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救或不救
字數:1563 加入書籤
情況緊急,容不得王直多想。朝在一邊等候的班傑明下令,全體靠向碼頭,並準備戰鬥。
班傑明似乎也發現了情況反常,在胸前劃著十字,默默祈禱。聽到王直的命令,有些發愣。王直補充說:“這是上帝的指示,快去辦吧。”班傑明眼光一亮,跑著出去指揮了。
救或不救,解放軍東海艦隊就在那裏,隔岸觀火、無損無害。但解放軍是人民的軍隊,不能對人民見死不救。大明官軍,是官的軍隊,隻為官服務。所以說,兩者是有極大區別的。王直作為解放軍的一員,心係人民的利益和安危。所以不得不和大明官軍,兵戎相見。
王直沒充分考慮後果,本也來不及多想。因為插手救人,對抗官軍,從此在名義上,也淪落“盜寇”之流。在大明官方撰寫的史書裏,永遠背負罵名。麵對大是大非,王直仍舊沒有學會,如何自私自利,保小我、舍大義。
解放軍東海艦隊靠向北侖港。彈藥上膛,準備戰鬥。目標當然不是碼頭上的“無辜百姓”。而是更後邊,肆意殺戮的明軍騎士。
雖然是從日本過來,理論上大明朝的事情,全屬於內政範疇。解放軍東海艦隊不該幹涉。但王直就是沒想通這一節。
其實貌似平民百姓的這幾萬人,全是“海盜”。隻不過江浙大亂之後,留在陸上生活,妄圖蒙混過關、逃避懲罰。因官府突然嚴打,大開殺戒,倉皇間走投無路。竟然自發地從各處聚攏到北侖港,期望出海逃命。
由於古代資訊閉塞,完全不知道盜寇早被官軍威勢所驚,遠遁外海。而民間剩餘的船隻,也全被官府征集,作軍用。出海之事,幾乎沒可能。
王直也不知是倒上幾輩子黴,湊巧來到北侖港,又遇見官軍殺人。本著“為人民服務”的解放軍宗旨,隻能趟進這灘渾水了。
雖然與最初想的,這一切都是明軍設下的埋伏,有些區別,但實際上,也可以說,是命運給王直設下的埋伏。如果王直做出另外一種選擇,見死不救,從此的人生之路便大不相同。
港口甚是開闊。解放軍東海艦隊的三艘主力艦,橫向排開。炮手在艙內開炮,其他人則來到甲板上,居高臨下,朝明軍騎兵們放槍。
明軍騎兵們正衝殺得興起,冷不丁遭到襲擊,沒防備吃著大虧。這些騎兵也是從北邊過來,原先沒見過海船。對於西洋先進武器,基本沒有了解。雖然軍中也有些火器,但都屬步兵裝配。而且平時全放在庫房裏,根本不拿出來操練。
大明朝一向太平,多年未打過仗。這些騎兵對火器的威力,沒有直觀概念。看到有“賊船”過來接應陸上的盜寇,衝殺更猛,甚至有少部分突得很靠前,最先成為活靶子。
王直也來到甲板上,他就盯著了一位校官模樣的人,領在最前頭,衝進“百姓”當中,大砍大殺。一揮之下,就又削掉了一個老人的半邊腦袋。
王直抬槍瞄準,射出子彈,正中那校官麵門。那校官立刻從馬背上,摔下去,估計差不多了。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