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為大業犧牲
字數:1490 加入書籤
但這不代表著王直會因此讓步。王直又勸道:“大丈夫做事,必須舍得犧牲。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們幹革命的解放軍人不能怕死。既然自己的性命,都可以隨時付出。那些個親人又算什麽?”
雖然王直覺得自己這番話裏的道理,確實有問題,但為了勸慰這個過於感情用事的幹兒子,也顧不得許多了。
王滶頓時稍離了開去,瞪大眼睛,用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愣愣地盯著王直。的確王直所說的話,太叛逆了。老母、妻兒是能讓隨意送命的嗎?
要知道古代的傳統道德理念裏“忠孝節義”是最為重要的。為了大義,舍棄妻兒,尚能說得過去。古往今來,類似的例子很多。但老母卻是萬萬不能的,全因輩分在上。
王直也覺得自己說得過於嚴重了,拍拍王滶的肩膀說:“革命誌士,不能拘於小義。親人固然重要,但她們能夠有機會為革命事業犧牲,未嚐不會覺得是種榮幸。”
王滶已經徹底聽明白王直的意思了,連忙退了幾步,又給跪上了。一邊嚎哭,一邊磕起了頭。說著:“義父在上,可憐我一直漂泊在外,未能給老母盡孝。如今她遭逢大難。您可不能放任不管。”
王直麵色一冷,凜然相斥:“全怨你太傻,明明知道我解放軍和大明已經勢不兩立。就早該將親眷,一道接出海外。若是你的母親、妻兒,已經在扶桑,還會出這種事?!”
確實現在解放軍裏的弟兄們,很多都是從大明攜家帶口,撤出來的。而高層幹部更是如此,至親一個不漏。既然反出大明,遠走海外,何必還要冒著絕大風險和諸多不便,將家人留在那邊。
依王直的想法,如果他是真正的大明人,有親眷留在那邊,早就把整個九族的人都一個不剩地給接出來。畢竟為首造反,是誅九族的大罪。可王直是從500年後穿越過來的,在這邊,無父無母,更無親族。倒少了這種麻煩。
隻是想不通,為什麽這王滶就這樣傻,連老母妻兒都能丟在大明呢?連自己這個腦子不太好使的人,可是都能輕易想到後果呀。
王滶聽得義父王直如此說法,明顯對自己的親人,毫不在意。當然更不會答應明朝的招安。說起來,義父和自己的親人,名分上也該一家親才對。自己的老母,排論起來嗎,也該是王直的“幹夫人”。
雖然世上沒這種說法,但理就在那裏。王直不答應招安,就是把親人往死路上逼。“為革命犧牲的大義精神”固然沒有錯,但把親人也算在裏邊,是不是殘忍了些。所以王滶根本不服氣,甚至覺得“幹的”畢竟不是“親的”。若是真的一家親,王直絕不會不管不顧。這次如果是王直的親夫人、親兒媳、親孫子,落入了胡宗憲的手裏,他肯定會答應招安。
但是王滶還是想錯了。以“革命誌士”的崇高標準來指導思想的王直,根本不能以尋常世俗的觀念來揣測。即所謂的“小人之心,難度君子之腹。”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