A-


    在上一世,妹妹的失蹤與劉長海有著一定的關係。
    他清楚的記得那一天是7月16號,星期二,恰好就是這一世的明天。
    上午,父母去甲魚坑幹活,劉長河去找同學玩,而劉長海則留在家裏學習,並負責照看妹妹。
    或許是因為學習太過專注,劉長海完全沒有察覺到妹妹什麽時候溜出了家門。
    直到中午母親回家準備做飯時,發現劉小妹並不在家,這才急忙詢問劉長海妹妹的去向。劉長海這才發現小妹不在家,他也不知道小妹去哪了!
    兩人開始四處尋找劉小妹,但都沒有發現她的身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全村人都紛紛加入到尋找的隊伍中來,然而,盡管大家竭盡全力,卻始終沒有找到劉小妹。
    這件事情對劉長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深感自責和愧疚。這種內心的煎熬最終導致他在高考中發揮失常,成績不盡人意。
    而這,也成為了母親生病的根源。自從妹妹失蹤後,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三天兩頭就會生病。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 2018 年,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尋親信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
    誌願者們通過一些線索,終於找到了妹妹的下落。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此時的妹妹精神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時而清醒,時而糊塗,而且已經和山裏的傻子結了婚,並且孩子都12歲了。
    就在那個時候,劉長海完全不知所措,畢竟他隻是個上門女婿,在家裏並沒有太多的話語權。
    而劉長河呢,雖然是家裏的男人,但他卻非常怕老婆,同樣也無法做主。
    再加上妹妹對孩子的依賴,她根本無法割舍與孩子的分離,一心想要將孩子一起接過來。然而,妹妹的婆家卻堅決不同意。
    最終隻能無奈地給了妹妹一些錢,這件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後來,警方介入了此事,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經過一番努力,警方終於成功地將那個人販子抓獲歸案。
    在審訊過程中,真相才逐漸浮出水麵。
    原來,當年那個人販子竟然巧妙地偽裝成一個賣雪糕的小販兒,騎著一輛二八大杠自行車,後座的一側還掛著一個大木箱子。
    他以賣雪糕為幌子,穿梭於各個村莊之間,表麵上看似是個普通的小商販,其實暗地裏尋找單獨的孩子下手。
    那天,人販子的目標原本是四叔家的兒子劉長勝。男孩子好賣一些,價錢還高。
    當時,劉長勝正和劉小妹在路邊玩,人販子就過來問他倆,想吃雪糕嗎。
    這時四嬸子過來了,她覺得這個賣雪糕的人看起來有些可疑,不像是什麽好人,於是就將劉長勝帶回了家,完全沒有管一旁的侄女劉小妹。
    而人販子眼見自己的計劃落空,自然不肯空手而歸。
    一看四下無人,迅速將劉小妹迷暈,並裝進了那個大木箱子裏,然後騎著自行車走了。
    後來小妹被賣給山裏了,那家有個傻兒子,買回去當童養媳,再後來滿20歲就和那個傻子結婚了,還有了孩子。
    人販子可恨。四嬸更可恨,這個女人太陰毒了,和誰說話都一麵笑,背地裏能把人陰死,已經看出來那個人不對勁,一起把小妹帶走不就是一句話的事麽。
    還有小妹丟了以後,母親去四嬸家問過四嬸,四嬸當時要說實話,也許能找到小妹,結果四嬸說沒看見,之後還跟著找了半宿。
    劉長海暗暗發誓,這輩子一定要讓人販子付出代價,也讓四嬸也付出代價。
    明天,來個守株待兔,一定把這個人販子抓住。
    劉長海回過神來問妹妹“爸媽呢,你二哥呢?”
    劉小妹道“不是去甲魚坑了麽?二哥出去玩了,也不帶著我!”
    說起這個甲魚坑啊,那就得提到劉大山了。
    劉大山學名劉建國,小名大山,小學沒畢業,所以很少用大名,都是叫他劉大山,是劉長海的父親,在家中排行老大。
    他下麵還有兩個妹妹和三個弟弟。依次是二妹劉月梅,三妹劉月茹,四弟劉建軍,五弟劉建新,老六劉建業。
    除了老六劉建業沒有結婚,其餘的都已經成家立業,父母跟著老六一起生活。
    自改革開放分地以來,這位老爹就沒消停過,屢次嚐試創業,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直到劉大海上高中後,生活才逐漸穩定下來,最終投身於最為辛苦的種植業。
    一開始,劉大山做些小生意,比如賣氣球、糖葫蘆什麽的。但他很快發現這些並不怎麽賺錢。
    後來,他跟風同村人收起了廢銅廢鋁。然而,與他一同收廢品的人都賺到了錢,唯獨他虧得一塌糊塗。於是,他一怒之下決定轉行……
    不知道從哪聽說養殖甲魚可以發家致富,劉大山就去了南方,學習養殖甲魚的技術。
    等學會了後,他立刻承包窯坑、購買甲魚苗,開始養殖甲魚。
    如果一切順利的,這確實是個賺錢的買賣。
    畢竟,到 1992 年,甲魚的價格已經漲到了每斤 80 元;最高時更是被炒到每斤150 元!一直持續到94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結果還是出意外了!
