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通倭之罪

字數:1422   加入書籤

A+A-


    罵的人多了,自然臭了。罵什麽的都有。於是乎,任何有的、沒的;做過的、沒做過的,都蓋到頭上了。有話說得好:“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當貪官,大多沒事,平平安安,一生便過去了。一旦攤上大事,先毀了自己不說,還會被罵得遺臭萬年。
    嚴嵩位高權重,按常理,隻是貪腐的話,皇帝是不會下罪的。所以說,他必定是衝犯到了皇帝的核心利益,讓皇帝動了真怒。像嘉靖皇帝這種一心修道、求長生的甩手掌櫃來說。
    一般的朝廷大小事務,就算嚴嵩處理失當,也不會使,慣於修身養性的主子,氣得辦了他。所以說嚴嵩的驕橫是有道理的,也是安全的。但任何一位做皇帝的,最不能容忍,都是同樣一件事——謀反。
    若是江山旁落,不僅愧對列祖列宗、殃及後人,更會讓自己下場悲慘,性命堪憂還是小的,生不如死亦有可能。所以說,對於皇帝,權位、江山的穩固,便是他的核心利益。如嘉靖皇帝來說,失了皇位,就算修得長生,又有什麽用?長生固然重要,還是不敵皇位。
    嚴嵩錯不該打起招安“孫悟空”的主意。皇帝給嚴嵩正式的罪名,就是“通倭”。黎民百姓、文人墨客、同僚政敵都不能理解,認為嚴嵩的罪名應是“貪汙腐敗、專權跋扈”,因此紛說此罪乃誤判,更曆數嚴嵩種種罪行。
    但是別忘了,擁有最高統治權,把控整個朝廷,玩弄整個官場的頭號大boss——皇帝,都說了嚴嵩的罪行是“通倭”。若是連這種結論都否定,不僅極度輕視了皇帝的智商,更是極度輕視了維係至高統治的那一整套強大機製。或許皇帝是低智商,但他背後的智囊團、情報機構都一樣草包嗎?
    事實上,從古到今,一心求仙正道的皇帝,無一不是超高智商。因為修煉這種事,本就是低智商玩不了,也理解不了的。這種事,你說它迷信也罷,但馬列主義裏有科學論斷——“唯心主義”。“心”,亦是“智”。能鑽研唯心主義的人,絕對是高智商。“唯物主義”太樸素了,層次上不去,因此在曆史上,反落了下乘。
    因此皇帝給嚴嵩的罪名,其實是公正的。給一位門生故吏遍天下的三朝元老下定論,不公正是會出問題的。這個死嚴嵩,的確通了倭,到底通了誰?不是很清楚嗎?
    通了隻無父無母,來曆不明,天上掉下,石裏蹦出的孫猴子。但皇帝知道,這猴子乃是倭。一般人還真看不出,想不透。那智商,杠杠的。
    王直看完信後,緩緩地抬起頭。激烈的心理鬥爭使他一時間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陷入沉思。過了好一會,內心裏終於有了決斷。目光由迷茫和離散,逐漸變回有力而堅定。於是開口道:“你這麽做,可是要害死我這個幹爹?”
    王滶熟知“改革開放”在義父心中的分量,於是信心滿滿地等著王直充分考慮後,給一個令自己愉快和滿意的答複。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