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一路向西

字數:1520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一番跋涉,王直一行安全地抵達長崎。越接近這裏,便能得到越多的關於解放軍的消息。另外還能親眼目睹一個宣揚基督耶穌教義的善濟會蓬勃發展的景象。王直並不認為都是好事,反而快氣炸了。豐臣秀吉在他離開的這段時間,果然做成了大事。
    秀吉並不在長崎,而在西邊的大明親自“督戰”。長崎港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從大明返回的戰船與葡萄牙人的商船絡繹不絕。每天都有不少貨物在交易。絲綢、茶葉、瓷器、日用,應有盡有。一些番貨也大行其道。
    幹兒子王滶被奪去了實權,閑賦在港,負責打點與葡萄牙人的交易。至於手下的軍隊,不是在途中海裏,便是在大明陸上。豐臣秀吉竟然指揮解放軍主力,一路向西,返攻達陸,並且以戰養商,將規模經營得越來越大。
    對於解放軍的快速發展,王直並沒有絲毫感到高興,反而是憤怒到了極點。豐臣秀吉太自作主張,忘乎所以了。按王直的感受,完全是反到了天上。老蔣喊返攻達陸,主要都是動動嘴皮,實際行動也僅做做樣子的份。
    這豐臣秀吉倒更出息些,竟然真拿大明開刀。雖然年代還遠沒到新中國,但大明也屬中華。解放軍怎麽可以攻打自己的國家。而且已經起了很不好的勢頭,在解放軍節節勝利的刺激下,鄰近的大名紛紛加入合作。有許多流浪武士、落魄家族趕來依附。長崎反而成了日本武裝的大本營,與500年後,極其相似。
    王直覺得這簡直是無法無天,亂套了,必須立即停止,徹底清算,全麵回改。雖然秀吉已經攻城掠地,打下了不小的地盤,王直重掌軍權後,馬上、堅決地下令全部撤退。
    王直承認豐臣秀吉確實是個人才,但是卻與自己的本質想法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相反。往西去,攻打大明,在扶桑人眼裏,應該是個好主意。如果王直不是中國人,應該也會這麽想。但他偏偏是,而且出自偉大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再怎麽樣,也不能容忍這種事件的發生。所以才會有征服日本後,向東進取,拿下北美洲的想法。去占領美國,民族情感上能夠接受。但換作大明,這卻萬萬不可。
    王直能理解豐臣秀吉的考慮,但僅限於理解,既然作為中國人,就不能做出出賣祖國的行徑。在500年後,13億中國人早就憋屈夠了。有日、美、越、印聯手大包圍,就等著國內資源枯竭,社會動蕩之時,群起而攻之。
    中華民族的苦難夠多了,應該極力向外,而不是內鬥。所以解放軍應該東向擴張,奪取北美,而不是對付大明。就算拿下了海外大片領土,麵積超越大明,也不願同大明對抗,寧可稱藩臣服。
    曾活在500年後,王直自然深深體會到日美的存在,對於中華民族的威脅,幾乎就是紮在心上的。這兩個國家對中華民族掠奪之狠,欺壓之烈,簡直罄竹難書。終有一戰,不得不防。
    若是能改寫曆史,在500年前,就解決大患,那就善莫大焉了。因此與其一路向西,遠不如一路向東。西遊的結局也隻有死路一條,不是嗎?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