    就在今年冬天,劉大山怕甲魚苗凍死,買了幾口大缸,放在屋裏,裏邊放上水,把甲魚苗都放缸裏。
    結果那年冬天特別冷,屋裏都凍冰了,那時也沒有暖氣,也不知道是密度太大,還是凍的,反正是都死完了。這可真是血本無歸,賠了個精光!
    由於母親已經經曆過一次打擊了,本來身體就不好,這下徹底病了,病的還挺重。花了不少錢。
    父親也沒法了,他隻能選擇種大陸菜。盡管掙的不多,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光賠錢。
    劉長海想母親了,恨不得立刻飛到母親身邊。
    劉長海拉著劉小妹說:“走,去甲魚坑找咱媽去!”
    他可不敢把小妹單獨放家裏。
    在去甲魚坑的路上,劉長海的大腦飛速運轉。其實自己心中有很多發財的辦法,但是都需要本錢。有了,不如借著這次危機忽悠老爸去貸款。
    這年頭貸款太容易了,有的信貸員都去家裏勸你貸款,記得上一世,自己的父親也被人家勸過,但是母親膽子小,不敢貸款。
    “歇著呐大娘!幹啥去呀嬸子…忙著呐叔…”
    劉長海這一路嘴巴就沒停過,見人就打招呼,把村裏人都整懵了。
    一個婦女對另一個說:“他嬸子,大山家的長海真是長大了哈,以前跟個悶葫蘆似的,見麵也不吭聲,現在可倒好,見誰都打招呼”
    “就是就是,可真懂事了!”
    劉長海上輩子就是個內向的人,不喜歡跟人打交道,重生之後他決定做個活潑開朗的人。
    甲魚坑在村子東麵,以前是生產大隊的窯坑。
    麵積挺大,邊上是廢棄的磚窯,已經被平了,也有十來畝地,底下都是磚頭瓦塊的,想要種糧食就必須要把表麵的土和磚頭瓦塊的清理了,在用好肥養幾年才能種糧食,所以暫時還沒有人承包,就便宜了老爹,連廢棄的磚窯一塊承包給老爹了。
    離老遠劉長海就喊:“媽~~媽~~”
    王春花抬頭一看,是自己的大寶貝兒子和女兒,開口道:“長海,你咋過來了?怎麽不在家學習了?”
    說話間,劉長海領著劉小妹走到王春花麵前,看著母親,笑嘻嘻地回答道:“出來透透氣,光學就學傻了。”
    在農村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很少有人去擁抱自己的母親。
    旁邊的劉大山皺著眉頭說:“一天天的就知道找媽,進家先找媽,出來還找媽,這親爹就在你麵前呢,看不見啊,當我不存在啊?”
    劉長海嘿嘿一笑,叫了聲:“親爹!”
    劉大山“……”
    劉長海接過母親的鐵鍁,讓母親在邊上坐著休息,自己則一邊平整岸邊的緩坡,一邊和母親聊家常。
    劉長海看著妹妹給母親說“媽,我聽說咱們附近這幾個村有拍花子的,小妹可不能單獨出去。”拍花子就是拐賣孩子的)
    王春花說“哦,那可得把我們小妹看好了!”說完把小妹摟在懷裏。
    聊了一會兒轉頭對劉大山說:“對了爸,我前陣子看了些養甲魚的書,學了不少養甲魚的知識呢。”
    劉大山扭過頭,看著大兒子問:“都學了些啥,說來我聽聽。”
    “爸,你想過沒,甲魚對水溫的要求是 20 度到 30 度,咱們這北方夏天還好說,冬天可咋辦?”
    “嗯?”劉大山愣了一下,說:“冬天甲魚冬眠唄!”
    劉長海:“北方不比南方,北方冬天水麵結冰,水下氧氣少,岸邊土都凍硬了,也不好打洞,甲魚苗能不能活還兩說呢?”
    劉大山聽完神情一滯,把手中的鐵鍁一扔,焦急地說:“哎呀!我咋就沒想到這點啊,那你小子有啥辦法沒有?”
