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軍交鋒
字數:1546 加入書籤
有些明軍士兵手裏拿著長銃,趕到海邊,用火點了,朝東海艦隊射擊。由於射程不夠,並沒有造成傷亡。
王直有些鬱悶,本想息事寧人,將艦隊駛走便算。突然發現木瓜丸,脫離了序列,劃著槳,反向橫駛出去。隸屬豐臣秀吉分支的其它船隻,也依樣跟上。東海艦隊步調不一,竟似已經分裂。
王直讓班傑明繼續打旗號,指揮木瓜丸歸隊,可是木瓜丸根本沒搭理,甚至朝岸上開起了炮。隻有兩下,便沒了後續。想著應該是最後壓箱底的鉛球,都用光了。
由於明軍有些分散,兩發炮彈也沒打準。一發掉在水裏,一發落在沙灘上,都沒傷著人。如果都在船上,就算打不著人,擊中了船。由於船體都是木頭,也有些破壞。
木瓜丸沒了炮彈,按理說,應安分些。可繼續向西開去,似乎還想找機會和明軍較勁。大洞、小洞及其它船,還是跟了過去。
王直沒法,隻能指揮剩下的船隻,全部跟上,以免形成真正的大分裂。
戰場的情況有時候讓人摸不清頭腦,譬如說,明軍突然就登陸了普陀島,準備襲擊解放軍東海艦隊。而東海艦隊已先一步開拔到了海上。
王直本想一走了之,卻有三弟豐臣秀吉不服指揮,要和明軍硬幹。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出乎意料。東海艦隊向西繞普陀而行,過了段時間,竟然發現明軍的大批船隻。
除了一艘稍大的,停帆下錨,泊在海裏。其餘大批小的,都在沙灘邊擱淺了。一眼望去,竟然沒見著人。
原來這些明軍都在陸上待慣了,根本不懂海戰。一窩蜂在普陀島登陸後,朝著碼頭方向攻打過去了。卻不知道海戰,最關鍵的因素在於船。船都舍棄了,還能叫“海戰”?!看來真是,陸戰內行,海戰外行。
王直通過望遠鏡看仔細了,那稍大一艘,留在海裏的船,上邊掛著將旗。豐臣秀吉的木瓜丸,一船當先,想必也看到了,全速衝了過去。其它船也加速跟上。
王直在後頭暗忖著,上邊不會真的有“大魚”吧?士兵前邊衝鋒,將軍留在後頭,這是古往今來的常例。但也太離譜了些吧。由於明軍登陸點和碼頭間有段路程,士兵們都衝到前邊,後頭竟然被孤立了。這可是兵家大忌啊。
東海艦隊離敵船越來越近了,最前邊的木瓜丸及大洞、小洞丸等幾艘船,已經開始散開作包圍狀。
就在這檔口,敵船上終於出現人了,是剛從艙裏出來的。發現了逼上來的東海艦隊,頓時慌亂起來,大呼小叫。
想來冬天海風既冷又大,全貓在艙裏,避寒了。將孤零零的一條船,留在海中,快被對方包了餃子,才猛然察覺。可惜根本來不及了。雖然也想起錨,逃往岸上。但很快便被團團圍起了。
船上果然有大魚,還穿著將服,隻是不小心成了甕中之鱉。麵對四周密密麻麻的槍口,倒也識趣地投了降。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