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建設瀝港

字數:1431   加入書籤

A+A-


    因為對大明官方比較感冒,沒有主動露臉。這下突然遭遇,讓李文進大吃一驚。看到他們融洽地與旁人,收拾、捆紮物件,更加覺得不可思議。不由問王直:“這些紅胡,也是你的人?”
    王直倒也實誠,直接說:“不錯,他們懂得很多,也很能幹。”
    李文進長歎一口氣,說:“幸好沒招了你的安。否則光憑他們,我就坐實了‘裏通外藩’之罪。”紅胡在大明朝眼中,是絕對的異種、另類,反感大大於親近。在海禁背景下,和遠洋來的紅胡起瓜葛,罪名可不輕。也隻有特別忤逆的奸商,才敢與之做違法的買賣。王直默不作聲,也不好妄加評論。
    一切進行得很順利,雖然大多數人不是很理解,但很配合這次的遷移。不久,解放軍便將人員和能帶走的物資全都轉到了金塘島。至於舟山,就交還給了明軍。
    立足金塘,危險性巨大。離大陸和舟山都很近,一旦和明軍處不好,很有可能就突然被殺過來。幸好明軍元氣大傷,短期內就算有心,也無力可施。再則剛剛和平談判成功,多少有些約束效果。
    王直並不敢太掉以輕心。在察看完全島形貌後,選了一塊最佳區域,作為新的發展基地。那裏處在島的最北端,除了山,便是海。地形險要,算起直線間隔,與大陸最遠,和舟山也有距離。特別妙的是,在西頭,背對舟山的方向,有一個被山包圍的天然良港。解放軍隻要在山上設營紮寨,憑借這個出海口,進可攻,退可守。
    所以解放軍就抓緊時間,建設起碼頭和營寨,為中長期紮根,打好基礎。省得一不小心,覆滅在反動強敵手裏。
    這個解放軍的新基地,雖然一時尚未有正式的名稱。到了21世紀,人們都用“瀝港”來稱呼它。
    解放軍和明軍的合作並不是很和諧。雖然談好了,會代為收購糧食,在撤離舟山前,也給了李文進些金銀作預付,但貨物一直沒運來。
    這個王直還是理解的,明軍缺船,接手舟山後,應該也有不少事情要忙。明軍沒送糧來,不完全是壞事。起碼解放軍也不用急著履行諾言,去剿滅海盜。畢竟解放軍大搞基建,時間上同樣不允許。
    金塘島不小,如果沒有其它幹擾,足夠解放軍生存和發展。靠海的外圍大多是山,中間卻基本為平地。因為之前住過百姓,房舍、耕地、水井俱全。田頭地間甚至還留有些未滅絕的果蔬莊稼。有海、有山、有田,隻要再有把勁,就窮不著、餓不死。
    到了金塘後,王直有時間冷靜下來想想,覺得“打擊海盜”並非明智之舉。解放軍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明軍。與他們和解,並答應幫忙剿賊,隻不過是權宜之計。反觀,那些所謂的“海盜”,卻同解放軍有相似之處。最起碼,解放軍裏的大部分人,原先也是“海盜”。過去對“海盜”下手,似乎像在自相殘殺。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