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王滶分開
字數:1463 加入書籤
由於武士刀太過鋒利,王直這一刺又來得很快,作為身受者的蔣洲,短時並未感覺到多大的痛楚。由於內心緊張,反應也慢了半拍。稍稍延後,還是爆發出殺豬般的慘叫。隻是剛喚出幾聲大響,便頭一歪,暈了過去。
王滶連忙將他攙住,急切間用手把住刀鋒,不肯撒去。主要也怕刀有晃動,導致傷口擴大。又擔心拔刀之後,血流太快,需要等人配合,立即止血包紮,才好處置,無法去刀。一時間也犯起了難。
幸好後邊自己的人裏,有些膽大機靈的,上來幫忙。為了保住這大明使者的性命,不由一陣手忙腳亂。
王直看著王滶如此在意這“大明朝廷鷹犬”的性命,也知他根本放不下三位親人的安危。搖搖頭,轉身朝向大殿,說了:“兒啊,你既然心意如此,為父也不強留。去降大明,走了之後,就別再回來了。”
完畢,便頭也不回地,走去大殿,隻給他人留個背景。雖然步伐堅定,卻多少顯得有些寂寥。王滶一走,解放軍勢必會隨之出現分裂。但是他若不肯走,王直也得趕他走。
今天的事情已經鬧到了這份上,父子間的恩義算是斷了。軍心也會不穩。倒不如讓他和那一群革命立場不堅定的分子,一起離開隊伍,去得遠遠的。雖然短期內,會傷解放軍的元氣,長期看,則可以免去莫大麻煩。總之一句話,是革命禍患的,就不能留。
王滶心係老母妻兒安危,自然是願意去投降大明的。既然義父王直開了金口,也是求之不得。蔣洲及時得到救治,命是暫且保住了。
王滶打點手下準備出海,進發大明。願意隨行的還有很多交好的頭領,尤其是同他在宮中鬧事的,更是一個不落。這麽一來,解放軍確實是元氣大傷。王滶心裏有愧,覺得對不住義父,所選的都是些舊船。不僅規格普遍較小,而且有些還是解放軍戰時的繳獲。曆經多年,基本接近淘汰。
說王滶走便走罷,卻依然存著拉王直一道“下水”的念頭。畢竟胡宗憲是點名要招安王直。雖然自己的地位也不低,而且拉了一大幫弟兄,但就威望和影響力來說,還是比不上王直。
畢竟王直才是正宗的大首領。蔣洲與陳可願作為招安使者,自然要跟著回去。說實話,經過這一鬧,就算想留下來,繼續溝通,也沒那個膽。此行也不算沒有收獲,王直座下的紅人肯接受招安,同樣是不錯的結果。
王滶也不是一走了之,臨行前,再次覲見王直,雖然是以告別的名義,可仍舊存了勸說的念頭。而且先與蔣洲和陳可願商量,想好一番新的說辭。至於蔣洲和陳可願,那是打死他們,也不敢再見王直了。
因為王滶是以父子訣別的名義,前來相見。王直不好推辭,再說情分多少還存點,也該給個機會見個麵、話個別。若是不出意外,王滶去大明之後,再也不會回來。所以很可能是彼此人生中的最後一麵,俗稱“永別”。王直怎能忍心拒絕。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