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分次而渡
字數:1550 加入書籤
由於中間相隔的海域不大,解放軍和明軍彼此的船隻,遠遠地都能照上麵。明軍虧在船小,數量也不多。解放軍的船大,可真正能發揮出較強戰鬥力的,僅有三艘。
雙方都明白,一旦衝突上,必是惡戰。盡量都小心謹慎,沒有充足把握,不敢輕啟戰端。由於船隻不行,跨海攻擊也非常不便。隻能先不溫不火地對峙著,暗地裏都卯足勁頭,預備決戰。
明軍本來從民間征繳了不少船,可大多都歸舟山支使,被普陀上的那把火,燒得差不多。不待鄰府援助的艦船到達,根本沒法發動攻勢。因此也不得不緩著了。
很多時候,陸軍兵馬再強,海軍跟不上來,也是白費。想當年,德意誌第三帝國就是吃了這樣的大虧。在陸上縱橫一時,卻對隻隔一條海峽的英吉利,望而興歎。假設那時的坦克可以直接過海,希特勒早把倫敦占領了。海洋與陸地,是兩個具有很大不同性質的戰場。
明軍有許多馬,但遇到海,也一樣發揮不出來。要是沒有海洋相阻,恐怕也很快就去到舟山城下。但地理形勢決定了,這也是不可能發生的。
王直也掛心接下來將要發生的大戰,可他還是抽時間派人查探,軍中及島上,有沒有朱顯或者吳承恩在。並沒有找到他,或許早就偷偷趕回岸上了。王直相信他沒有出事,否則21世紀哪還會有《西遊記》傳世。
這天,解放軍發現對岸的明軍,有了大動靜。竟然在船隻不足的情況下,仍舊做出了強攻架勢。
舟山島與大陸之間,零零星星地還分布著一些小島。明軍實行的是,分次而渡的戰術。先用船將許多士兵送上1號小島,完成後,再從1號小島,將人運往2號小島。接著,又從2號轉移到3號,以此類推。步步為營,不斷縮短雙方的距離。由於官軍的船少,一次性無法送許多兵過來,就用上了這種“歪辦法”。
王直識破對方的意圖後,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派出戰艦,專門針對明軍大量聚集的小島,遠遠地進行炮擊。雖然精度不高,但是由於明軍較為密集,加上炮球打過去後,在堅實的島岩上,經常還能跳滾一段,可以造成二次殺傷。
明軍果然吃消不住,但是又很難還擊。因為大炮的射程是最遠的。明軍雖然帶了弓箭和少量鐵銃,根本夠不著。
船又不多,剛湊上去,就被解放軍艦隊的火槍給壓製住了。
解放軍手裏也有一些繳獲的鐵銃,主要給留下守城的戰士們用。火槍自然還是優先配給艦隊。明軍的鐵銃,外觀就像根管子,一般扛在肩上用,裏邊除了火藥,還裝進鐵砂或鐵條,雖然又粗又長,實際射程卻遠不及西式火槍。
明軍吃了虧後,又趕忙後撤。王直本可以趁勝追殺,想想,還是讓人吹起海螺號,命令己方的艦隊也退回來。
王直納悶,明軍也準備了些時日,怎麽船還是這樣少。想靠這些船,強攻舟山,就算真得“步步為營”成功,也很勉強。畢竟解放軍東海艦隊不是吃素的。就算艦隊不行,還有城牆可以依托。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