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散夥了
字數:1480 加入書籤
早先去大明的那批,雖然帶去了又新又大的船,但是那些落了伍的舊式船大多都還剩在長崎。要去各處,奔前程的戰士們,擠一擠,還是都能載上的。
於是守在日本的這批解放軍戰士,要走走、要留留,忽得便散了夥。人心本就不穩,這下得了準令,哪裏還會耽擱。各奔東西,在所難免。
暫時剩下的人也因意見不同,分成了兩半。一半決定聽從神父班傑明的安排,其中大明人、高麗人和扶桑人都有。另一半則以河尻秀隆的親信為主幹,扶桑人占了多數。
河尻秀隆因為後續王直還有個“接其家眷赴大明”的命令,特意組織了這批人不散。在大部隊解散後,便從海路趕赴尾張。河尻秀隆本人是不想後半生都留在大明的,因此準備完成任務後,還是返回扶桑。
500年前的解放軍轟轟烈烈地幹了場大革命。可惜因為首領犯了嚴重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在革命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遭受了不該有的重大失利。也使得好不容易開創起來的革命局麵,幾乎喪失殆盡。但革命之火畢竟尚未完全熄滅。隻要時機合適,還是會重新燃起。
大革命失敗的血的教訓,告訴誌士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輕易放棄革命成果,轉而屈服和投降,都是不可饒恕的罪過。革命形勢急轉直下不說,更有許多人會白白犧牲。
而那位首領雖然一心投降,卻也沒能得到善終。不僅被投入了監獄,而最後的下場,也隻剩荒墳一座,漸漸被曆史遺忘。
原本完全可以成為開國之祖,親手打造一個新紀元,可惜選擇了錯誤的路線,葬送了往昔的輝煌。
命運有時明明已掌握在手中,卻又讓它給溜走了。影響個人前途便也罷了,偏偏還斷送了革命事業。可悲!可歎!
正所謂:“一枝獨秀梅,兩行傷心淚”。因為革命領袖錯誤地選擇了不歸路,使得革命隊伍很快便冰消瓦解。從此形勢急轉,氣象反複。
成王敗寇。這樣的革命領袖注定不被正史重視,最終隻能留下似有若無、或真還幻的口口相傳的久遠傳說。那就是關於“一枝梅”的故事。它隨著四散開來的革命戰士,在各地一直流傳下來。卻又版本各異、模糊不清,除了一個統一的名頭“一枝梅”外,幾乎再無共通之處。
整個東亞似乎都有他的影子。在不斷轉述與遺忘中,故事開始充滿了誇張和虛構。像一隻變形蟲,百變多樣,卻難識真麵目。因為真相,早已深深地掩埋在曆史的沉積中。曾經有人行俠仗義、懲奸罰惡;曾經有人呼嘯海上,強橫一時;但已注定該被遺忘和埋藏。
神說:“我給你機會,就是讓你瘋狂;若你被滅亡,那是因為你還遠不夠瘋狂。”
話說,河尻秀隆趕到了尾張,準備接出王直的家眷。沒料到,直接被得知緣由的鬆岡則方,帶人攔住了。
喜歡王直請大家收藏:()王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