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舌戰秀吉
字數:1468 加入書籤
豐臣秀吉的心裏非常不服,好不容易打下的解放區根據地,拱手相讓。連帶的許多人員和物資都得放棄。雖然解放軍艦船眾多,但運力還是遠遠不夠。秀吉還是想著打回來的,所以撤退前,破壞了手底下那些城池的城牆,用無法帶走的火藥炸開的。
許多年後,豐臣秀吉每每想起這次撤兵,都有一番別樣、強烈的滋味在心頭。若是時光能夠倒流,讓自己再做一次選擇。到底自己會撤,還是不撤,若以滅亡大明而言,這次的撤退是重大失誤。再也沒有這麽好的機遇,提供給自己,哪怕是統治了大半個日本之後,也是如此。
若是能未卜先知,曉得二哥會被大明殺害,那是堅決不回撤的。興許血氣上衝,腦子一熱,不甘於江東,直接北上伐京,與大明王朝拚個魚死網破去了。但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二哥的命令是不可能違逆的。撤軍是必然結果。
就算是礙於二哥的情麵,做出了撤軍之舉,豐臣秀吉也是異常不甘心的。因此他回到長崎,下船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王直理論。
當然豐臣秀吉壓根沒想到,這一趟氣衝衝的理論之後,他被王直當即軟禁,徹底剝奪了兵權,甚至差點有性命之虞。王直不殺豐臣秀吉,除了兄弟之情外,依《投名狀》裏弄的那幾句誓言,也有很大關係。害兄弟者,兄弟必誅之。豐臣秀吉雖然犯了大錯,但還是得留他一命。
如果王直在500年後的時候,就係統地學過日語和日本曆史,而且夠聰明,能猜出這時的三弟,就是500年後史書上都大名鼎鼎的豐臣秀吉,肯定毫不猶豫得下手殺死他。因為就是這個“好”三弟,後來又搞“返攻達陸”,進犯大明了。雖然本意是為自己報仇,可依然是大逆不道。
既然已經涉及深層次的問題,王直和豐臣秀吉之間的爭論,不能為他人所知。所以這場舌戰,就在他倆間展開,其餘人等都被摒退到屋外。
回來的路上,豐臣秀吉已經憋起了一大肚子氣,沒待多說什麽,便怒氣衝衝地質問,向王直討一個說法。
若王直不是從500年後的新中國穿越而來,而本身就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王直肯定就不會讓豐臣秀吉退兵了。搞不好,會親自重回大明,組織更大的攻勢,滅掉這個腐朽沒落的封建王朝。
但王直偏偏就是穿越來的。因為大明與新中國的重要關聯,也肯定不能坐視這種反向噬主狀況的發生。解放軍怎麽可以攻打大明呢?這不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打了自家人,徹底亂套了嗎?真那麽想大幹一場,不如進軍北美。
所以王直反駁豐臣秀吉的理由也是基於這一點。當豐臣秀吉幾乎是咆哮著吼出來:“為什麽要撤軍?我們無疑在放棄一個大好前景。大明富饒又廣闊,相比之下,扶桑都是狹隘不堪。”
王直站起身,大聲地回應:“大明高高在上,不是你能動想法的。作為解放軍的一員,你應該懂得向他臣服,而不是挑戰。”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