    “辦法倒是有,嗯~就是~~”劉長海說到這還拉起了長音。
    “你他娘的倒是快說啊!”
    王春花在邊上不樂意了,
    “就不能好好說話,天天對孩子他娘他娘的,老娘這一天挨多少罵啊!”
    劉大山:“……”
    劉長海笑嘻嘻地說:“我說我說,爸,你知道溫室大棚麽?”
    “倒是聽說過,就是弄個棚子,用塑料布罩起來,裏邊再砌幾個火爐跟火牆取暖,裏邊可以種一些反季節的青菜。”
    劉大山說完突然抬頭,接著說:“你的意思是冬天在溫室大棚裏養殖甲魚?””
    “對呀,我們可以搞溫室養殖!這樣不僅能解決甲魚冬天無法生存的問題,還能省去它們冬眠的時間呢!冬天也能繼續喂養生長。”
    劉長海興高采烈地說完,看向自己的父母。
    隻見劉大山和王春花兩人同時目不轉睛地盯著劉長海,仿佛在看一個陌生人。
    劉長海疑惑地問:“咋了?”
    劉大山看著已經長到 1 米 73 的兒子,感慨地說:“沒啥,就是一不留神,你特麽的就偷偷長大了……”
    劉長海:“……”
    接下來,父子倆又愉快地討論了一些溫室養殖的細節,比如怎麽搭建大棚,在哪裏建大棚,大棚裏的水池要怎麽建設等,劉長海都一一做了解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後又談到了選址的問題。
    劉長海說:“這廢棄的磚窯不就挺好麽?把地找找平,把磚頭瓦塊的清理清理,地方也不小,這地方你租了幾年啊”
    劉大山說:“租了3年,隻花了窯坑的錢,這個廢窯白搭的。”
    劉長海想了想,後世這邊通公路了,距離國道就幾百米,被人買了蓋廠房了,現在地這麽不值錢,幹脆買下來得了,以後自己幹實業沒準還能用的到。
    劉長海想到這回頭看了看母親,得想辦法把母親支走,有些事情不能讓她知道,省的她擔心。
    便對母親說道:“媽,你先回去做午飯吧,我跟我爸在幹會兒活兒!一定要把小妹看好了,別讓她單獨出去。”
    王春花站起來撣了撣屁股上的土道:“行,我知道了,你們爺倆幹差不多就回家”說完就回家了。
    劉長海見母親走遠了,就跟劉大山說:“爸,幹脆咱們買下來得了,省的咱們到時候掙了錢,別人眼紅,在把地收回去,到時候大棚就白便宜別人了。”
    劉大山想了想說:“買下來也不是不行,就是沒那麽多少錢啊,又是弄大棚,裏邊還得砌水泥池子,投入太大了。可以租時間長點。”
    “錢不是問題,最不差的就是錢。直接買!”劉長海漫不經心的說。
    劉大山用眼斜愣著自己的好大兒道:“咋滴,你有錢?你給我說說,你有多少錢啊?”
    劉長海兩手一攤道:“我沒錢,但是我老鍾叔可以給咱們送錢啊,前些天他不是還來咱們家勸你貸款麽?”
    李文鍾,劉大山的發小,信用社的職員。
    因為上邊有任務,讓他們發放貸款,可把他們忙壞了,上門勸人們從信用社貸款。
    但這時候的人們思想還是不太開放,借國家的錢做買賣,那賠了不得抓起來啊!所以到現在還沒完成任務呢。
    劉大山道:“李文忠是往咱家來了好幾次,求我貸款,但是你媽不讓貸啊。”友友們,我給大家說一件我們這邊發生的真實事情,我朋友父親給我們說的,說當年他經常去內蒙收豬毛,他們村的一個人在信用社上班呢,知道他做豬毛買賣呢,就天天往他們家跑,勸他貸款,他實在煩的不行了,就去信用社貸款去了,去了給人家說要貸一萬元,把那個信用社職員氣壞了說,天天往你家跑,費了那麽大勁,你才貸一萬啊?老爺子現在想想都後悔。)
    劉長海說“那就多勸勸我媽唄,國家現在有政策,先讓一部分膽大的人,能幹的人,敢幹的人先富起來,要錢給錢,要政策給政策,利息低,還不要抵押物,隻要有項目就給你放款,這是千年不遇的好事啊,你們咋就看不明白呢?”
    劉大山想了想“行,那就貸款,一會兒我就去找文忠,商量貸款的事,咱們貸多少啊”
    畢竟是劉大山,雖然事事不成功,但是那股子闖勁還是有的,想通了就問兒子貸多少錢。
    喜歡重生92之購買認購證請大家收藏:()重生92之購買認購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